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德寿宫八百年》:时光深处的风雅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德寿宫八百年》:时光深处的风雅宋

来源:海南日报2023-02-06 09:40

  作者:李 晋

  2022年11月22日,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对外试开放,近千名参观者早早来到门口,想一睹800年前的宋韵。而在德寿宫开放前夕出版的《德寿宫八百年》一书,也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作者周华诚名为写史,实际涉及了由南宋贯穿到当代的经济、文化、艺术、哲学等多领域的知识。

  《德寿宫八百年》 作者:周华诚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时间:2022年10月

  德寿宫原为南宋宰相秦桧的旧第,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1162年,宋高宗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经过宋孝宗等人的建设经营,德寿宫成为构建精致、别具匠心、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皇家园林,被时人誉为“真是瑶台第一重”,德寿宫后在南宋末期毁于战火,但好在有文博考古人士及周华诚这样的写作者,它才不至于湮没世间。

  远去的历史是静默的,它没有清晰的答案呈现,只是提供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线索。在德寿宫的遗址上,出土了几十万的瓷片,周华诚捡拾起一块又一块的瓷片,从它类似玉质般粉青、灰青的色泽上,看到当时的清空、平淡的审美,这与宋词、宋山水画的风格如出一辙,这素雅的色彩里,承载了宋人的生活理想、人格追求、艺术标准,正是这“清”,才造就了生命的丰腴。

  德寿宫曾有着怎样的故事?周华诚结合文献及现场考古,还原南宋帝王将相、士民百姓的生活情景,着重写了宫廷生活中的花、茶、酒、食等雅事。在《泛索记》章节中,周华诚说退居的宋高宗赵构喜欢“点泛索”,这“泛索”就是现在的外卖,比如在一次与宋孝宗、史浩等人赏梅饮酒时,赵构点了李婆婆的杂菜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等。本是市井小吃的“宋嫂鱼羹”,也因赵构的品尝而名声大振。这似乎颠覆了我们印象里的认知,帝王用膳不是御厨做的吗?用餐前不需要侍从品尝以防被投毒吗?从南宋皇帝“与民同食”的行为,能看出当时杭州餐饮业的繁荣及宫廷的开放之风。

  《德寿宫八百年》里有考古,也有新建,周华诚如实记录了德寿宫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恢复展示过程中的一些幕后花絮。能感受到在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整个团队全力地保存了德寿宫原有的风貌,包括原址中存有的各种历史信息,基本上使之成为了一个古今对话的平台。

  历史不光是前人演绎,也需要今人来书写。《德寿宫八百年》如多棱镜一样,在将800年前的风雅宋向我们温情展示的同时,温馨地提醒我们:德寿宫与这方土地骨脉相连,延绵不息,它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李晋)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