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业剧:“普通人消失”及其后果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行业剧:“普通人消失”及其后果

来源:北京日报2022-12-02 09:19

  作者:胡 祥

  近年来,“普通人消失”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大现象。特别是一些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习惯将目光聚焦于鲜亮的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反映普通人真实生活的剧集却凤毛麟角。而近来的行业剧创作中,比如《大博弈》《谢谢你医生》《促醒者》这三部剧中也出现了“普通人”失踪的倾向,成为创作上的瑕疵之一,也影响了艺术的完整性和典型性。

  三部行业剧的创新值得肯定

  毋庸讳言,行业剧创作是国产剧的一个弱项。这类题材难就难在:必须要深入到行业实践场景中去,了解各种不同职业人群的真实状态,将专业性的行业知识与精巧的故事自然融合,不仅要有专业的硬核性,也要有艺术的柔软性。客观来说,《大博弈》《谢谢你医生》《促醒者》这三部剧,相比于以往的行业剧是有局部创新的,有些甚至是非常具有勇气的,值得肯定。

  比如《大博弈》关注的是重型机械制造国企如何从濒临破产的困难境地实现凤凰涅槃,以及在此之后又如何在资本市场通过股权争夺、上市融资等方式做强做大。它选取了地方性国企——北方机械厂,省级大型国企集团——汉重集团,以及大型投资性民营企业——宏远集团,以三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经济组织形态之间相互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改革,深刻描绘了重工行业如何转型升级的艰难路径,体现了重视实体经济的时代呼声。《谢谢你医生》最大的特点是以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为主要场景,串联起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病患故事,表现生命在面对重大疾病甚至死亡时的脆弱与无奈,也表现了在残酷病情下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可贵,在疾病、情感、人性、医德的复杂交织中描摹人间百态。《促醒者》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展现了中医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优势,改变了以往对中医“保守落后”的印象,用一个个鲜活的病例介绍了中医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特别是对中医一些西医难以取得成效的情况下如何缓解病症。在手法上也采用了悬疑+医疗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这部剧既有勇气也有野心。

  从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作品的题材和手法都是比较新颖的,有些作品的阵容还很强大,配备了多位老戏骨,本来应该取得不错的收视效果,甚至有的还可能成为爆款。但是从最终的播出效果来看,却是只有局部出彩,特别是在网络传播方面效果不佳,整体上显得平庸。原因有多方面,但是“普通人消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普通人消失”带来视野偏狭和故事悬浮

  行业剧本质上来说还是写人的艺术。行业是背景,人物是绝对主体。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了解一个行业的大概轮廓,为他们构建一个基本的故事场景就足够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聚焦于行业风云变幻中人物之间的戏剧故事。从行业发展实际和从业人员构成来看,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永远是最少数,中层其次,底层是绝大多数,是行业的主体。可以说,管理者和行业精英是最耀眼的,而普通人却是离观众最近的,以上三部作品,却没有给普通人留太多位置。

  《大博弈》中的三位主角分别是北方机械厂厂长孙和平,汉重集团董事长杨柳,他的妻子是信托公司的总经理,人称“秦老大”,还有亿万富豪——宏远集团董事长刘必定,这三位男主人公读书时就是汉江大学“三杰”,叱咤风云,人中精英。可以看出,全剧展现的是“成功者的舞台”。而孙和平如何带领北方机械厂的职工走出困境,特别是他当着全体职工的面砸坏了那些劣质发动机之后,开展了哪些自救活动?生产效益是如何提升的?那些工人是如何从车间开小卖部奋斗到成功上市的?剧中居然用一句“三年后”的字幕一笔带过,北方机械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普通职工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背景。

