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婆有些新颖,女性有点模糊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外婆有些新颖,女性有点模糊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5-26 10:01

  作者:曾于里

  《外婆的新世界》开播前就备受瞩目。其改编自知名漫画家匡扶的漫画作品《私奔的外婆》,由知名编剧李樯执笔。李樯以女性题材著称,他所编剧的《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等高口碑电影,丰富了国产女性电影的维度。

  在女性价值的表达上,《外婆的新世界》确实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外婆所代表的老年女性,是千千万万被忽略的女性的缩影;外婆的“私奔”或“出走”,是女性挣脱束缚的象征,推开了女性实现自我的新世界大门。美中不足的是,外婆出走后所遇到的形形色色女性群像略显概念化和单薄,其对一系列女性问题的揭示未明显超越出话题的层面。

  外婆:被忽略的老年女性的缩影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但反映老年人情感与生活的影视剧并不多,从老年女性视角出发的更是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时候,国产影视剧中的老年女性都是作为功能性配角而存在的,演绎的角色几乎不脱离“婆婆妈妈”的范畴。这些,反而加深了观众对于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

  《外婆的新世界》既填补了老年题材的空白——它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也打破了影视剧里老年女性千篇一律的单薄形象。

  剧集讲述的是,五年前外婆(闫妮饰)突然离家出走,家人并不知道外婆为什么出走,出走后到底在做些什么。五年后,家人意外得到外婆的消息,外孙女窦绮(邓恩熙饰)和外婆的孪生姐姐姨婆(闫妮饰),一起踏上寻找外婆之旅。她们从与外婆有过联结的人那里听闻了外婆的种种经历,这才恍然发现:原来外婆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原来外婆身上积蓄着如此磅礴的力量。

  剧中存在着两个外婆的镜像:出走前的外婆,出走后的外婆。出走前的外婆,是传统中国式母亲的缩影:为家庭付出一切,任劳任怨,凡事以家人为中心,只要家人过得好自己遭多少罪都无所谓……外婆越是无私无我,女儿(张瑶饰)和外孙女越是忽略外婆的付出。她们都将外婆的牺牲和妥协视为理所当然,外婆成为家里的“叼盘侠”——一有什么不顺的事儿,怪外婆就可以了。

  并不能说女儿和外孙女不爱外婆,她们只是习惯了外婆的付出,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外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外婆出走受挫后也曾经回来过,还向周遭人打听女儿和外孙女对她出走的看法,怎料女儿和外孙女都说:外婆出走了,她们反而清静了。固然女儿和外孙女是有点刀子嘴豆腐心,却也无法掩盖她们长久以来对外婆的无视,并且对这种无视缺乏反思。

  就像剧中画外音所说,“她(外婆)曾经像个影子一样,在家中活着。如今就连这个影子,在家人心中,也已经消散了”。出走前的外婆,成为千千万万为家庭付出却被忽略的老年女性的缩影。剧集将聚光灯打在被忽略的外婆身上,让那个慢慢消散的影子清晰起来,立意不俗,体现出创作者自觉的女性意识和真切的人文关怀。

  出走:推开女性新世界的大门

  出走前的外婆被长期无视,但如果不是外婆意外得知外公年轻时曾出轨,以及外公的去世并不是因公殉职、而是他采取偏执手段殉情,外婆也不会产生出走的念头。换句话说,出走前的外婆一直被“贤妻良母”的传统观念给困住了,在幻灭之前,她未曾想过挣脱。

  从年轻到老,外婆总体上是遵循社会给女性设置的种种外在规范。年轻时,由父亲决定终身大事;结婚后,成为贤妻良母,尽到相夫教女的责任;丈夫去世之后,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对女儿百依百顺……直到年迈的外婆得知外公出轨的真相,她才看清为家庭牺牲的虚妄,也认清为了家庭完全失去自我的糊涂。外婆烧掉与外公的结婚证书,并决定出走。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刻——它意味着外婆从传统的束缚与枷锁挣脱而出。推开新世界的大门,外婆这才发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外婆此前所有被压抑的女性能量得以释放。

