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评弹“放噱头”是脱口秀长辈?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评弹“放噱头”是脱口秀长辈?

来源:解放日报2022-09-28 09:43

  作者:庞小漪

  近些年,年轻人喜欢看脱口秀。脱口秀的名字虽然是舶来品,但表演形式并不新鲜,别的不说,我们苏州评弹里的“放噱头”就是脱口秀的近亲,甚至是长辈。评弹最重要的“说、噱、弹、唱”四样功夫,向来就有“噱是书中之宝”一说,可见“放噱头”是评弹说书先生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每一个评弹艺人,都是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

  吴语“放噱头”即“说笑话”之意,“噱头”即“笑话”,用“放”这样的动词,大有“说者蓄势待发,观者引颈以待”的画面感,倒是专为江湖书场定制。像我这样从小听书长大的江南小囡,听父亲等长辈的书已到熟稔于心的境地,哪里会“放噱头”也早就心领神会,时间一到,马上直起身板,暗暗默念——这里这里,要笑了笑了!老听客兴许都有这样的心境。

  在双档弹词中,“说、噱、弹、唱”,上手(男艺人)重“说、噱”,下手(女艺人)重“弹、唱”,如果是评话(只说不唱)、单档(单人说唱),一个人就要承担所有任务。与脱口秀不同的是,脱口秀每场观众都不一样,听完这场,不太可能明天还来,但评弹艺人不一样,尤其是评话艺人,靠着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要把听客牢牢粘住两小时。现在一档书连续演15天,放在以前,一档书从年初做到端午,从端午做到中秋,最后一档中秋做到小年夜。这样周期的演出,靠几分钟的逗趣抖机灵自然不行,观众要的是日复一日的“长脚噱头”。上海评弹团评话响档张鸿声一本《英烈传》曾经从年初一说到小年夜,整整一年,每天都是同样的观众坐在同样的座位。到了小年夜,场方觉得生意好,再三挽留,结果又说了一年。书目的内容观众早已耳熟能详,来了就是听“噱头”,两年的噱头密集而不重样,“长脚噱头”的魅力可见一斑。到了小年夜,也不急着回家,演员们会聚在一起做“会书”,“会书”就是各家脱口秀大会,精彩至极,在当时一票难求。

  高强度的创作,需要厚积薄发。小时候看父亲有本“噱头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噱头,算是私藏笑话大全,每日带在身上,随时把好玩的事记下来,日积月累,充实到自己的书目中。在父亲的“噱头本”里,有诸如每回书放多少噱头的安排,一般两个小时10个左右噱头。一上台,和脱口秀表演一样,先放一个噱头热场子,称为“戳开”,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后便可开始讲故事,故事中随时穿插噱头。

  噱头分“肉里噱”和“外插噱”(亦称“外插花”)。前者与书目剧情紧密相关,类似丑角的出场、违反逻辑的情节安排等等;后者可以是“书外话”,时事新闻、历史掌故,与书情关系不大也没关系。前者靠演,老师可以教,后者靠个人天赋与悟性。“外插噱”是很典型的脱口秀表演。有时候把当天的书说完了,一看时间,还差10分钟,这个时候就得靠“外插噱”来救场。

  如果不去书场,只通过电视、电台、视频听书,是听不到“外插噱”的,这类噱头多临场发挥,像评话大师金声伯,就最擅长结合时事新闻编排噱头,甚至有老听客把每天去书场听他的书比作看报纸,报纸上有的,他当天的书里都会有相应的噱头。另一位评话大师吴君玉,也是“噱王”,在上海的书场演得比较多,噱头多抓住当下上海滩年轻人时尚热点,很受时人喜爱。两位老先生往桌前一站,当真是满座生辉,意气风发。

  “噱”功了得的,再往前推便是一代宗师、徐调创始人徐云志了。老先生一辈子说《三笑》,善放“肉里噱”,据说他与另一位名家夏荷生有过PK名场面。夏荷生《描金凤》说得炉火纯青,人称“描王”,以“响弹响唱”见长,他有心与徐云志“掰头”一番,也说《三笑》,苏州阊门两人演出的书场门对着门。夏荷生一把铁嗓穿云裂帛,对面书场听客不禁动容;徐云志不疾不徐,一个噱头,如太极化劲,四两拨千斤,轻松就把场子夺了回来。他的《三笑》从头笑到尾,听者如沐春风,据说女听客尤其多,女听客一多,男听客自然蜂拥而至,夏荷生竟无法占得一点上风,两人终握手言和,成就了评弹史上一段佳话。

  噱头还分“阴噱”和“阳噱”,“阴噱”多风趣幽默而不动声色,“阳噱”多扮丑作怪场面喧哗,一阴一阳,譬如鸡汤原汁和味精的比较,自然鲜与人工鲜的差别。“阴噱”又以“小卖”最佳,“小卖”由三言两语小段子组成,金声伯便是“小卖”高手。

  维持长久的书台生命力,勤奋必不可少。好的弹词演员多注重积累,没有网络的年代,家中有本被翻烂的《古代笑话大全》,每期的《旧闻》,父亲必定会买来看,奇闻轶事改头换面,收入“噱头本”。也有去隔壁相声小品界“偷师”的,侯宝林的“醉鬼”、赵本山的“卖拐”,甚至方清平的“看病”,都会改头换面出现在书台上。有了网络,网络段子又使“噱头本”丰富了不少。噱头越多,说书越省力,但越到书的后期,噱头却越少,听众此刻已经被故事吸引,沉浸到情节中,这个时候“噱头”便“退居二线”,见机行事了。

  “人人都可以说五分钟脱口秀”,这是个好口号,让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有志于此的人聚集到同一个舞台圆梦。今时也早已不同往日,笑话表演不再是专业演员的特权。只是,在被逗笑的几分钟后,仍然会怀念金声伯、吴君玉、徐云志这些大师专属的书台,游走在《七侠五义》《水浒》《三笑》里那些经典噱头,每一个用心说书的艺人台下那本厚厚的“噱头本”。不得不承认,有些舞台,需要更多的积淀、更用心的感受与更深沉的文化流动。(庞小漪)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