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来源:北京晚报2022-11-27 10:28

  作者:晏雯

  50年前四月的一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陷入永久的沉睡之中。他的一生正如他留下的文字那样,“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至美至哀,沉浮于世间森罗万象,却描出一道道简洁生动的剪影。

  “懒”出的诺贝尔奖影响一代作家的日本文豪

  1968年12月10日,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评价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自此,川端康成作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东亚作家被人铭记。坐在颁奖现场的川端康成看上去十分平静。他身着传统的和式礼服,胸前饰有樱花图案,眼神自在通透。被问及获奖理由时,也只归功于作品所展现的古典元素,并未多提自己。

  生活中的川端则真实可爱,是当时日本文艺圈中的“社牛”,和众多作家、评论家关系甚密,时不时还组织大家一起打棒球。

  与挚友、同为一代文豪的三岛由纪夫做公开对谈时,川端笑称自己是个“拖延症”,凭借懒惰度日拿了奖。作品之所以常被评价为拥有“一种突然中止的美感”,很多时候确实是因为不想写了,一念之间就放下了笔。

  三岛由纪夫年轻时在致川端的信中写道:“(您的)作品把日本的心灵从黑暗深渊中拯救出来,为其注入阳光。”太宰治终其一生被川端拒之门外,却肯定了其文学上的独特性。诗人谷川俊太郎初读川端时评价他的小说“完全是感觉派的,不太喜欢”,再读才发现“川端康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看待事物本质的能力太强了”。

  川端作品不仅在日本引领一代审美风潮,也影响着华语写作。余华、莫言、王家卫等都直言曾被启发。余华将川端康成奉为“笼罩了自己最初三年写作生涯”的老师,并受其影响写出了经典之作《活着》。他这样评价道: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其他小说都是从生写到死,而在他笔下,死里面能够出现生。

  向死而生,在孤独与颓靡中绽放的物哀美学

  1899年,川端出生于日本大阪,家中开私人诊所,在当地颇有名望。然而在他两岁时,双亲先后因肺结核病亡故,其余家人也相继离世,直到十六岁时他亲手为祖父操办葬礼——这种被迫与至亲连连告别的失落感构成了川端文学的底色。他所描绘的对象越是空灵浪漫,其中渗透的悲凉越是挥之不去。

  上学时的一次温泉旅行中,川端邂逅了一位名为“千代”的艺伎,因为她对别人形容自己“是个好人呢”而念念不忘,后将此段经历写进了名作《伊豆的舞女》。他这样记录两人初次坦诚相对的场景:

  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扑哧一声笑了。她还是个孩子呢。

  可两人身份悬殊,懵懂的感情戛然而止。少年坐在回东京的船上,同路的陌生人问他是否遭遇了什么不幸,他只是回答道:“不,我刚同她离别了。”随后任凭泪泉涌流。

  《古都》中,一对孪生姐妹因收养家庭相差甚远,彼此思念却无法相认。姐姐站在清水寺舞台上俯瞰京都城灯光璀璨,感叹命运无常。

  获诺奖的三部中篇作品之一,也是川端作品中最知名的《雪国》,讲述了富家少爷岛村数次往返雪乡、与两位艺伎的纠葛。岛村所乘坐的列车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抵达异境。清脆的木屐声洒落山间石道,和服掩映着女人纯净的后颈,姑娘的眼睛同灯光重叠,就像在夕阳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

  然而一帧帧绝美定格的最后,少女从燃烧着的蚕房无声落下,落在刚蔓延开的火苗和死灰复燃的火苗之间:

  驹子发出疯狂的叫喊,岛村企图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汉子连推带搡地撞到一边去。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一切他人喜悲,仿佛都不曾在生命中留下痕迹。他欣赏美,却又下意识地逃离美;追求爱与被爱,却一生都被迫承受别离。因此有读者这样评价川端:读他的作品,仿佛每个故事都发生在漫天大雪里。

  爱欲深藏不露川端美学的另一面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的散文名句正是许多读者对川端的第一印象,也由此步步深入清寂的物哀美学世界。

  然而,在被称为“日本审美教科书”的《雪国》之外,川端的感官世界有更多侧面可供探索。

  以家庭为背景的小说《千只鹤》和《山音》中,就包含了这样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家人朝夕相处,看似亲密无间,实则深陷于伦理与欲望交织而成的漩涡内。川端将人心中难以言说的痴迷与爱恋具象化,揉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平静之中蕴含惊心动魄的张力。

  为纪念大师逝世50周年,新经典推出首套文库本经典套装,同时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套简体中文版川端康成作品集。《川端康成文集》一套九册,包含中长篇小说共6卷,此外特别收录100余篇鲜为人知的掌小说作品为3卷,全面涵盖大师40余年创作生涯。九册全部选用知名翻译家、学者叶渭渠、唐月梅译本,自上世纪70年代川端作品初次引进中国以来,经数十年不断打磨,广受盛赞。

  今日阅读川端康成作品,依然能获得别样的美学体验。(晏雯)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