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什么热门演什么,这样的拼盘剧还是少拍点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什么热门演什么,这样的拼盘剧还是少拍点吧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9-02 08:56

  作者:侯虹斌

  《欢乐颂3》顶着一个响亮的IP,终于还是低开低走了,豆瓣评分只有4.7。而且看样子还会越走越低。

  我怀着兴致去看,但观剧体验却只剩挫败。这部剧,堪称国产女性题材剧反面教材的大合集,不管是剧情、台词、人设,还是演员表演,都让人尴尬得脚趾抠地。

  首先,叶蓁蓁(江疏影饰)的人设,是一个白富美,还是一个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可这位女明星把一位搞科研的研究员演得跟奢侈品柜员别无二致,整天呆在化学实验室,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的人,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全妆的。现实中确实有喜欢做学术和科研的富二代,但这样的人,不会私带实验室的化学品出去给朋友酒店里的客户开锁;更不会这么闲,跟不熟的邻居整天讲八卦。还有,副研究员算不上“准科学家”,就算正研究员也没有人会这么自我介绍。

  更匪夷所思的,是又美又飒的方芷衡(杨采钰饰)这条故事线。开始时神神秘秘,卡里只有400块钱的她假扮成白富美,全身上下名牌,住着昂贵的大房子,行踪扑朔迷离。谜底揭开时才知道,方芷衡曾遭到信任的上司性骚扰,还被上司倒打一耙,导致丢了工作。于是,她开始复仇。她改名换姓把自己包装成白富美万人迷,入职了上司儿子李其行的工作单位,准备让伤害她的人“父债子偿”。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冤有头债有主,诬陷也是刑事罪名,要坐牢的知道不?

  何悯鸿是个新媒体编辑,业绩始终垫底,但还动不动就对上级和同事输出自己的观念,这样的人最多活到第二集,怎么能还不被炒掉?

  人设一荒唐,就不会说人话了。

  正经人谁会像叶蓁蓁一样,老是把“我是准科学家”挂在自我介绍一档里?她说她不会被催婚,是“大多数人都会善意地替我解释一句,为科学献身”。殊不知,未婚女博士就是被催婚最多的。而文科生何悯鸿则动不动背古文,她第一次见女邻居就套近乎:“我记得你叫方芷衡,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我叫何悯鸿,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听听,这叫人话吗?

  为了描述女性群像,《欢乐颂3》把不同阶层的几位女性硬凑到了一起。事实上,哪怕是同一个阶层,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不会这样。富二代叶蓁蓁,仅与三位租房的邻居见了一面,就热情似火,不仅立即要一起吃饭,还每天都跟她们黏在一起。三位租客亲密无间,每个人都不介意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入,也从不产生矛盾。余初晖和何悯鸿虽然整天吵架,但她们吵的是余初晖如何对待她母亲的问题,但真正核心的矛盾她们却从来不在意:余初晖把母亲带进这个家里,没跟任何人商量过;每次无论是打电话还是与母亲争吵,余初晖都音量巨大,非常扰民。

  欢乐颂的2202房及周围的生态,是彻底没有边界的,不是大都会里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然,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像《欢乐颂3》里这样没有边界感的人,但这部剧显然是在赞美这些混乱的前现代行为。

  《欢乐颂》是2016年的爆款剧,而且是现象级。由这部剧开始,中国的电视剧多了一种热门题材:女性群像剧。《欢乐颂》提出了一些当时都市剧还比较少表现的真问题,比如樊胜美的原生家庭里重男轻女、吸血成性;邱莹莹性格懦弱,男友有处女情结……这些都让人有代入感。而企业高管安迪和富二代曲筱绡的故事线虽不常见,但是很猎奇,满足了普通人的想象。几位女主演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与角色完美契合,把几位女主角都不同程度地捧红了。

  第二年,《欢乐颂2》播出;又过了五年,《欢乐颂3》姗姗来迟。这几年,同样的女性群像都市剧已经很多,《欢乐颂3》的配方已没有新鲜感。但它更本质的缺陷在于,这是一个拼盘剧,收集了各种都市题材的热播元素、社会话题,炒出了一盘大杂烩。

  性骚扰是个热点问题,那就让方芷蘅当性骚扰的受害者;

  女性自强、反击性骚扰受欢迎,那么,就让方芷蘅化身复仇女神;

  女性帮助女性,大家都喜爱,那我就让叶蓁蓁和朱喆两个大姐姐时刻关心和帮助大家,朱喆还帮助手下的服务员报复了性骚扰的客人;

  姐弟恋、小狼狗是热门话题,那就安排帅气的年下男李其行爱上方芷蘅;

  家庭重男轻女,吸血女儿,这个话题经久不衰,那就设计朱喆没读大学却被迫供养弟弟妹妹多年,他们还毫不感恩;

  “女女CP”受欢迎,那就让方芷蘅和叶蓁蓁两位御姐经常对其他女孩放电,亲密接触;

  女人被家暴、如何拯救家暴受害人逃离,被讨论最多,那就令余初晖拯救母亲逃离家暴……

  不仅如此,演完每个热门话题之后,几个女孩都要在客厅里开一次会,分析一下这个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一下会议精神。

  这些剧情像打补丁一样贴在她们身上。编剧不是想着这个人物会发生什么故事会怎么说话,而是想她的台词要方便变成截图,方便上热搜,方便做营销。

  现在的拼盘剧太多了。都市题材的女性剧,不再是讲好一个故事,而是来料加工的拼盘。凭空长出几位人物,把社会话题均匀地分配到她们头上,像化学方程式一样配平,把前因后果拼凑上,就成了一部电视剧。

  这是现在大量都市女性题材电视剧的通病。资方不敢深入挖掘故事和人物,什么受欢迎就写什么,以为这样就十拿九稳了。这种嫁接式的都市剧还是少拍点吧,谁也不喜欢看到一群做作的假人,表演着不属于她们也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既定动作。(侯虹斌)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