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影长情短”:国产爱情电影的不能承受之重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影长情短”:国产爱情电影的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文汇报2023-05-20 10:43

  作者:王婷

  《坠入爱情》是“读库·哲学系”译丛中的一种,作者萨布里纳·切尔奎拉这样解释爱情: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它是一种毫无准备的“坠入”,“与是否值得或个人意愿都没有关系,我们被迫坠入一种停顿状态,就像一场赛跑被强行中断”。正如李宗盛歌中所唱的那样: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于是,情不知所起,“坠入”是如此猝不及防。

  如果说电影存有某种经典类型的话,爱情片必占重要一席,或浪漫、或伤感、或青春、或坚韧、或遗憾地敲打着观众那颗随时“坠入”的心。近期电影市场上,爱情片同样彰显着自我的在场,《这么多年》《倒数说爱你》和《请别相信她》等影片的相继上映提示着观众对这一题材的偏爱。

  爱情的在场与离席

  五月的影市向来与爱情片交好,纵览近十年来这一档期的电影票房数据,爱情片常常居于第一,远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同桌的你》(2014)、《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2016)、《后来的我们》(2018),近有《你的婚礼》(2021)、《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2022)。作为一种强社交属性的类型片,爱情片拥有得天独厚的观影意愿,结伴观影的概率较高,尤其是情侣观影的概率更高。以今年为例,根据猫眼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么多年》和《倒数说爱你》的双人观影比例分别是67%和71%,占据同档期影片的前两名。可见,爱情片作为中国电影的必备类型,始终是一种银幕刚需。

  然而,观察近年来国产电影类型的谱系,爱情片的位置却有着特别的意味。从影片出品和市场份额来看,它具有很大的体量,是国产电影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但从观众满意度和影片质量而言,国产爱情片的未来之路显然道阻且长,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为被忽视的部分。由此,我们看到,一方面银幕里频繁上演着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另一方面这些爱情似乎陷入了某种魔咒,体现为整齐划一的单向模样,以一种极致化的外衣包裹了爱情的“真空”。

  于是,失却了重力的爱情难以完成“坠入”的基本动作,更难以与观众形成联结,造就了如今爱情片的尴尬处境。也正因此,2021年底上映的《爱情神话》成为国产爱情片坐标里的一个“例外”,昭示了大众对爱情片的多重期待和多元想象。

  曾几何时,国产爱情片没有唯青春化是瞻,不绝对推崇流量明星的脸,讲述的是凡夫俗人坠入爱情的故事。《爱情麻辣烫》里都市人的爱情画卷关乎每个年龄段的饮食男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决绝的姿态刻画了爱情的不朽;《独自等待》用喜剧形式描摹了“身边溜走的人”和爱情的遗憾……这些爱情的纷繁模样,在当下的银幕上鲜少看得到,它们的相继离席成为国产爱情片迈向单一魔咒的注脚。

  爱情电影的路径依赖

  如果说曾经的国产爱情片图谱中以都市特质摇曳着爱情的魅力,那么近年来的这一类型则尤其偏爱青春化叙事,从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当年该片的票房胜利开启了爱情片叙事的新模式——青春+爱情。继此,爱情电影与青春化息息相连,《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七月与安生》《谁的青春不迷茫》《如果声音不记得》《你的婚礼》《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影片汹涌而至,一再固定着银幕中爱情的形状。

  而这种稳固的爱情电影配方逐渐成为制作策略上的一种路径依赖症。

  依赖之一来自纸媒时代风靡一时的青春爱情小说,跨媒介改编释放出IP的巨大能量,滋养了爱情电影的类型轮廓。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起点,标识了爱情里的青春造型,改编自安妮宝贝同名小说的《七月与安生》则作为巅峰,呈现出银幕上爱情与青春结合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地,正在上映的《这么多年》也取材自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作为其“振华三部曲”(《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中《你好,旧时光》的番外,再次张扬了本土改编的吸引力。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影片的导演季竹青在将这部作品的影像化过程中,没有一味执着于所谓“真空爱情”的描摹,而是以真实的细节努力体现人物的丰盈与现实的质感,如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问题贯穿于整部影片,架构了别扭、敏感和自卑的陈见夏;如李燃问陈见夏“你读书是为了求知还是脱贫啊”,陈回答道“我就是想靠知识改变命运”,等等。如此的处理使《这么多年》的“纯”滤镜少了些许,影片光滑的轮廓多了几分毛边,爱情的升华与个体的成长同频,进而获得某种可信的力量。

  同档期上映的《倒数说爱你》则提示了国产爱情片的另一重路径依赖——对同类的“拿来”与借鉴。影片由台湾导演林孝谦执导,讲述了坚贞爱情与时间齿轮的角力。根据导演的自述,故事的构思来自电影《想见你》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因此时空穿越是影片很关键的核心桥段,也作为奇幻元素亮点勾连起整个叙事。不过,《倒数说爱你》只模仿了《想见你》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外衣,未能将其内里复刻,以至于陷入一种悬浮的表达和廉价的自我感动。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你的婚礼》等其他国产爱情片中。

  总而言之,跨媒介的本土改编与同类借鉴共同构筑了国产爱情片的整体结构,在消费主义的逻辑下,这一结构似乎一直拥有市场效力,伴随短视频营销的推波助澜,成为电影票房的宠儿。

  “坠入”时代情绪的时差

  “纸短情长”一词指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尽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与之相对,国产爱情片则常常陷入“影长情短”的桎梏,成为其不能承受之重。尽管如《这么多年》显示出跳脱既有模式的努力,亦仍旧难免流于同质化,更遑论其他。

  遗憾的是,大多国产爱情片没能坠入爱情,而是“坠入”了时代情绪的时差里,似乎爱情的模样仅在十多年前的时代情绪里兜兜转转,不再继续生长,甚至拒绝长大。然而,银幕外当年阅读“振华系列”的读者已经长大成人,因此《这么多年》里为了高中恋人心甘情愿等待十年的痴情李燃这一设定变得不够可信。更重要的是,十年后他们归来仍是彼时的少年和少女,无她(他),只为彼此,这样的处理使影片的后半部分似是为了完满而完满,难以形成叙事的逻辑闭环。而爱情的动人除了坚定,遗憾也本是答案之一,所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情书》成为了关乎遗憾的爱情经典。

  当然,这种时差效应并不是个例,在安妮宝贝、九夜茴、饶雪漫等当年流行一时的作家的作品改编中常有迹可循。时代的情绪有其特定文化背景的供养,如今那时的情感结构已然不复,颇有意味之处在于,2014年安妮宝贝宣布已改名为庆山,宣告了自我心境的下一页与个人书写的新阶段,而国产爱情片仍一次次坠入时代情绪的时差。

  值得深思的是,不少观众愿意为这份时差买单,截至目前,《这么多年》共收获电影票房2.87亿元,位列这一档期的票房第三名,《倒数说爱你》的票房则远不及《这么多年》,取得2584万元。可即便如此,较之4月15日上映的爱情片《爱很美味》的1455万元票房,《倒数说爱你》仍明显领先。耐人寻味的是,《爱很美味》的口碑普遍较佳,抛弃了狗血和鸡汤,更没有煽情与催泪,以轻盈的姿态坠入爱情,展示了都市男女的食色人生、现实困境与自我矛盾。在这个意义上,《爱很美味》的“进场”是国产爱情片的惊喜,而如何平衡电影的艺术性、院线排片、市场票房等之间的关系,则是国产电影仍要持续反思的命题,毕竟,爱情从来都不应只有一种模样。

  (作者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