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踏雪沽酒图》中的淡泊情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踏雪沽酒图》中的淡泊情怀

来源:海南日报2022-12-05 09:20

  作者:郑学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古人把饮酒作为一种驱寒的方法。清代画家王翚的《踏雪沽酒图》,描绘的是山高林深、银装素裹的壮丽冬景,讲述的是打酒买鱼、寒夜饮酒的故事,而表达的却是恬淡寡欲、高风峻节的士子情怀。

  王翚《踏雪沽酒图》。 资料图

  画面上暮色沉沉,雪山皑皑,寒林寂寂,一派粉妆玉砌的江南景色。渔人早归,宿雁低飞,一片静谧。在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主人遣童沽酒,江边买鱼,或是家中来友,置酒待客;抑或漫漫冬夜,拥炉自斟。画面结构严谨,苍茫浑厚,山谷中一条溪水从远方流来,蜿蜒曲折,将画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一桥飞架连接两岸。群山逶迤,寒林萧瑟,庙宇、房舍、店铺、渔船穿插其间,错落有致。渔船登门送货,岸边仆从打伞前行,尽管人物很小,但其神情形态具体生动,透露着生活气息,连同奋飞的雁阵为寂静的雪山寒林增添了勃勃生机。

  作者王翚(1632年—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祖上五世皆善画。王翚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绘画,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门临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得到王鉴、王时敏的提携和悉心栽培,王翚的画艺骤进,声名鹊起。其绘画以山水为主,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所谓“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六家”。康熙三十年(1691年),60岁的王翚由其画学弟子、时任兵部左侍郎的宋骏业推荐,以布衣应诏供奉内廷,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三年完成,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后人称为“虞山派”。

  《踏雪沽酒图》作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这时王翚已是名满天下,也是其创作的高峰期,登门求画者络绎不绝,所以其作品多为应酬急就之作,难免粗制滥造,还出现了不少代笔画。而此作却是其用心之作,堪称精品,且赠予至交“颛翁老先生”,即王掞。

  王掞(1645年—1728年),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西田主人,江苏太仓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族中名士辈出。他于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及第,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其父亲即王翚之师、太常寺少卿王时敏。由于家庭熏陶,王掞工诗,偶作画,秀逸不群。王掞时年54岁,而王翚比其年长13岁,却仍以“老先生”谓之,可见对其敬重有加,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在王掞50寿辰时,王翚曾仿《董巨嵩岳图》相赠祝贺。在王翚离京时,王掞也专制画箑为其赠行。

  在中国文化中,飘飘洒洒的雪花不仅是一种天气现象,还是诗意和情怀,常被比喻冰清玉洁,文人雅士常咏雪言志。《踏雪沽酒图》所体现的不仅是王翚的高超技法,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文人情怀。题识曰:“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荀鹤与友人在残冬之时游览潇湘时所作的一首清逸之作,生动地描写了湘江冬景和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诗人胸怀的淡泊与高远。(郑学富)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