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迷雾剧场第三年:让悬疑剧向深度和广度开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迷雾剧场第三年:让悬疑剧向深度和广度开掘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3-21 10:36

  作者:杨文杰 满 羿

  3月16日,爱奇艺迷雾剧场上新《回响》,讲述的是一起刑侦案件与一场家庭婚变双线交叠的悬疑故事:一位年轻女性被害,多名犯罪嫌疑人次第浮现,负责这起案件的女警冉咚咚,在调查中偶然发现丈夫的秘密,“案件线”与“感情线”相互缠绕形成“回响”。

  《回响》体现迷雾出品“标配”

  对于市场来说,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敲门砖”自然是冯小刚导演首次执导悬疑短剧集,且主创团队中的摄影指导赵小丁、美术指导王竞,曾分别荣获多项奖项;演员方面,在《人世间》受到观众喜爱的“蓉光CP”——宋佳、王阳再度联手,更有张国立、徐帆、张嘉益、黄轩等加盟,共同演绎这一场现实与心理纠缠的故事。但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轴来审视,你会发现剧集、电影创作融合+大咖主创云集+社会现实+人性拷问等元素,早已悄然成为迷雾剧场“出品”的标配。

  经过三年12部作品培育,“迷雾”作为类型剧剧场已经潜移默化升级了犯罪悬疑这个曾经的小众化题材,不仅持续输出《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谁是凶手》《平原上的摩西》等高水准作品,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一流的创作者愿意在这里创新和引领行业内容,观众在这里可以期待足够多种样态和可能性的作品。

  “迷雾”作品具有更深开掘的潜力

  今年迷雾剧场回归的第一部作品《回来的女儿》,就是非常有小镇生活代入感的家庭+悬疑组合,不仅剧中“廖穗芳”给人的印象堪比爬山的“张东升”,“散装一家人”的家庭关系更加耐人寻味。与此同时,真实还原上世纪八十年代岭南小镇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与罪案发生的隐秘联系,这些漫不经心的“闲笔”同样让人不寒而栗。

  紧随其后上线的《平原上的摩西》,6集迷你剧形态,更像是一部超长电影,不疾不徐地展现出儿时青梅竹马的一对年轻人在父辈的变故中走散,重逢时却意识到彼此都曾是旧案的参与者的过程。这部作品在描摹案件侦办过程的同时,也跟随男主的视角探寻少年成长和时代生活印记,给予人们一种时代怀旧感。

  这些作品并非只是用“不断有人离开”“真相不断反转”给观众带来强刺激和“爽感”,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悬疑”,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探讨情感、人性和社会问题,使得剧集有了更加向深度和广度开掘的潜力。

  拨开“迷雾”是创新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至今走过三年,从第一季惊艳亮相到如今沉稳回归,它已经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大IP。这背后是剧场不断进行的创新尝试。

  影视制片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创新行业,然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必然要几经波折,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向。这三年来,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始终不变的就是创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以“悬疑”为主线的不断尝试之中,从风格,到题材,到叙事,到思想。

  从迷雾剧场第一年爆款作品不断出圈,到第三年《回响》等多部作品再创悬疑新思路,在“悬疑”这个大类型下,没有一部剧的叙事模式和风格是完全重复前者的,但是这些剧整体上又有着鲜明的“迷雾”的风格烙印。从产品的角度说,迷雾剧场作为一个爱奇艺的产品,在这个IP之下,所有的作品都实现了风格样式的“和而不同”。而这恰恰是迷雾剧场继续走下去的最大资本。

  拨开“迷雾”,透过“剧场”,人们看到的,“悬疑”只是表象,创新,才是本质。(杨文杰 满羿)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