  再看《促醒者》《谢谢你医生》这两部医疗题材剧,剧中主角是海外留学归来、事业有成的精英。这两部剧最大的问题,是过于放大了年轻医生的作用,甚至是有些神话化。比如《促醒者》开篇,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们面对昏迷的患者手足无措,而主角韩西林却能轻松给出手术方案,结果还非常成功。《谢谢你医生》中男主角白术常常能做别人不敢做的高难度手术,为人恃才傲物,但拥有一众“小迷妹”护士崇拜……从常识来看,医生行业应该是一个依靠经验积累的行业,这两部剧中的主角年纪轻轻却医术高超,年长医生倒成为陪衬,多少有些不太符合现实。

  没有了普通人,影响了这三部作品的艺术完整性,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影响了真实性。比如说,《大博弈》的开篇就是孙和平在东南亚开拓市场时遇到了激烈的枪战,而他居然还能在枪林弹雨中淡定地向国内领导汇报情况,这看起来很新奇,实际上却是冲淡了这部国企改革电视剧应有的厚重感和真实感。对于《谢谢你医生》《促醒者》来说,主要角色都是年轻人,刻意在他们身上贴上精英、高冷、桀骜的人设,刻意显得“不普通”,一方面缺少对角色本身更加生活化的描写,另一方面也缺少了对周围普通医务工作人员的描写,走向了偶像化、悬浮化。比如《谢谢你医生》表现陈传书教授夫妇、老年医生夫妇相濡以沫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弹幕中不少人“刀到我”,但一路看下来,总觉得有些主题先行,患者的故事成为了主体,而医生却只是一个旁观者,有一些工具化。医生如何突破自己在职业、生活、情感方面的困境,医院不同行当的人物有什么特点?这方面表现却比较少。尤其是煽情的故事过多,两部剧中有些故事且有雷同,会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概言之,因为缺少普通人带来的烟火气和丰润的情感作坚实基底,人物如生拔出来一般,略显得尖锐而不自然,影响了观感。

  普通人应在行业剧中有一席之地

  指出这三部行业剧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它们在艺术上的创新与成功之处,而是客观反映它们共同存在的突出问题,且这个问题有可能成为一种创作趋势,需要引起关注。普通人在行业剧中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在于创作者没有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创作者是否真的深入了行业,真正了解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观众都能从剧中一目了然。

  事实上,以普通人的视角来描绘大时代、展现大变革,是当下影视剧创作的一种趋势。普通人最大的优势是能瞬间产生代入感,从他们身上发现自己周遭生活的相同之处,让观众的情感节奏与人物同频共振,从而产生共鸣。当然,不一定所有的影视剧创作都要以普通人为视角,宏大叙事当然少不了英雄人物。对行业剧来说,表现行业精英是增强戏剧冲突、增加剧集可看性的必要手段,但作为行业的绝大多数主体,普通人应该有一席之地。从近年相对成功的行业剧创作来看,国产行业剧应该进行本土化创作,形成自己的模式。比如说《理想之城》,讲的是一名普通的女建筑造价师如何从只能坐在厕所前办公的小角色,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行业翘楚的过程,剧中里里外外、各个工种都有真实展现。比如《麓山之歌》里既有企业高层、技术精英,但也塑造了金燕子这样普通女工的典型形象。还比如《三悦有了新工作》中,三悦就是一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剧中非常真实展现了殡仪馆从上到下各工种的日常。近期的医疗题材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中的女主角心脏外科主任唐佳瑜,同样是一名归国的医术精英,但是她不刻意高冷,也不炫耀自己的专业技能,让人看到普通医生的影子。

  说到底,行业剧的创作首先是要建立在“真实”二字之上。作为现实题材的典型代表,就要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既要有行业精英的典型,同时也要有普通人群的典型。如果只是少数人的典型,那就缺少真正的代表性,就不是真正的全面的现实主义。行业剧吸引观众的最终还是主角本身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精神,是主角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创作者若从大多数的普通人中提炼典型,以普通人的故事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观众就更能认同和接受剧中的行业人物,更好地了解行业——这也是行业剧创作的意义所在。(胡祥)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