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时代哪些小事悄然消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网络时代哪些小事悄然消失

来源:北京晚报2023-03-11 10:50

  作者:马珂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如此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矩阵,在给广大网民的方方面面带来方便快捷之时,也对大家熟悉的某些事物产生了一系列颠覆性影响。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改变,某些生活方式与事物在网络席卷下悄然消失。

  《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系统梳理和回顾了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诸多行为习惯和事物,力图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留住网民的集体记忆。

  该书由《纽约时报书评》主编、周更播客节目《图书评论》主持人帕梅拉·保罗所著,帕梅拉·保罗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其《至少还有书》《枕边书》《做父母》等著作深受读者欢迎。

  通读《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感受最深的是话题热门、时代气息浓郁、文字生动优美、语言机智幽默。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对逝去事物的简单盘点,而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回忆。像一种怀念、一种温习,而且不乏风趣诙谐的表述,给读者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和亲切感。

  诚然,无处不在的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方方面面。在商场、餐厅、休息室,只要有人的地方,你随时都能看见专注于手机屏幕的人。于是,无聊、孤独、耐心等行为方式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在书中开篇的《无聊》中,作者这样描述:“还记得无聊吗?当你堵在路上,电台也没什么好听的节目,而时间还在流逝,无聊就会缠绕着你。不过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无聊已不复存在,空虚早被网络取代。”

  还有诸如迷路、丢票等,也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过去式。手机导航能告诉你任何要去的地方,车票、机票、船票及球赛、演唱会门票等,也都实现了电子票储存在了你的手机里,想丢都丢不了。

  书中还记录了许多曾给网民留下深刻印象的集体记忆。名片夹、支票簿、电话号码簿、记事本、剪贴本、明信片、书信等,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与人们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东西。在《记事本》中,作者将过去和现在做了比对:互联网时代尚未来临之前,记事本一旦丢失,随着本子一起丢掉的还有全部的议程安排,包括当天要做的事情,以及下班后去喝一杯咖啡的邀约。当然,这种令人遗憾的事情如今已经有了圆满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利用各种电子私人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更新自己的日程,也可以和伴侣分享购物清单,还可以同步并且无缝整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安排。

  几年前,煲电话粥还是女性朋友们的一大爱好。空闲的时候,拨通闺蜜或友人的电话东拉西扯,一直聊到手酸脖子疼还意犹未尽。网络时代的今天,煲电话粥已在不知不觉中被语音聊天和视频通话所取代。用支架架起手机或平板,就能随心所欲地通过语音或视频与人沟通,方便快捷,仿若置身其中。

  书中还不失诸多生动风趣的描写。在《丑照片》中,作者写道:“在一键式柯达盛行的年代,大部分照片,只要是不讨喜的、不聚焦的、意外拍下的、过度曝光的,以及上面每个人都像害虫一样长了红眼的,都不值得保留下来。因为在拍摄的时候,你不知道一旦按下那个小按钮,你将会得到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一直要等到去照相馆冲洗出来,才会知道最后的结果。而糟糕的是,当时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尤其是拍摄婚礼或派对,一旦失误,就无法弥补。数码相机的应用,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仅能随时拍摄随时查看,还有各式各样的修图工具和辅助功能,可以裁剪、可以补光,可以美白美颜美瞳、可以除皱祛斑瘦脸,可以调对比度加滤镜,可以精修局部和去掉多余画面。在互联网时代,丑照片已消失殆尽。”

  《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是一本装满记忆碎片的怀旧手册,作者从日常层面切入,巧妙地将怀旧、幽默和入木三分的洞察力结合起来,对现代生活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审视与反思。

  尽管在《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一书中所提及的诸多事物,已经渐渐消失在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但无论对于有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停下脚步,让记忆转身,都能找到一份亲切与快乐。(马珂)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