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的网络文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的网络文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9-15 09:01

  【“新时代文艺,朝着人民的方向”系列评论】

  编者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今年适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0周年,《讲话》深刻论述了文艺和人民群众、文艺和革命斗争、文艺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艺前进方向,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文艺创作生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特别策划推出“新时代文艺,朝着人民的方向”专栏,邀请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等,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探讨,阐发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轨迹和艺术实践,创新探索“人民文艺”的时代内涵和当代意义,在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神。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的网络文学

  作者:周志雄 许潇菲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放在浩瀚文学史中,三十年仅是沧海一粟,然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却让网络文学搭上媒介的快车,在极短的时间内初步成型并飞速传播。在萌芽、成型、流行的漫长路途中,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对中国的文学发展进行了重要指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距今已发表八十周年,讲话中对文艺核心问题的讨论,即“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对梳理网络文学发展脉络、引导网络文学当前发展方向仍有强烈的价值和意义。

  网络文学发端于人民、发展于人民,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是草根气质最为浓厚的文学体裁之一。纵观网络文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个人创作转向大众文学写作的趋势,创作目的也从偏重个体情感抒发、情绪宣泄转向对审美共识、情感共鸣的找寻。作品题材分类日益细化,题材类型也从关联走向融合,出现了“都市悬疑”“古代言情”等综合性题材。与此同时,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也日益增强,读者在创作、运营、改编等生产链中的参与度与日俱增,并积极推动文学作品在不同平台、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传播。可以说,打造属于人民群众的网络文学,是每个网络文学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人民的网络文学是民族的文学。这要求网络文学作品自觉承担传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本民族特色的重要历史使命。将文学之根深深扎在文化土壤中,做到在继承中创新,有所扬弃地创造性结合。网络文学的网生气质与传统精神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两端,仍有诸多写手能够做到在保持艺术高度的同时,将二者充分结合。阿菩的《十三行》处处展示粤广地区风情民俗,对广州十三行历史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宅猪的《牧神记》充分化用金庸小说的武侠气质,在文本环境中对儒道思想进行辩证剖析;猫腻的《庆余年》用大段情节笔墨致敬古典诗词,在错位时空中追寻文武两全的传统人格理想。这些兼具可读性与文化性的网络小说证明了,中华传统文脉不仅能够牢牢扎根网路,还可以开辟一片新的文学风景。

  人民的网络文学是时代的文学。网络文学要在文本中凸显社会主流精神,关注现实,把握时代动态。有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锐气,在作品中展现真善美的文学内核。近年来,网络文学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高度重视只增不减。这其中有以国企复兴为主题,荣获网络文学原创现实主义征文大赛特等奖的《复兴之路》;有小中见大,以个人命运反映我国四十年来重工业发展宏图的《大国重工》;有以爱情为主线连接山区支教与军旅题材的《明月度关山》。除此之外,还诞生了《繁花》《长夜难明》《网络英雄传》等系列作品。网络文学作品向现实主义题材发起正面强攻,充分彰显出其贴近现实、反映现实的张力和活力。

  人民的网络文学也是智性的文学。正如欧阳友权教授所说,网络文学作者要做到“胸中有文化,笔下有乾坤”,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养成高雅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能力,形成主动、正向的带动作用。确保有质量、不幼稚的网络作品有受众、有市场,是对读者的基本尊重,也是对宏观视野中文学生命力的延续和继承。近些年来,网络平台、作家协会,乃至网络作家自身呼吁号召的研修活动从未停止脚步,这一举动从创作主体的层面促进写作活动的专业化进程,让网络文学的智性写作成为一种可能。

  网络文学要有纵深的内涵和宽广的视野,这也对文学批评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多维度的观察角度,在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进行横向比对的同时廓清标准、厘清尺度,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着重注意的是,人民的网络文学,一定是广受大众好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单纯拥有高人气的作品,却未必是人民的网络文学。这意味着网络文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民喜欢看的层面,评论家更要综合审视文学性、审美性、读者评价、IP潜力、市场价值等多重因素,客观理性地对待各平台的造势宣传、“周更榜”“月票榜”等热门现象,警惕“凑热闹”“一过式”的浅层阅读在网络文学及其批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如何打造人民的网络文学,这个问题最终还要被放到具体的创作环境、深入到实际的创作实践中去,否则再精巧的设想也只是空中楼阁、一纸空谈。可喜的是,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众多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层出不穷,评论界的视野也愈加开放。在文学批评的基础上,与媒介学、符号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联动,紧跟人工智能、AI技术等“元宇宙”概念。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角度,从网络文学构建的精神家园中发现当代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引导网络文学的创作、改编、批评等活动持续进阶,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作者周志雄系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许潇菲系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的网络文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