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摇滚狂花》:当代新女性的人生奏鸣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摇滚狂花》:当代新女性的人生奏鸣曲

来源:北京日报2022-11-04 09:39

  作者:胡祥

  摇滚喜剧题材网剧《摇滚狂花》,以女性视角切入摇滚乐,又以摇滚乐细腻勾勒三代母女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结,打破近年来国产女性题材剧的创作藩篱,在美剧化的叙事外衣下,包裹着结结实实的本土家庭伦理内核,因其够新、够硬、够爽的故事和手法,拍出了国产剧里少有的干脆利索劲儿,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题材新。女性题材是近年来影视剧的创作热点,但女性音乐人题材的影视剧却非常少见,女性加摇滚题材则更是稀罕。国外尚有《摇滚学校》这样摇滚加喜剧的经典代表,《摇滚狂花》算是在题材上第一个吃了螃蟹。它打破了国内摇滚由男性统治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了近年来媒体塑造的柔顺、甜美的女性音乐人形象。姚晨饰演的彭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摇滚明星,后来因为丈夫与乐队成员陈月出轨,愤而离婚后前往国外闯荡,但没想到混得不尽人意,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直到她接到前夫去世、女儿无人照料的消息,才在十几年后仓皇回国。这个开场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一个顶着灿烂光环的时代宠儿,突然变成了被时代抛出的堕落酒鬼。开篇叙事是一种从上往下的急速下滑模式,而不是当下女性题材剧从卑微弱小走向强大的上升模式;是一种“自取毁灭”的悲观主义,而非“向阳生长”的乐观主义。接下来的剧情里,彭莱要面对早已情感生疏的叛逆女儿,还要面对早已分崩离析的乐队,面对早已呼啸而去的旧时光。无论是对女性个体境遇的描述、对女性的精神世界的探寻,还是对女性友人群体关系的构建,都不是近年来国产女性题材剧的套路,而是以一种“摇滚”的态度,走出了一条迥异的新路。

  其次是态度够硬。从开篇彭莱在演唱会上用吉他狠狠砸向了乐队成员陈月,这部作品就显出了一股“硬狠”的劲儿。年轻时面对出轨的丈夫,她不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而是决然离婚,痛撕渣男,自己坚决生下女儿;在美国酒吧演出,对于满怀恶意的男性观众她敢破口大骂;对待身体,她早已知道酗酒带来的巨大伤害,但是依然酒不离手,自暴自弃……而剧中最大的矛盾就集中在彭莱和女儿白天之间。如果说彭莱对待人生、对待音乐够狠够硬,那么白天则完美继承了她的基因。当彭莱消失了十四年回国后,白天用一盆冰冷的凉水迎接她。接下来还有相互往钥匙孔里灌胶水、烧床、拆门、扔衣服,直到最后,白天愤恨地将彭莱推下河,成为全剧高潮。这种尖锐对立、水火不容的母女关系,也是国产家庭伦理剧中非常少见的,但是又有很强的典型性,能看到不少日常生活的影子。只不过按一般国产剧的叙事模式,到剧集中间就已经母女抱头痛哭,然后和解——这种叙事符合观众对于荧屏上母亲温柔包容、女儿孝顺可人的要求和想象;而《摇滚狂花》中的母女对立一直到最后彭莱登上“超级大乐队”的选秀舞台,仍在继续——彭莱没有迎来彻底的母女和解。彭莱像一根始终拔不掉的鱼刺,像河流变道留在岸边的一颗枯石,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保持了彭莱坚硬不服输的性格,这是非常难得的。

  最后是观感爽。之所以说这部剧披着美剧的外衣,主要是她的人物原型在国产影视作品中非常少见,而它采用的快节奏、类型化、喜剧化的叙事手法是非常西式的,加上12集的剧长,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爽剧”。这种爽,在于一种极致化的夸张叙事。特别是母女之间的战争,一步步升级,它将母女之间的矛盾外化为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纵火、推人下河。在观众看够了压抑甚至略显病态的母女关系后,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剧中几乎俯拾皆是,这种肆无忌惮的情绪释放就是一个个爽点。还有彭莱母亲作为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能够毫无顾忌地用酒瓶爆别人的头,女儿白天说退学就退学,彭莱砸坏选秀评委的汽车、在高档自助餐上偷鲍鱼、在音乐聚会上肆意醉酒呕吐……这些普通人不敢干的事,剧里的人信手拈来,但是丝毫不会引起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这是一个几乎不用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乌托邦世界。同时,彭莱有肝胆相照的朋友大崔、随叫随到的铁杆粉丝罗医生、殷勤大胆的吉他手安哲围绕身边,几乎不用为生存发愁,能任性做想做的事,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漩涡吸力的中心——这些又是完全理想式的生活。于是,这种爽感成为双刃剑:对叙事来说是好事,对作品的意蕴和内涵来说,却是坏事。

  《摇滚狂花》是一部当代女性独立自强的激越奏鸣曲,它以反传统、反类型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充满强烈的喜剧效果。它描摹了新女性近乎神话的快意人生,镌刻了理想消散下的失落灵魂,却也因此失之粗率、失之偏执、失之浮泛。好在结尾明显留下了创作第二季的尾巴,续集能否有所突破和升级,也让人期待。(胡祥)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