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妈妈!》:困在记忆里,面朝大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电影《妈妈!》:困在记忆里,面朝大海

来源:解放日报2022-09-22 10:23

  作者:李佳

  电影《妈妈!》原本是导演杨荔钠《春梦》《春潮》《春歌》“三部曲”的第三部《春歌》,后为强调妈妈在故事中的主角性而更名。所谓“春歌”,正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是童年的歌,亦是唤醒童年的歌,故而属于人生的春天。

  这首“春歌”,如今在秋天唱起。2022年中秋节,电影《妈妈!》在全国公映,在感动无数观众的同时,也发人深思。它不仅用散文般的“语言”讲述了世间最平凡而伟大的爱——母爱;更不动声色地关注了一群“边缘人”——老人、单身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命运,并从散乱而困顿的生活碎片中采撷希望与力量。

  一首恬静的诗

  几扇宽大的落地窗,一树繁花,两把竹椅,一方安静的院落,这是85岁的妈妈蒋玉芝(吴彦姝饰演)和65岁的女儿冯济真(奚美娟饰演)的家。电影《妈妈!》的运镜如诗般舒缓、富于音乐性,它披着朝阳,从这个小巷深处的院落进入,由一顿优雅的早餐开始。食材并不丰富,但被一双女性的手精致地分装在瓷盘里,有序地放在木托盘上,一阵摇铃,唤醒清晨,也让歪在床上读书的白发母亲抬起头……母女俩的生活,在这个清晨不紧不慢地展开画卷。

  渐渐地,我们才发现,这幅画卷上写满了孤独、苦难和回忆。两位女性,一位丈夫早逝,一位终身未婚,俱已退休,大部分人已将她们遗忘;她们的人生,各有苦楚,有难以打开的心结,她们的梦中有泪、回忆中有痛。但她们从不曾倾诉、不曾怨怼,影片将一切哀愁装进生活,化作“一日三餐”规律的菜谱、夜晚同读的诗、挑灯整理的日记、母亲偶尔的调皮、女儿乐此不疲的劳作……生活坚强的外衣,将苦难变成若有若无的影子,也让平凡的琐碎变得忧伤而深刻。

  女儿查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时,故事迎来了真正的高潮,母女俩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苦难。当女儿知悉病情,只平静地问“我还有多久?”而后,即按部就班地安置母亲、安排生活。当母亲察觉到真相,也平静地说:“每一位母亲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她们的天性。”而后,于耄耋之年再次演绎起“为母则刚”。当观众随着电影、以她们的视角看待生活,痛苦和悲伤不再是沉浮于日子中的狰狞,她们要奋力在悲怆中流淌出诗。所以,观看这部影片时,观众的内心也总是安静的。

  一曲无言的歌

  世界上最深沉的爱,往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们超越了语言。《妈妈!》的动人之处,在于其深情隽永,且表现爱常常是无言的,恰到好处。影片中几处最打动人的场景,皆是如此。

  父亲的忌日,餐桌上摆着一根蜡烛,母女俩伸出食指在烛火尖上各擦三下、相视而笑,温暖的烛光包裹了两人,也包裹了那张空着的竹椅。看到后来,观众才明白,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约定,是父亲“发明”的,“三”对于他们而言,有特殊的意义,无论何时,无须语言,只要敲三下,彼此便知“我爱你”。后来女儿病重,忘记了很多事,甚至记不得自己的名字,唯独不忘这个约定。爱,是不能忘记的,足以穿透时间与病痛。

  女儿拯救失足少女周夏,心中有疑,口中有问,但只默默地递给周夏一个装满钱的信封,目光柔和。这份无言,饱含了千言万语,有着无尽可能。因为什么也没说,周夏才能将它放在心底,她们的人生后来才有了更紧密的联结。女儿的力量才传递到少女身上形成一种传承,在某种意义上,少女也成了她的“女儿”、她的延续,释放了她胸中的些许遗憾。

  女儿着急小解,家门钥匙一时寻不到,急得跺脚。母亲不声不响果断抓起锤、敲碎窗、翻身进屋、打开门。女儿终究失禁,母亲怕女儿难堪,慌忙抓起抹布跪在地上不停擦拭……母爱的力量,总在孩子最需要的瞬间爆发,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许多人看到此处,都潸然泪下,无声的爱触发了多少共鸣?而这样的爱,最难演绎,多一分则造作,少一分则不足。母亲的饰演者吴彦姝在此展现了精湛演技。

  影片中许多最动人的瞬间,几乎都是无言的。影片以无声的方式描摹女性和母爱,令其更显坚强、立体,从而,在这个男性“缺位”、仅作为回忆或辅助出现的影像世界里,得以成为独立存在,完成了更丰富的表达。这曲无言的歌,不仅是唱颂母爱的,更是唱给所有女性的。

  一片辽阔的海

  《妈妈!》不只是一个关于母爱和女性的故事,它在主题上走得更远,触及了生存和死亡层面,讲述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失去与遗忘。

  电影十分鲜见地将关注点放在一个特殊群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在表现这个群体时,它并未让观众看到不堪、卑微,也不想博取任何人的同情,而是将所有人都放在死亡面前一视同仁;它将生存和死亡的意象全诉诸一片海,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只是一群缓缓离岸、缓缓逝去的人。

  观众最初见到的,不是海,只是水。女儿就是在水边发病的,一片落叶沉重地砸进水里,未曾溅起太大水花;水边,像往常一样做义工的女儿的世界,却天塌地陷了。那一夜,她彻夜未归,妈妈坐在窗边看书等她,后来睡着了……这片水,加深了患者的迷茫,也消解了患病的恐怖,让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常见情景,化作一片飘零的叶。

  患病后,女儿对父亲的记忆更加清晰。母亲陪女儿去海洋馆,隔着玻璃窗看“海”,女儿说:“妈妈是海,女儿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条不会游泳的鲸鱼。”观众后来知道,父亲大约是投水而死的,他可能遭受过不公正对待,其中或许还有女儿年少时的无知。在这片指代的海里,有渐行渐远的真相和亲人。而海是包容、是宽恕,它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保留了最后一丝生命的倔强,那就是——不要忘记。

  影片最后,母亲终于带女儿来看海了。那是真正的海、涨潮的海,它波涛翻滚,泛起乳白色的泡沫。面对这片辽阔的海,困在记忆里的女儿和妈妈敞开胸怀、尽情欢笑。时间退出了她们的世界,海水淹没了她们的影子……影片没有给出确切的结局。人生海海,起落沉浮、变幻莫测,生命神秘而伟大,也平凡而包容,不管是谁,都要面对命运的未知、人生的苦难。归根结底,面对人生这片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李佳)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