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站上风口之后,微短剧如何飞得更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站上风口之后,微短剧如何飞得更高?

来源:文汇报2022-11-09 09:40

  作者:李 玮

  当下,微短剧正值风口。2022年仅快手平台的单部播放量就达3.5亿,微短剧日活跃用户增长到了2.6亿,其中有超过50%的用户每天观看的剧集次数超过10集。猫眼研究院的《2022短剧洞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芒果TV单部微短剧播放量超6亿,腾讯视频单部剧累计分账超3000万元,再创微短剧领域分账新高。同样是今年上半年,在广电总局系统进行规划备案的微短剧达到2859部,总集数69234集。

  微短剧的现象级作品《念念无明》,单集时长仅10分钟,播放量破6亿次

  考察之后可以发现,网络文学已成为微短剧汲取内容的重要资源。根据《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微短剧中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占比逐年提高,2021年新增授权超300个,同比增长77%,网络文学IP微短剧数量占比由上一年的8.4%提升至30.8%。还有诸多微短剧虽然不是直接改编自网络文学,但明显地借鉴和使用了网络文学的内容“套路”,甚至“反套路”。

  当下的微短剧虽然精品较少,偏重下沉市场,但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作为一般影视的补充物与后置空间,微短剧越来越成为流量的一个新发地,切割着观众形态与大数据走势。可以说,“小而巧”的微短剧正处于一片“蓝海”。那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站上风口的微短剧真正起飞呢?

  微短剧的两个走向:或营造激发爽感的场景,或强调剧情的纵深性与叙事性

  综合考察近年较成功的微短剧,从内容上看,有两个走向:

  一是主打下沉市场,以剧情的吸睛为特征,人设极端。如根据这两年被网络小说《赘婿》带火的赘婿题材,拍摄无连贯剧情的“逆袭”短片。这些微短剧不追求内容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只求“爽感”,在简化故事进程和人物设置的同时,将“逆袭”进行重复设置。故事中除了主角外,就是敌人和助手人设;由极端地跌入谷底入手,迅速开挂“逆袭”;无情感纠葛、无悬念、每个单元之间也无逻辑连贯性,单纯重复“逆袭”环节。

  《今夜星辰似你》改编自诺小颖的《今夜星辰似你:帝少心尖宠》,小说本身已是对“霸总文”的极端化处理,而除了女主的“傻白甜”人设,被同租女友鸠占鹊巢等情节外,改编后的微短剧增加了诸多女主受虐的设定,交不起房租、原生家庭盘剥、职场斗争、被坏人劫持,兼职挣钱被调戏等等,每一次受虐都由男主“拯救”。除此之外,则是各种偶遇后的“宠溺”。

  《唐诗薄夜》改编自七猫中文作者盛不世的《你是我的万千星辰》。盛不世是近年“虐文”写作的代表作家。所谓“虐文”是以男女主之间的误会开场,凸显女主被男主误解、蔑视、侮辱、抛弃等“受虐”的悲切和愤懑,也正是前期对“虐”的铺垫,后文中的女主复仇和男主后悔等情节才能更具“爽感”。改编成短剧《唐诗薄夜》后,将极端的冲突摘选出来,前几集直接展现女主的种种“受虐”场景,然后跳转到女主“复仇”,省略了原著中细化矛盾冲突的处理,也删去了从受虐到复仇的过渡和筹谋,无意叙述女主如何由柔弱到强大的成长过程,只提取男女主人设元素,凸显和重复“复仇”成功时的场景。

  此类微短剧不重视叙事的纵深、延展,只以重复某一刺激性场景作为主要的叙事方式。背景简单,人设标签化,几乎所有配角都是NPC,人物关系简化。能否在短短几分钟的场景中,营造激发爽感的场景,是此类微短剧制作高下的主要标准。而网络文学中盛行的“爽文”也成为此类微短剧改编或借鉴的重要内容来源。

