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一 木
近日,一档全新的人文漫谈节目《文学馆之夜》进入公众视野。节目第一季共七期,戴锦华、贾樟柯、刘震云、李洱、梁晓声、李诞、双雪涛等作家、艺术家、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相聚,致力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有文学的人生”。第一期关于故乡主题的漫谈播放量已经超过800万。
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攒局”的《文学馆之夜》,打出“顶级漫谈节目”旗号,应该没有太多人反对。事实上,近年来,文化类综艺正在成为各平台拓展长视频和内容生态广度、深度的新“蓝海”。最近的就有今日头条、京东参与的纪实类阅读节目《我在岛屿读书》。节目组在海南分界洲岛打造了一间面朝大海的“分界书屋”,作家余华、苏童、西川和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常驻主理人,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等一众嘉宾陆续来访,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我在岛屿读书》豆瓣评分高达9.1,有网友说,这不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另一条高赞短评这样感叹:为一群作家搞个真人秀,怎么现在才有人想起来?
文学类节目的吸引力在哪儿?用“分界书屋”主理人之一苏童的话来说,过去,“作家是藏在文字背后的影子”。他拿好友余华调侃,看过《活着》的人从节目里发现余华其实是这样一个人,应该会感到一种“喜悦的崩溃”。这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文学类节目的天然吸引力来源,那就是读者对藏在作品背后的作家的好奇窥探和鲜活的人的魅力。余华“亦庄亦谐”,苏童“活泼感性”,善于聆听的西川让观众看到了“带点笨拙的真诚”,加上嘉宾信手拈来的文坛往事,难怪有中文系学生说,看节目就像用一种立体的方式翻开了当代文学史。
《文学馆之夜》总监制杨瑞春则把节目比作“一个理想的文化客厅”,有趣的灵魂在这里彼此相遇、互相激发。无论是书屋还是客厅,预设的场景都为节目圈出了特定的气质。不同于一般综艺强调冲突、常要“制造”戏剧效果,文学类节目大多没有特意设置的环节和任务,围坐闲谈是最常见的形式。有网友这么说:虽然他们只是聊天,但我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看过的综艺、刷过的视频。还有人觉得,文学类节目“很适合当作背景音”。
从2015年河南卫视推出“文学真人秀”《文学英雄》,到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文学的日常》和文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文学馆之夜》等,当文学与新的传播渠道结合,“藏在文字背后的影子”有了更多直面读者的机会。去年9月,《收获》杂志在微信视频号推出名为“无界文学夜”的文学漫谈节目,老牌文学杂志第一次通过手机竖屏形式与大众见面,4个小时的“无界文学夜”吸引了232万人次观看、110万次点赞。
当然,文学类节目不能止于线下作家见面会的移植与复刻,能否利用新的思维和平台打开文学的边界,是此类节目克服重复、走更远路的关键——不仅是让作家和创作变得能为观众所见,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人感知到文学和阅读可以让生活更美好、让心灵更丰盈,而非浅尝辄止的“热闹”。
“不要看到有作家参与的节目就打高分”,观众直言不讳的评论,实则对文化类综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文学家和文学机构走出“阁楼”是第一步,文学类节目的更进一步就要与生活产生更多连接,让文学活动能够在大众精神生活中发挥更积极、更充分、更热烈的作用,“圈粉”过去可能并非文学受众的群体。正如李敬泽所说,“我们在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但其实一切都与文学有关”,对这一关系的揭示,可能就是文学类节目所要抵达的终极。(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