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脐带》:被生命滋润的“枯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脐带》:被生命滋润的“枯树”

来源:文艺报2023-04-04 10:00

  作者:苏芯冉 李树榕

  由坏兔子(上海)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阿那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巴德玛主演的电影《脐带》,是一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故事片。影片虽有揪心、扎心、痛心的些许无奈,却也饱含着血缘亲情的浓浓温馨,以及母子俩一同寻找那棵一半已经枯死一半依然旺盛的“奇迹之树”的执着和期待。痛、盼、知、悟,反映了观众完整的心路历程。

《脐带》:被生命滋润的“枯树”

  痛——阿尔茨海默病作为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至今无法治愈。《脐带》正是聚焦于这样一个人类共同面对的“难点”上,试图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深切感悟。影片中,由巴德玛扮演的母亲娜仁左格犯病时,会把尿涂在自己和大儿子脸上,跑出去后会迷失方向,随时有丧命的危险。她还会往自家墙上涂抹各种色彩,衣着不整、毫无尊严地到处乱跑。甚至把邻居从楼梯上推下去……大儿子要上班,孙子要上学,儿媳要顾家,当他们不得不把母亲锁在卧室里时,观众的心隐隐作痛。观众看着银幕上那位时而慈祥微笑、时而忘我跳跃、时而无故发火的老母亲时,油然产生的“痛”,就成了观影过程中第一个直观感受。

  盼——小儿子阿鲁斯在北京以马头琴的高超演艺水平,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事业红红火火,粉丝越来越多。孰料,远在家乡的妈妈病了,严重影响了住在镇子上生活并不富裕的兄嫂和侄子的生活。当他看见锁母亲的铁链子时,听到母亲半夜“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的喊声时,他决意丢下工作,接过哥哥的重担,带妈妈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由此,观众的“痛”在慢慢转变,一个“盼”字,成了无言的期待。

  儿子要唤起妈妈记忆的情感是真挚而深刻的。他像医生,用照片、破旧的马头琴、合身的蒙古袍,极力唤醒母亲的记忆。他像家长,看见跑到湖边的母亲在“幻听”中舞蹈,担心妈妈落水;看见离家出走的母亲昏睡在树林中,担心妈妈病倒……作为音乐家,儿子能否用自己创作的曲调,治愈妈妈的疾病呢?观众无不猜测着、期待着、望盼着。尤其是当观众看到儿子把摩托车发动声、鸟叫声、波浪声等合成音乐时,盼,就成了大家最热切的情绪。

  知——影片另一个不能忽略的感奋点,是怎样破译失去理智的人时常闪烁的“意识密码”。巴德玛的出色表演,让观众看到像儿童一样天真无邪的笑容,此刻,妈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主创人员不忍用恐惧、苦难、孤独诠释妈妈的潜意识,于是,就在老人偏离健康者的思维轨道时,他们更多是选择让妈妈“走进”昔日的美好时光。而老人家执拗要去寻找那棵“一半枯死,一半茂盛”的奇树,就是美好情感的寄托和仅有幸福的记忆。

  生活中,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人,都在不懈寻找唤醒患者记忆的途径。然而,患者一旦精神出了问题,他(她)脑海里的“黑匣子”究竟该怎样破译,他们是在想“好事”还是在想“坏事”,他们是否会有极端的危险行为,甚至有危及性命的行为,一切无从知晓。《脐带》的主创人员,努力用艺术想象、联想、通感等,借助巴德玛糊涂中有清醒、清醒中有糊涂,时而“听话”、时而任性的表演,尽量给出自己的影像阐释。片中的母亲形象可笑、可爱、可恼,却不可恶、不可恨、不可怜,这是该片在人物塑造上的可贵之处。

  悟——“脐带”无疑是一个象征,是导演用有限的形象符号表现无限深刻内涵的美学手法。当我们作为生命个体独立于世界时,剪断的是与母亲血脉相连的“脐带”。但是,当母亲不能独立生活时,我们就应该还原与母亲血脉相连的那根“脐带”。那根出现在很多镜头中连接儿子与妈妈的宽宽的牦牛绳子,是一个多么绝妙的象征啊!它赋予了母亲自由行动的快乐,也保障着母亲踏实生活的安全。

  《脐带》在普通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哲理。月光下、篝火旁、河水边、蒙古包前,儿子一旦沉浸在音乐中,便幸福无比。儿子生命价值的实现需要事业的支撑。然而,让妈妈恢复健康,进而有质量地活着,也是儿子的责任使然。当他陷入“自古忠孝难两全”的艰难抉择时怎么办?影片的矛盾冲突就在这种渐进式推动中,试图做出更多探索。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当母亲偶尔清醒时,为什么一定要儿子带着她行程万里去寻找那棵“奇树”?最终,为什么是儿子独自找到了那棵“生死相依”的“奇树”?影片结束了,观众却意犹未尽,浮想联翩:儿子还会继续寻找母亲,并把她带到树下吗?母亲一旦来到这棵树下,记忆力就能渐渐恢复,在儿子的悉心呵护下正常生活?再或者,依照草原上古老的习俗,自知即将步入另一个世界的老人,会不辞而别地永远消失在亲人不知道的什么地方?

  面对一连串困惑,影片不再回答,观众却因此拥有了对于“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心灵拷问。而由此辐射出来的问题,关涉到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医者仁心,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攻破还将付出哪些努力?在倒三角式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的时代,如何让老龄群体更具有生存安全感?一切的一切,都等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回答。(苏芯冉 李树榕)

[ 责编:陈凡玉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