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读《晋书》:正史为何偏爱猎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重读《晋书》:正史为何偏爱猎奇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2-13 17:08

  作者:黄西蒙

  官修史书向来给人严肃乃至古板的印象,但记载两晋历史的《晋书》却存在不少猎奇的内容,让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周围萦绕着神秘的气氛。

  一些奇闻异事集中记载于《晋书·五行志》,古人习惯于将自然灾害当成上天的警示,与人间的祸乱结合起来。比如,关于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晋书》上有这段记载:

  “永宁元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二旱。是年春,三王讨赵王伦,六旬之中数十战,死者十余万人。”

  西晋永宁年间,司马伦篡夺皇位,将“白痴皇帝”司马衷奉为太上皇,但他的篡权行为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各路大军纷纷声讨司马伦,战事更加激烈。受到战乱波及最大的,还是可怜的老百姓,当时祸不单行,全国多个州都出现了大旱。实际上,战乱往往伴随着天灾,而灾荒又加剧了人间的苦难。连年大旱的记录,在《晋书》中也有记载:

  “义熙四年冬,不雨。六年九月,不雨。八年十月,不雨。九年,秋冬不雨。十年九月,旱。十二月又旱,井渎多竭。是时军役烦兴。”

  另外,《晋书》有记载,三国时期的东吴永安年间,突然出现一个奇怪的小孩,他跟其他人都长得不一样,说的话也让人匪夷所思:“司马氏将一统天下”。别人问起他来自何处,这小孩却说:“我不是人类,而是荧惑星人。”话音刚落,他就腾空而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后来司马氏果然一统三国,验证了这荧惑星人的预言。这个故事曾出现在干宝《搜神记》中,本来是怪力乱神之事,却被记入正史《晋书》,实在让人费解。

  还有动物通灵现象,在其他的魏晋典籍中也出现过。在《世说新语》里,曾记载桓温伐蜀时遇到的一个怪事:当时桓温带领船队,来到三峡时,有人捕获了一只小猴子,但母猴沿着江岸一直痛苦地哀鸣,跟着船队走了百余里都不离开。后来这母猴跳上船,立刻就气绝身亡了。桓温命人剖开母猴的肚子,发现其肠子都一寸寸地断掉了。这猿猴已然通了灵性,桓温本来就是性情中人,见到这番场景,便在大怒之下,罢黜了那个捕获小猴子的人。

  《晋书》甚至还记录了双性人的故事。双性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古人并不懂这些,只觉得这是怪异之事,还把这跟混乱的社会风气结合起来。其实,上面这些奇闻异事,并非只出现在魏晋时期,作为罕见的人体现象,它们存在于人类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中。只是古人不具备现代医学知识,更不懂基因突变的原理,见到稀罕的东西,便要诉诸于怪力乱神之事。

  其实,不只是《五行志》中,《晋书》在记述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中,也不时夹杂着一些怪异之事。与极其简洁的《三国志》不同,《晋书》叙事比较繁琐,而且将那些本来属于文人笔记、民间志怪的内容,也放在了史书里。从正史的严肃性来说,《晋书》记录如此多的古怪现象,却是有些离谱。其他官修史书,基本上不会记录这些。但如果从魏晋时期的文化观念与社会风俗来看,这些内容正是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折射。

  当时不论是帝王还是百姓,大多都信鬼怪之事,浓郁的宗教氛围,也让死而复生、植物通灵、动物异变之类的事,有了广泛的社会传播与充分的民众接受度。两晋南北朝是个很特殊的时代,一方面是连年战乱,除了南方在某些时期相对安定,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各地统治者打来打去,而频繁出现的天灾又加剧了民众的苦难,农民颗粒无收,只能背井离乡,成为大地主的附庸,而大量老百姓只能沦为流民,艰难度日。另一方面,很多人只能在宗教塑造的精神世界里寻求灵魂的慰藉,很多人都相信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当时的人来说,灵异之事绝非趣味谈资,而是真正相信的东西,是面对现实苦难时不得不依赖的精神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讲,《晋书》中存在大量神秘叙事,也是对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真实反映。后人阅读其中的奇闻异事,或许看到的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却往往忽视其背后的现实困顿与无奈。史书既是对一个时代真实历史的记录,也折射其时代的精神症候,后人研读古代史书,也不能只看其中的故事,还需思考这些故事何以出现,揣摩叙事背后的写作思维,在研究史料来源的同时,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

  从历史写作的角度看,《晋书》是唐朝初年房玄龄等贞观文人在短短两年间修撰好的,不仅时间短,写作对象也是几百年前的往事了。两晋南北朝战乱频仍,很多割据政权虽然有自己的官修史书,但大多在战火中亡佚了。民间记录虽然也有一些,但权威性不足,且存在大量怪力乱神之说。房玄龄等人只能以南齐学者臧荣绪写的《晋书》为蓝本,结合其他零散在各处的资料,拼凑成一本官修《晋书》。这其中难免就有大量语焉不详、自我矛盾乃至志怪小说的内容,虽然读起来比较有趣,但也消解了史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很难说《晋书》是最好的晋史作品,但在古代的历史写作话语体系里,官方定调决定一切。因为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的作品,还给一些篇章写了评语,加上《晋书》之外的典籍大多不成体系,后世只好以《晋书》为正典,它也得以进入二十四史的经典序列。(黄西蒙)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