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暑期档电影:用优质内容满足观众需求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2022年暑期档电影:用优质内容满足观众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2022-09-01 09:17

  作者:周 舟

  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暑期档票房排行前五的影片中有4部国产影片,分别为《独行月球》《人生大事》《神探大战》《明日战记》。

  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各地影院陆续复工、新片供给增多、国产片势头强劲是主要原因。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的通知》,从今年8月到10月开展2022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有力促进电影消费、加快电影市场恢复,助力了暑期档的持续提振。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新片,既有国产片也有进口片,题材丰富、类型多元,科幻片、家庭片、动画片、悬疑片、青春片、纪录片百花齐放。入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及展映单元的多国影片受到影迷欢迎,有的场次甚至“一票难求”。商业院线之外,艺术院线放映、农村电影放映、公益放映、校园放映等都致力于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

  观照现实赢得观众共鸣

  观照现实的影片收获积极的市场回馈与良好口碑,是今年暑期档的一大特色。电影《人生大事》题材新颖,以儿童视角观察人生百态,一路打破多项家庭片票房纪录。影片中莫三妹和武小文因亲人的逝去而相遇,在一片暖融中怀着希望面对生活,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对生命的充分尊重与终极关怀,也传达了积极达观的生活态度,为观众带来温暖和思考。深沉的价值内涵和接地气有质感的生活场景,恰切地编织在故事中,打动观众的心。

  家庭片一直具有强大号召力,这与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密切关联。从早期郑正秋导演的苦情情节剧、郑君里导演融入社会现实、谢晋导演引入人道主义叙事,到近年的《人生大事》《我的姐姐》《送你一朵小红花》等新作,家庭片的类型范式多元且应时而变。与《我的姐姐》《送你一朵小红花》一样,《人生大事》将人物置于紧密错综的伦理关系网中,主要戏剧张力来自主人公利己还是利他的抉择。影片杂糅多种商业类型元素,改变了家庭片节奏缓慢、元素单调的固有模式,在调停个人与家庭冲突的同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人生大事》引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说明电影叙事的更新与现实生活同步,要从中国人独特的情感需求出发。

  即使是科幻片《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也不失对现实的观照。《外太空的莫扎特》诉说亲情的故事,《独行月球》讲述普通人超越平凡的梦想,《明日战记》关于地球环境恶化的忧思,都是对当下社会大众心态的深入体察和艺术化表达。

  科学与电影融合成果初现

  国产科幻片是今年暑期档的热点和焦点。《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三部科幻片连映,《独行月球》以近29亿元的票房成绩摘得2022年暑期档票房冠军。

  科幻类型曾是国产电影的短板,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以精良制作和动人情怀点燃观众对国产科幻片的热情。随着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观众审美的不断升级,科幻成为近年来国内影视界炙手可热的题材。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发布《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在科学与电影融合之中“架桥修路”,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支持。

  《独行月球》就是科学与电影融合的典型案例,科学顾问团队在影片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秋剧组筹备开机前,主创团队与科学顾问团队充分交流,剧组列出“科学问题清单”,对口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讨论;拍摄阶段,主创团队继续向专家进行针对性咨询;成片后,物理、航天方面的权威专家提出专业建议。影片中的宇航服、月球车、空间站、飞行器等道具和美术设计,有材料学、机械学、工业设计等领域专家的支持。正是这种科学与电影的成功融合,保证了《独行月球》的科技质感。

  中国科幻电影正在勇攀高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国产影片插上科技的翅膀。国产科幻片在获得科学技术的强大助力、突破视觉特效的技术瓶颈之后,所要解决的是艺术创作这一关键问题。究竟要走出怎样一条类型融合之路?科学元素如何合理贴切地融入故事文本?是中国科幻电影亟须翻越的难关。

  视效审美全面升级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电影特效技术发展。今年暑期档,多部国产片都让人眼前一亮,视觉特效的全面升级,显示国产电影制作能力的进步。《独行月球》由制作过《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的国内特效团队打造;全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占全部镜头的95%以上。深受众多观众喜爱的“金刚鼠”是以演员的动作捕捉表演为基础,然后由动画师参考其表演及节奏,一帧一帧制作出来的。“金刚鼠”的毛发多达5000万根,总镜头量占到全片特效镜头的20%。《新神榜:杨戬》《明日战记》两部影片的口碑也都赢在视效。

  追光动画的新作《新神榜:杨戬》再次延续品牌特色,用现代动画技术演绎古典故事、融合东方审美。蓬莱、方壶、瀛洲三大仙岛旖旎壮丽,敦煌飞天舞的3D效果令人惊艳,水墨动效呈现太极图,接续“中国动画学派”的水墨风,尽显创作者对中华传统艺术的谙熟与瑰丽奔放的创造。影片意图改写神话故事中杨戬的形象,但人物动机、行动逻辑没能完全令观众信服。

  今年暑期档多部影片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观众的观影心态更加理性成熟,对优质内容的要求水涨船高。故事能否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成为决定影片口碑的关键。青春片曾是暑期档最热的类型之一,今年像《暗恋·橘生淮南》这部票房过亿的青春片,小说文本写于10年前,电影改编未能打动更广泛的受众。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随着3D网游、虚拟现实游戏、密室逃生实景游戏、手机短视频等其他娱乐方式带来多样化的体验,电影如何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审美体验,是亟须深入思考的命题。从2022年暑期档电影的接受情况来看,观众最重视的还是电影的叙事功能。能不能讲好一个承载现代价值理念,体现当下社会热点,满足普遍情感需求,完整、可信、感人的故事,是观众评判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