  另一种微短剧重剧情的纵深性和叙事性,向日韩短剧或奈飞短剧看齐。这类短剧的内容要求必须结构设计精巧,人设新奇,节奏快,有纵深有反转,且环环相联。

  首先是选材新颖,设计精巧。如《拜托了!别宠我》,原著设定是“穿书”,即作者、读者穿进书中成为一个人物,完成人物设定,或改变故事走向。此类“穿书文”在网络文学中并不算新奇,但由于长剧对“穿越”等设定的限制,荧屏上较少“穿书”的尝试。微短剧中,女主“穿书”后由反派变正派,并由于预知人物背景和故事走向处处占得先机,推动剧情快速发展。此外,女主为了“回家”不得不反复拒绝男主的表白,由是制造种种具有戏剧性的情感冲突。相较“霸总”甜宠的腻味,此种“穿书”设置冲淡了甜宠叙事的霸权感,虽然结局必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给了女主超脱、出世的设定,添加了许多虽然是掩饰性的“主体性”。播放过亿的《长公主在上》则使用了男女主的反差人设,以“反套路”主客模式设置情感线。

  其次,较为成功的短剧故事必然要节奏快,通常一集有因果,五秒定生死,各集之间环环相扣。如《替身姐妹》,采用极端反差的人设设置,双胞胎姐妹中妹妹是豪门千金,姐姐是寒门辣妹,开篇便呈现姐妹二人性格的反差,通过寒门姐姐兼职收钱办事的设置,开始连接二人的生活。寒门姐姐冒充豪门妹妹管理公司雷厉风行,豪门妹妹冒充寒门姐姐上演学渣逆袭。情感线也因这一设置而跌宕有趣,豪门妹妹下单让寒门姐姐帮助拒绝相亲对象,但寒门姐姐却芳心暗许,男主在两姐妹交错的态度中不知所措,于是作品的情感线呈现了甜宠+爆笑的效果。作为短剧,《替身姐妹》淡化豪门争端,不添加复杂的情感纠葛,专注于反差性格人设,并将之作为解决职场困境、情感问题或是亲情误解的主要通道。由是,作品矛盾集中,轻松愉快,播放量大为可观。

  从网络文学庞大的资源库中,有偏好性地选择适合微短剧的脚本

  上述微短剧虽然并不都是直接改编自网络文学,但诸多设定、元素和叙事原理都是网络文学中也已成熟的“套路”。《拜托了!别宠我》的“穿书”设定在网络连载小说《成何体统》中被运用到极致,发展为多人多维穿书;《长公主在上》的男女主反差人设也是这两年女频顶流作品的创意,如晋江红刺北的《将错就错》等。《念念无明》是近年微短剧的现象级作品。成衣坊老板娘司小念与清苦郎中晏无明喜结连理,看似一段寻常婚姻,实际上二人均是绝顶杀手,并分属对立的门派,由此产生种种戏剧性冲突。作品的主体架构类似好莱坞电影《史密斯夫妇》,但男女亲密关系的建构是典型的古装言情设定,男女主的帮派和任务来自武侠,联结夫妇二人的世子殿下是权谋类人物的侧影……

  也许不难看出,微短剧内容的此种特征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分不开关系。处在都市压力下的观众需要直接的情绪释放通道,或是在短暂的白日梦中象征性地缓解缺失性焦虑,上述“赘婿”“霸总”“虐文”等类型的网络文学由此兴起,而短视频则更直观、更集中地将这些“虐”“爽”“甜宠”元素放在一起。从“赘婿文”“霸总文”“虐文”到赘婿短剧、霸总短剧、虐文短剧,这其中有一脉相承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快节奏的网络文学成就了更快节奏的微短剧的生成。

  与它的网络文学资源相比,微短剧或许更注重故事纵深,但并不着力描述历史背景、人物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配角背后的性格逻辑),不细致描摹矛盾幽深的人物心理,也无意在细节上多做停留,而是在新奇人设、脑洞设定和高度戏剧化的剧情上下功夫。所以,在网络文学庞大的资源库中,微短剧有偏好性地挑选着自己的脚本。诸如快穿文、言情文、重生文、复仇文,环节干净紧凑的悬疑文、武侠文等,作为设定新奇但简单,人设特别但单纯,故事紧张又紧凑的网络文学作品,是适合微短剧改编或借鉴的主要类型。

  当然,微短剧并不意味着内容质量的下降,微短剧对网络文学内容的改编,较之普通时长的电视剧更能集中地呈现矛盾,凸显反转,有助于强化剧情的戏剧感。微短剧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普通时长电视剧容易出现的“注水”“拖沓”等问题。虽然网络文学的微短剧改编在很多时候更不可能完全呈现原著的情节和细节,但也许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原著精巧的故事结构。既有的网络文学为微短剧提供了内容的支撑,接下来网络文学原创内容的不断推陈出新,也将推动微短剧内容的更新和提升。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