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触摸东北工业景观的时代脉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触摸东北工业景观的时代脉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3-16 09:13

  作者:于 洋

  时代与地域、个体与家国、社会与文化,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深刻影响艺术创作的重要范畴。东北地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时代现场,是两个充满张力又相互关联的个案。在信息更迭、媒介多元的后工业时代,东北地域文化将呈现出怎样的反应与状态?历史与当下将会如何衔接?以造型艺术和视觉图像的媒介,如何呈现东北工业主题独特的力度、深度、厚度与温度?这些都是今天亟待探研的课题。

  钢水·汗水(油画) 广廷渤

  日前,由沈阳大学主办、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美术馆举行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即富于针对性地指向了这些课题的焦点内容。该展览以艺术史与社会史的双重视角,通过作品和文献的形式汇集展出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表现东北工业主题的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摄影等多种类型美术作品100余件,其中既有古元、宗其香、李斛等近现代美术史名师大家的作品,也有宋惠民、广廷渤、赵大钧、吴云华、赵世杰、王岩、韦尔申、刘小东、王家增、崔国泰、王建国、张峻明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家近作,还有诸多东北籍中青年画家的新人新作。展览作品以展现东北地区各个时期的工业景观、工人形象、生产场景为题材,以艺术家的个体视角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历史变迁,再现了几代东北人劳作奋斗的青春记忆,更显现了新时代东北地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

  作为一次展现“大东北”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巡展,该展在长沙、西安、沈阳、北京等南北各地举办,都引起了各界观众的密切关注和好评。巡展对于整合和盘活东北地域文化资源,向全国展示东北当代文化精神特质,表达当下东北民众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勇气与决心,以及运用视觉艺术语言展现工业景观的题材内容,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为备受关注的美术现象,东北工业题材美术创作素来兼具表现性和写实性的风格特质。改革开放以来,受到本土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的双重影响,东北地域涌现出诸多以表现主义或写实主义艺术语言,抒发主观情感和地域性格的优秀画家。在长期的创作探索中,他们不断突破西方表现性绘画的语言范式,将当代中国的审美追求与历史沉思内化于创作表现,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与中国气质的叙事性艺术语言。同时在西方当代艺术观念的冲击之下,他们又守持着一份难得的文化自觉,无论是写实绘画的求真意志,还是表现性、写意性绘画的情感表达,都彰显着东北地域的深厚文化和丰富底蕴。

  回顾历史,曾经的磨砺、醇厚的人文情怀赋予这片土地深邃的情感与勃发的生命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作为国家的工业摇篮,孕育了振奋人心的大庆精神、鞍钢精神,更有汽车工业的“共和国长子”“一汽”等国有大型工业集团,大力支援了国家建设,展现了新中国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在画家们笔下的经典意象中,“汗水”化作“钢水”,油彩丹青翻腾着“乌金滚滚”。他们用笔墨展现“大庆工人无冬天”的壮志豪情,展现技术革命年代“电缆工人攻尖端”的不凡事迹。

  艺术家们围绕着东北工业题材绘画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课题,进行了形式语言的实践和精神诉求的探研。他们以跃动的笔触、厚重的色块,构建中国本土风景,呈现工业景观与现代都市题材美术创作的气魄与特色,并以此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样式。无论面对宏阔的社会风景、开阔的工业厂房,还是热烈的劳动场景、奋力生产的工人群像,他们从形色光影的变幻中捕捉源自灵魂的悸动,并在观察的整体性和视觉的开放性层面,实现了自我风格的完满。显然,这种痛快淋漓、直抒胸臆的情感抒发,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某种特殊的酣畅与鲜活,也使他们的创作更为强调纯正的绘画性与感触的直接性,享受作画过程的痛快淋漓与一气呵成,同时兼顾构图、色彩与画面的时代气息。

  在冷峻而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当现代工业文明逢遇热烈而厚重的黑土地,将会迸发出怎样激越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当这些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犹如精神与时间的凝固定格,它们已然超越了视觉艺术本身,成为生命力的抒怀路径,是以视觉方式沉淀与思考的结晶。面对东北工业主题美术创作的视觉意象,面对这些画面所呈现的力度与诗情,我们会更加真切地触摸到黑土地那温热厚重的时代脉搏。

  (作者系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