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俊珺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存世年代最久远的山水画。
展子虔堪称青绿山水画的鼻祖。据历史记载,他的画作在北宋时存有20件,如今《游春图》已成他的存世孤品。
《游春图》的画幅虽不大,所描绘的春日场景却非常开阔:早春的湖面游船随波轻荡,两岸游人三五成群,或骑马或步行,青山绿树,小桥隐寺,无不精彩。
这幅作品的布局十分巧妙,右上部分绘有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数峰迭起,右下部绘有土坡,低坡丛树,山路逶迤,既为崇山峻岭的下段延伸,又作为铺垫,使全图具有一种稳重感。左下部则绘一低峦小山,与右上边山脉遥相呼应,形成对比。
整幅画呈现三角形构图,左下的河岸、右上的山峦、右下的水洲都是三角形。若将散落其中的人物连成线,似乎也是个三角形。画面中共有五组人物,右下角有两人在骑马,水中有一船,船中人在惬意聊天。对岸的白衣人和随从起到平衡整个画面的作用。
《游春图》显然已经摆脱了魏晋时期绘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窘态。与后世山水画相比,虽然仍显几分稚拙,却已经有了咫尺千里的胸襟。展子虔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恰当配以殿阁舟桥,并开始注意客观物象之间的远近、高低、大小的关系,以及深度、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处理。他笔下的山水画较为合乎现实生活的格局,这也正是隋朝山水画的特有表现形式。
这幅集厚重的历史价值与精巧的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山水画作品,受到后人的追捧和喜爱。自581年问世以来,《游春图》历经风雨,辗转流传,几度收归皇宫,又几度流落民间。
《宣和画谱》有评语曰:“展子虔画台阁,与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宋徽宗对《游春图》的喜爱表现在画卷首的隔水处,他亲自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笔势劲逸,有画龙点睛之效。乾隆对展子虔的《游春图》也喜爱有加,他在画的左上部题诗“湖光山色天然句,不用奚童负锦囊”,并命人将《游春图》收录于《石渠宝笈》。清末,溥仪将此画携至长春后又散出民间。近代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为这幅画不惜变卖家资购藏,才使得这件国宝能够完好无损地重入故宫。(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