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环境式舞剧《云梦泽》:用肢体情绪重新转译屈子形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环境式舞剧《云梦泽》:用肢体情绪重新转译屈子形象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0 09:31

  作者:群 山

  《云梦泽》是山眠剧场推出的环境式沉浸舞剧,脱胎于历史人物屈原的生平故事,以现代舞的形式展现了屈原的激荡一生与壮阔情怀,通过解构手法重塑经典人物形象,兼有视觉美感与思想内涵。

环境式舞剧《云梦泽》:用肢体情绪重新转译屈子形象

图为舞剧《云梦泽》剧照

  《云梦泽》的小剧场是主创团队专为该剧打造的沉浸式空间,观众步入其中即走进了这片梦幻之境,头顶楚国梁柱,脚踩芳草萋萋,身侧树影斑驳,鸟鸣阵阵。沉浸式体验不仅打破了观演界限,让观众全情投入舞者的表演,更能参与其中,与演员互动,仿佛自己也成了戏剧中的一员,与屈子、云神和食梦兽一同生活在这场大梦之中。

  左顾大地,复问人神

  故事以屈子抱石沉水,云神和食梦兽各持伞与竹简展开,以总分结构叙述屈子的经历:“伞”隐喻着荫蔽人民的责任,“竹简”代表屈原的文学成就,它们作为道具和意象在舞台上共同构造了世俗意义上屈子的价值,即“爱国者”与“诗人”两个角色。屈子半因流放半因宿命,踏入这片如梦的秘境,在其中吟诗作画、踏水而舞,与云神琴歌相和,与食梦兽嬉笑同游,这一部分展现了他生命中最为无忧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他在卜卦中已然看到楚国深陷泥泞,人民如蹈水火,灯光与舞美陡然变化,以“噩梦”的形式一起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当刻的艰难抉择。最终,屈原毅然下定决心挣脱幻梦,回到深爱的人间故土中。

  这段内容的主题是“回应宿命”。古代出身贵族,自身又富有才学的人,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国责任感,这也成为了屈原人生观的核心。他生来被赋予美好的品德,又通过后天的修身加以雕琢,促使屈子青年时代便身居高位、心系民生。他胸中从来没有收起过那把大伞,全然拥抱了上天赋予的责任,这是他认为应该接受的“宿命”。但他亦有不愿接受的命运,正如在云梦泽的场景里,一场无瑕的大梦企图把他留在诗境,而在《离骚》中屈子也曾寻找过遁入仙界的契机,艺术表现与历史文本相同的是不同的屈子都选择了在美好梦境的门外徘徊慨叹,但最终都没有进去。

  屈子遇到了一神一兽,能够让他成仙,《离骚》如果结束在这里会是一种悲极而乐的惊喜,在世间追求世俗之乐不得就羽化登仙,忘却世情得到解脱。然而其结尾的最伟大之处恰恰是屈原人性上的复杂,就像在舞台上演员用肢体的张力呈现出来的一样,驾车的马突然踌躇不前,诗人发现自己与马一样,留恋故土是无法去往仙境的,又遭到故国贬黜,无可奈何地失落于夹缝中,想回回不去,想去仙境又留恋,得神而弃,最后只能自尽殉道。故而演出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展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找出了其中一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人心比肩神性的伟大。

  右观历史,再问人道

  第二部分演出把舞台假定的时间移回了现在,以更加当代的艺术形式和间离的表现手法,回到了观众身处的时空,“屈原”的表现形式宛如一个当代社会的普通人。观众不再被拉入故事当中,而是回到了旁观的视角,仅仅是观看屈子面对生老病死、爱憎离别、义友背弃和人事无常的局外人,直面他内心的迷惘彷徨和怀疑困惑。

  屈子历经苦难的过程也代表了观众对历史的回望。如果说神灵香草、诸侯纵横的世界难免使人无法代入,而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是人存于世不可逃脱的必经之路。剧中,屈子被象征“物质基础”的陀螺托起,又受到它的压迫,现实世界的意象被不断加诸于身又飞速消逝,他单薄的身躯仿佛即将消逝于时代的洪流。令人感动的是,他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所回答:“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段内容的主题是:“回应现实”。

  他有一首《渔父》,借渔父之口自问:“何不跟随着世道一起变化呢?既然世人都浑浊,那就一起搅泥水、扬浊波;既然世人都迷醉,那就一起吃酒糟、喝大酒,您又何必想太多,还自命清高,让自己落个放逐下场”。他回答:“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即使有天命加身,他仍是一介凡人,对俗世的冲荡毫无转圜之力。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不得久立,是身如焰,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对屈子作为“人”而非历史典型的苦闷书写。

  仰观苍穹,大问宇宙

  第三部分“屈子”再次回到了浩渺的云梦泽之中。相较于第一幕舞台,这部分的场景更具未来科幻感,通过VR技术、绚丽灯光等展现屈原在天体之间遨游,对长天发问。演员的肢体表演也变得更加写意,集中展现了屈原《天问》一诗中对于“混沌天体”“日月星辰”“地理形成”“鸟兽草木”等天地万物的追问与思考。“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他想知道很久以前,人类刚诞生的时候,是谁创造了文字,教我们说话,假设天地最初是一团混沌,该怎样考证?

  周文化是秩序的,有格律的,理性分析的,而以他为代表的楚文化本质就富有浪漫、随机与灵动,屈原正是这种楚地浪漫精神的集大成者。仰观苍穹,这种态度是他历经苦痛后,获得了对世界的真实体悟后才产生的。经历了天界与人间,告别了天命与现实的纠缠,他比以前更了解笼括一切的“时间”的影响,然而,“我”,“我的存在”,如何屹立于时光之流中呢?

  所以全剧最后的命题是:“回应内心”。在无主的宇宙中,他好像终于成了时间和空间的主人。对今日的数学哲学家而言,永恒与其说是一无终止的时间长度,不如说是一种最完全的片刻。诗人此刻走出云梦泽与人世间,内心构建的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叠,内心追求与现实纠葛达成平衡,终于在星辰间找到了可以安身的位置。

  行至此处,观众已经可以通过极具流动性的肢体表现和颇有现代感的舞台处理全然理解屈子的选择。屈子的灵魂在宇宙中找到了栖身之所,又因他的存在,不可见的遥远之地得以染上梦幻缥缈的柔光。是多情的人成就了无情的宇宙,当他徜徉在这片奇境,端详悬浮在周身的轻光时,也许会慨叹来时的坎坷辛苦,但从未停下问天、问地、问宇宙的变化、问人类的命运,永远选择以恒久的执着,换取内心的安然。

  全剧着眼于屈子的人格魅力与存亡困境,看到一双洞观天地的慧眼被世事蒙尘之时,他如何、为何选择。在表现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在战国时期、现代社会和未来的宇宙之中演绎屈子对“宿命”“现实”与“内心”的回应,以极致的肢体情绪塑造出屈子的诗性哲学,于诗歌的想象中造就一个超越性的真善美的境界。当我们今日又踏进《云梦泽》的剧场,举目四望,草木欣欣,似见故人,若有忽然澄心自通的一刻,应是屈子踏月而来,一身骄傲如当年。

  (作者系剧评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