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一展尽览千年画史

来源:北京日报2022-11-02 09:47

  作者:卢宇

  由《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组成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计六十卷二百二十六册,共收录海内外两百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中国绘画藏品一万余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绘画珍品。这个历时17年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成果,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隋)展子虔《游春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日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国内文博机构藏品与流散海外国宝级绘画的一次汇聚展示,全景式呈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观展一日,品阅千年,并非虚言。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绘画最先勃兴的是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第一批有明确历史记载、凭借绘画能力享有声誉的画家出现于魏晋,而他们的作品主要便是人物画。从现存摹本来看,一部分明显因袭了汉代人物画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载道、叙事、教化、抒情的功能基础,此次展出的先秦两汉绘画作品对此发展脉络有一定体现,“状物形”为其基本发展方向。

  行至盛唐,绘画里的人物造型更为多元,姿势、体态皆有了更为自由的表达,“画圣”吴道子当为其中楷模。宋代绘画几近诸法完备,人物画的题材主要由历史传说、风俗人伦,以及儒家名士肖像等构成。元代知名画家大多与南宋宫廷画师有着不小关联,他们的籍贯、特长、著作印证着艺术渊源,这一时期,神仙像等道教画极为流行。

  明朝初期,朱元璋恢复了御用画院,人物画在制度的庇护下稳定恢复、发展。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西洋写实技法持续传入,肖像画技术有了变革性变化,光影之法与透视法逐渐被画坛使用、吸收、转化。曾鲸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据记载,他重墨骨,成后再加敷彩,写照妙入化工,俨然如生。与此同时,风格明显的人物画家陈洪绶上溯探源,发展晋唐的高古游丝描,作品获得不少文士喜爱,画中人物夸张变形,表现出画家强烈性格的同时,迎合了明遗民群体的心灵诉求,进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图像标志。

  中国幅员辽阔,四季分明,为历代画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灵感。从传神写照的人物画,到格物致知的花鸟画,无数清雅绝艳的花卉、飞鸟落入笔端,成为传世佳作,彰显出先民对自然环境中生灵万物的细致观察,体现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命观。

  “黄筌富贵,徐熙野逸”,指的是五代时西蜀宫廷画家黄筌的花鸟画风雍容丰满,有富贵相;南唐画院画家徐熙的风格则清秀飘逸,有隐士风。出于对写真的不同理解,他们在绘画技法上有所革新,使得花鸟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独特形式,成为新的起点。宋代初年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对宋代花鸟画发展有着推动作用,重要的绘画活动更多围绕着画院进行,其中以宋徽宗赵佶执政时最为活跃,名家众多,技巧精能。

  明代画院也有重要的创造,边景昭恢复了宋代花鸟画妍丽工致的体质,其后的吕纪在敷色绚烂方面有所发展。在技法上有自己独特创造的是陈淳、林良的水墨写意花鸟,放笔纵墨,如意挥写,是继南宋晚期梁楷、法常之后的又一次发展。清代恽寿平的花鸟画发展了墨骨一路,风格明丽,深得人们喜爱。同时,他所描绘的花卉品类丰富,使他成为花鸟画坛开宗立派的一位人物,并被视为花鸟正宗。

  山水作为人物画的布景,出现在画作中的时间甚早。战国时代一些彩绘漆器上已经有树木穿插在人物故事图画之间。经过宋徽宗鉴藏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被视为青绿山水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认为山水画趋向成熟始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二李的山水运用了青金石、绿松石等矿物质颜料,色彩金碧辉映,是青绿山水走向成熟的代表画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万邦来朝的盛唐气象,在号称“国朝山水第一”的李思训的《九成避暑图》中,跃然纸上。

  王维也是当时重要的画家之一,其所作《辋川图》描绘自身生活居住环境,表现了恬淡闲适的生活理想,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主旨影响深远。而后南唐的董源、巨然的部分画作,勾画出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象,使用的“披麻皴”为元明清及至当代的画家所不断摹仿,是层累发展的中国山水画的标志性人物。

  荆浩、关仝、李成、郭熙、范宽等五代至宋的山水画家,使公元10至11世纪的山水画进一步成熟起来。取材逐渐从大山大水的景象扩大到寒林、野水、平远之景。在表现上,山水中季节气候的描绘进一步精确,表现作者真切感受的艺术诉求越来越受到推崇。李唐被认为是南宋山水画新画风开始的标志人物,他发展徽宗诗画合一的艺术追求,在自然山水的变化中做了提炼工作,深入实践了追求艺术真实、而非视觉真实的目标,之后的马远、夏圭成熟了这一探索,形成了南宋“院体”山水画。

  “元四大家”在明代中叶时一般被认为是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明代晚期的董其昌认为赵孟頫应该具有更高的位置,而替换上了倪瓒。他们都是明清以来大部分山水画家不断取法、临摹的典范。赵孟頫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标榜复古。赵孟頫的学生黄公望以画虞山风景和富春江上风景闻名于世,并开创浅绛着色的方法,经“清初四王”推崇,逐渐形成了“黄家样”山水范式。

  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放大2倍的《千里江山图》长卷灯光特效图。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能够在一张画幅上展现多个不同的时空场景。如此长卷以往几乎无法完全摊开,只能一段一段地阅看。如今,借助数字技术,观者可将《千里江山图》一览到底。

  徜徉展厅,与名画为伍,跨越千年画史,实乃一大快事。(卢宇)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