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李沧东的冷峻与悲悯

来源:北京日报2022-08-06 10:39

  作者:梅生

  韩国电影大师李沧东以作家身份在中国推出的第二本小说集《鹿川有许多粪》,收获着持续的反响。与他2020年在国内出版的首本小说集《烧纸》一样,本书收录的作品都是他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作。其时,他还没有进入电影圈成为导演。这些小说,奠定了他后来导演兼编剧的六部“作者电影”的主题基调,也为他的电影剧本提供了情节的养料与细节的支撑。

  韩国导演、作家李沧东

  电影处女作承接小说创作

  李沧东的小说,多是现实主义题材,粗略划分共有两类。

  《烧纸》《脐带》《龙川白》等,以家庭内部的撕裂、父子两代的冲突,道出朝鲜战争的阴魂不散。战争过去几十年后,南北对立依然影响着许多普通家庭的日常运转。父亲不舍剪断的那条脐带,在儿子看来属于令人窒息的枷锁。

  《舞》《为了大家的安全》《鹿川有许多粪》等,则借助普通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折射韩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生活,在李沧东看来,正如他在《鹿川有许多粪》中所写,“是建立在肮脏发臭的垃圾堆上的谎言”。身上留有农耕时代的残迹、以纯真笨拙的面目示众的人们,如果不想成为工业怪兽、城市巨兽的奴仆,就会被它们吞噬。

  后面这一类主题,贯穿于李沧东的电影创作。我们看他1997年执导的处女作《绿鱼》:

  服完兵役的莫东的心愿是——早已分开生活的兄弟姐妹能像他们小时候一样,聚在母亲旁边,一家人开间小餐馆度日。影片结尾,莫东的家人将被高层公寓重重包围的破落院子翻修一新,使其变为兼具饭馆与居住功能的新家,同时合力将新家操持得有模有样。只是,莫东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无法亲见夙愿达成。挂在餐馆收银位置的家庭合影,见证他的遗憾与欣慰。

  莫东的妹妹招待一对开着豪车前来就餐的夫妻时,考虑到“现在是谁也不能相信的时代”,为了打消两位食客对于乌鸡汤食材新鲜程度的疑虑,诚邀他们观看抓鸡、杀鸡的经过。她不知道的是,莫东死于对两人的百分百信任。

  男客做过帮派老大,莫东曾是对他感激有加、言听计从的小弟,女客美爱则是逃不出他手掌心的情人。美爱看不到活着的希望之时,从单纯善良、正直刚烈的莫东身上获得许多安慰,两人结为灵魂伴侣,同时瞒着老大有了肌肤之亲。莫东帮老大铲掉劲敌之后,老大也让莫东命丧黄泉——既阻止杀人之事败露,也免得莫东把美爱从他身边夺走。更残忍之处在于:他强迫美爱观看了莫东痛苦死去的过程。

  无法改写莫东和自身命运的美爱,能做的事情只有一边痛哭流泪,一边大声祈祷。

  李沧东其后执导的影片,同样以城市与工业扩张为背景,讲述有着一定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小人物的悲歌。这些人物身上,多多少少有着莫东的影子。鉴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社会与家庭的结构已经有了重大改变,他们很难和亲友维持亲密的关系,也很难与陌生人和平相处。在李沧东看来,可选择的道路,要么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要么是站在原地裹足不前。

  散在社会角落的个体

  2002年的《绿洲》:脑袋不大好使的忠都由于不懂社会法则,被全家上下当作负担。他顶替犯罪的大哥进了牢房,一家人不仅没有感到难过,反而有些高兴,好像终于扔掉了沉重的包袱。他服刑期间,家人从没前来探望,以致冬天出狱时,他只能穿着夏天入狱时所穿的衣服。但在寒风刺骨的街头,他开心地为许久未见的母亲,买了一件自认为既实用又好看的毛衣。阴差阳错与他成为情侣的恭洙,作为一名脑瘫患者,命途亦是坎坷。她在哥哥嫂子眼里的价值,差不多只是可以换取一套政府给残疾人专门提供的新公寓。两人拿到新房钥匙之后,把她扔到旧屋。那些受两人委托照顾她的诸位邻居,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在乎的只是两人所给的钞票。

  2010年的《诗》:像诗人余秀华一样活得自尊自爱的老人美子,尽管生活贫困,但会用得体的衣服、美好的手段,装饰身体与灵魂,盼望能够写出一首好诗。但她只能零星写下偶然飘进脑海的短句,无法写出完整的诗作,因为现实的八花九裂,扰乱甚至打断了她探索生活之美的步伐。与她一起生活的外孙,由于一直得不到母亲的疼爱,形成冷酷的性格,不仅经常把她当作空气,还和同学一道强暴少女并把少女逼迫致死。在校方的运作下,其他犯罪少年的家长与受害者家属私下达成金钱赔偿的协议。美子不识社会险恶,疲于听人安排一切,但是因为解决不了赔偿金,她如含恨而死的女孩般,身体与心灵接连遭受羞辱。

  1999年的《薄荷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朋友的背叛,彻底击垮了金永浩,让他失去了生活与未来。

  2007年的《密阳》:带着儿子来到亡夫故乡密阳生活的申爱,原以为密阳与首尔相比,会是一处世外桃源。但她很快发现,密阳正在紧跟首尔的发展脚步,风土人情也在向首尔靠近,失去温度。

  无法化解痛苦的宗教

  韩国社会与家庭的功能逐渐瓦解的同时,各式各样的宗教势力趁机而上,但宗教能像过去的儒家文化一样,让社会与家庭重新恢复秩序吗?

