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陈氏喜剧有笑有泪,更有人生况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陈氏喜剧有笑有泪,更有人生况味

来源:北京日报2022-08-22 09:29

  作者:王润

  从去年盼到今年,由毓钺编剧,陈佩斯导演,陈佩斯、陈大愚父子共同主演,大道文化制作出品的原创话剧《惊梦》,终于在8月18日至21日登上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迎来了该剧的北京首演。果然不负众望,这是一部令人惊喜、惊叹的原创舞台佳作。

  《惊梦》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记者 方非摄

  祖孙三代“隔空同台”

  《惊梦》的剧本令人惊叹。作为“戏台三部曲”的第二部,《惊梦》延续了毓钺与陈佩斯上一部合作作品《戏台》的风格,依旧讲述了一个戏班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故事。但是相比《戏台》,《惊梦》又有了突破和提升,更加宏大,更加深刻,不再停留在对喜剧的探索上,而是充满了令人悲喜交加的复杂人生况味。

  演出一开场,随着陈大愚饰演的迷恋昆曲的“少东家”常少坤一登场,其台词、动作、神态反应就已经引得观众们开怀大笑。紧接着,在国共两军对垒、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陈佩斯扮演的昆曲大班班主带领着和春社众人一一亮相。这是陈氏父子二人首次在话剧舞台同台。

  面对残酷战争背景,面临着饥饿潦倒、走投无路的现实困境,老班主童孝璋为了一班人马的生存,也为了和春社的金字招牌,只得在两军对垒中周旋应对。最令全场爆笑的,是陈佩斯饰演的班主在为官兵演出的《白毛女》中,亲自演绎“黄世仁”这一角色,差点被看戏的士兵开枪打死,致敬了他的父亲、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艺术人生中的真实事件,更是让祖孙三代“隔空同台”。

  生死相依震撼人心

  剧中,班主一直坚守着祖宗定下的规矩“应了的戏就得唱”,拿了主顾的定金就一定要遵守信义,但是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每个人的命运都身不由己。

  只有昆曲戏班中青梅竹马的一对小生小旦演员,反倒在生死之际解开误会。沉浸在爱情中的二人,漠视包围着他们的枪口,尽情投入到《牡丹亭·惊梦》的表演当中,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至雅至柔的昆曲艺术与残酷无情的战争暴力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份艺术和情感的大美,这份无视暴力与死亡的无畏,不仅震撼了台上拿着枪的官兵,也深深触动了台下每一位观众。

  台上各位演员都很有特色,尤其是刘欣然扮演的昆曲小生十分惊艳。从票友到男旦,再到京剧话剧两门抱,又到如今的文武昆乱不挡,刘欣然的每一部戏都有新的成长和进步,看得出幕后下了不少苦功。

  最后一幕恍然如梦

  最后一幕,漫天大雪中,古戏台兀自矗立在战争留下的废墟上,老班主决意率和春社为所有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正正经经演一出真正的好戏《牡丹亭·惊梦》。痴疯的少东家也终于演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角色,召唤亡魂围着戏台上场,同飨正声,同得安慰。整个舞台如同一场超现实的梦境,令人凝神屏息,一起入境入戏入梦。

  值得一提的是,剧名“惊梦”既点明了剧中多次提到的昆曲《牡丹亭》经典唱段,“惊”与“梦”又巧妙地诠释了乱世与人生、现实和艺术的哲学关系。这部剧比《戏台》更强调“戏台”和“戏比天大”的意义,观众在走出剧场后,也收获了比笑声更值得长久回味的人生感悟。(王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雁回时》:女频叙事的低回与困境

  • 《扫毒风暴》:正义追猎中的时代镜像与生命重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