  外孙女和姨婆在寻找外婆的过程中,经由那些与外婆有过交集的人的讲述,以及外婆日记里的记录,第一次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外婆。外婆依然善良,让误入歧途的少女迷途知返;外婆还有如此活泼外向的一面,一度成为短视频里的网红;外婆竟然如此勇敢,以个体的单薄力量反抗性骚扰,为其他女性的权益鼓与呼;外婆也仍敢于追求爱情,曾经与追求者同居,在发现彼此不合适后能果断选择离开……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外婆的自由。年过花甲又怎样?当一个女性想要打破枷锁去追求自由,永远都不嫌晚。五年来,外婆独自在外漂泊,并且仍继续在开辟着未知的世界。出走的外婆是女性的模板,也给女性带来真实的激励:勇敢地“出走”,出走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离家出走,而是指涉女性不该停止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步伐。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怯于“出走”,既源于外在的偏见太沉重,也源于对自身力量的不自信。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表达了对女性“出走”的一些忧虑。他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值得庆幸的是,跟100年前鲁迅先生撰写此文时的社会语境相比,今时今日出走的“娜拉”要获得经济来源的能力和渠道已经改善了很多。就像年过花甲的外婆,一路走来,曾在水果店、咖啡店等地打过工,曾经做过织补师,也在公司里做过保洁。吃苦耐劳的外婆可以养活自己,也就能拥有了“出走”的自由。

  群像:女性世界的立体与粗疏

  从剧作形式上看,《外婆的新世界》既是单元剧,也是公路剧。外婆的人生之旅因为各种各样的女性短暂停留,不同的女性故事构成不同的单元。这些女性最终共同汇聚成女性群像,成为外婆新世界的补充,也为观众呈现更为立体的女性生存图谱。

  每一个女性单元故事,既触及女性经常遭遇的一些普遍痛点,也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比如剧中既有女性遭遇家暴、女性遭遇性骚扰等女性话题,也有虐猫及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直播带货等网络热点。迎合话题,本身并不是问题,毕竟话题常常是观众痛点的反映。如果话题能够合乎现实逻辑、并以大量生活细节为依托,那么聚焦话题就能转化为介入现实、影响现实的力量。

  只不过,市面上的很多话题剧,话题先行、话题至上,话题逻辑压过现实逻辑,为了话题的演绎和推进,刻意制造冲突,损害了现实感和真实感。这样的顽疾多少也存在于《外婆的新世界》。由于18集篇幅里要塞入12个单元的故事,平均每个单元不到两集的篇幅;加上每个单元剧所容纳的信息量往往又过于庞杂,这就导致话题的起承转合有些简陋和粗疏。虽然有不少充满戏剧性的转折和冲突来确保剧情的起伏并增强可看性,但转折背后的逻辑缺乏细腻的铺垫,不免给人一种过于“传奇”、真实欠奉的观感——剧情开篇不久的《有猫病》《当花是塑料的时候》单元尤其明显。这导致一些观众在看完这两个单元就选择“弃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热度,于剧方而言显然是种遗憾。

  有限篇幅塞入太多话题,也一并影响了女性群像的塑造。她们更像是表达某种话题的理念化身,以及烘托外婆品性的“工具人”,缺乏李樯女性电影中那种标志性的凸显女性个性的华彩片段。这也就导致剧中的女性群像看起来丰富立体又有些面目模糊,观众无从找寻她们内心世界转折和变化的隐秘轨迹。

  总而言之,《外婆的新世界》惊喜与遗憾并存。它有让人惊喜的立意和表达,在完成度上仍有不足和遗憾。不论怎么说,这样的创作值得欢迎和鼓励,我们期待后续作品能够更加纯熟。(曾于里)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