  李沧东早在1987年发表的小说《灰与火》中,便给出了否定答案。身为作家的父亲,对于自己三岁的孩子被卡车意外轧死一事,始终不能释怀,对于妻子固执地借助宗教告慰早夭孩子灵魂的行为,也感到非常愤怒。在他看来,如果上帝真能给一个三岁孩子的死准备永生和复活,那么为什么要放任他的死亡?难道,一个刚刚开始观察和学习这个世界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他的突然死亡还藏着某种法则和天意吗?

  李沧东的电影里,也到处是宗教的身影,并且像《灰与火》中一样,并不与精神抚慰或者救赎发生关系,只是民众试图用来化解现实痛苦、但效果非常有限的载体。对于宗教组织或团体而言,它则是一件带有功利色彩的工具。

  《绿鱼》中的牧师,关心的不是如何传教,而是怎样与女信徒发生肉身关系。《诗》中的美子,在教会为自杀少女举行的祈祷会上,看到了场面的冷静以及神职人员的敷衍了事,几个犯事的孩子则像没事人般,继续在游戏室、篮球场放纵青春。《绿洲》中并不信神的忠都,为了逆转他与恭洙的处境,央求神父为两人祷告,但两人的命运进一步滑向深渊。

  《薄荷糖》里金永浩的妻子饭前向上帝发出的祈祷,没有挽救他们的婚姻,也没能拯救丈夫的性命。原本热爱艺术的温柔男孩金永浩,早就被军队、警察局所代表的暴力集团,改造成了一头不知爱情与理想为何物的野兽。即便没有金融危机,他也会走向灭亡。《密阳》里申爱的儿子被人绑架杀死之后,她投入教会的怀抱。但当她发现杀死儿子的凶手也声称自己归信了上帝且得到赦免之后,她愤怒于其中的“不公平”,走向渎神之路。

  李沧东最近一部电影,是他2018年根据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和福克纳的《烧马棚》两则短篇改编的《燃烧》。片中,上帝在资源分配与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的现代社会消失不见,生活无比优渥的年轻人扮演起上帝的角色,把金钱变作甘露。只是,这些新型的上帝没有拿甘露布施,而是将其变成“审判游戏”的诱饵。被他们挑中吮吸甘露的可人儿,不过是像遍布韩国乡村的破旧塑料大棚一样——可以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生命卑微低贱的可怜虫。

  诗意时刻与情义光芒

  “我想描写的不仅是压制个人生活的现实,还有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意义的人物形象。”诚如李沧东在《鹿川有许多粪》一书的中文版序里所言,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哪怕被社会现实蹂躏得遍体鳞伤,也会努力制造诗意时刻,让观众看到情义的光芒。

  《绿鱼》里莫东的大哥,看似痴傻,却在莫东退伍那天,早早来到车站等他回家。临近尾声时,片中不时出现的垂杨柳,让美爱认出了她吃饭的地方,正是莫东向她念叨过的“家”,预示两人的情缘,也许并没随着莫东的死亡烟消云散,她怀着的婴儿,或许是莫东的亲生骨肉。

  《诗》里的美子,不仅写出了一首感人的诗作,还让原本觉得她莫名其妙的邻居,变得愿意观察生活。

  《绿洲》里的忠都,在被警察抓进监狱之后,担心他“美丽的公主”会因害怕窗外的树枝投射到“绿洲”挂毯上的阴影不敢入睡,伺机从警局逃脱,爬上恭洙窗前的大树,砍断了那些枝杈。恭洙回应这份爱意的方式,是打开收音机让音乐在房间流淌。

  《密阳》中的宗灿,也很让人感叹。这个外表粗犷内心柔软的修车工,遇见申爱之后,便把她当作女神守护。正是他不离不弃的臂膀,让申爱用血泪叩问活着的意义时,找到了真实有力的答案。

  如果说类似《绿鱼》中一家大小开开心心同吃同住的场景,对于身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现代人而言属于人生奢望,两颗灵魂也许可以像申爱与宗灿一样,相拥着冲破迷障。

  李沧东小说《舞》的结尾,如此写道:“就像原始人在漫长艰辛的战斗之后庆祝胜利一样,他和妻子一起,在小偷劫掠过的这片触目惊心的残骸之上,兴致勃勃地舞蹈。”(梅生)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