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婆有些新颖,女性有点模糊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外婆有些新颖,女性有点模糊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5-26 10:01

  作者:曾于里

  《外婆的新世界》开播前就备受瞩目。其改编自知名漫画家匡扶的漫画作品《私奔的外婆》,由知名编剧李樯执笔。李樯以女性题材著称,他所编剧的《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等高口碑电影,丰富了国产女性电影的维度。

  在女性价值的表达上,《外婆的新世界》确实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外婆所代表的老年女性,是千千万万被忽略的女性的缩影;外婆的“私奔”或“出走”,是女性挣脱束缚的象征,推开了女性实现自我的新世界大门。美中不足的是,外婆出走后所遇到的形形色色女性群像略显概念化和单薄,其对一系列女性问题的揭示未明显超越出话题的层面。

  外婆:被忽略的老年女性的缩影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但反映老年人情感与生活的影视剧并不多,从老年女性视角出发的更是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时候,国产影视剧中的老年女性都是作为功能性配角而存在的,演绎的角色几乎不脱离“婆婆妈妈”的范畴。这些,反而加深了观众对于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

  《外婆的新世界》既填补了老年题材的空白——它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也打破了影视剧里老年女性千篇一律的单薄形象。

  剧集讲述的是,五年前外婆(闫妮饰)突然离家出走,家人并不知道外婆为什么出走,出走后到底在做些什么。五年后,家人意外得到外婆的消息,外孙女窦绮(邓恩熙饰)和外婆的孪生姐姐姨婆(闫妮饰),一起踏上寻找外婆之旅。她们从与外婆有过联结的人那里听闻了外婆的种种经历,这才恍然发现:原来外婆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原来外婆身上积蓄着如此磅礴的力量。

  剧中存在着两个外婆的镜像:出走前的外婆,出走后的外婆。出走前的外婆,是传统中国式母亲的缩影:为家庭付出一切,任劳任怨,凡事以家人为中心,只要家人过得好自己遭多少罪都无所谓……外婆越是无私无我,女儿(张瑶饰)和外孙女越是忽略外婆的付出。她们都将外婆的牺牲和妥协视为理所当然,外婆成为家里的“叼盘侠”——一有什么不顺的事儿,怪外婆就可以了。

  并不能说女儿和外孙女不爱外婆,她们只是习惯了外婆的付出,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外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外婆出走受挫后也曾经回来过,还向周遭人打听女儿和外孙女对她出走的看法,怎料女儿和外孙女都说:外婆出走了,她们反而清静了。固然女儿和外孙女是有点刀子嘴豆腐心,却也无法掩盖她们长久以来对外婆的无视,并且对这种无视缺乏反思。

  就像剧中画外音所说,“她(外婆)曾经像个影子一样,在家中活着。如今就连这个影子,在家人心中,也已经消散了”。出走前的外婆,成为千千万万为家庭付出却被忽略的老年女性的缩影。剧集将聚光灯打在被忽略的外婆身上,让那个慢慢消散的影子清晰起来,立意不俗,体现出创作者自觉的女性意识和真切的人文关怀。

  出走:推开女性新世界的大门

  出走前的外婆被长期无视,但如果不是外婆意外得知外公年轻时曾出轨,以及外公的去世并不是因公殉职、而是他采取偏执手段殉情,外婆也不会产生出走的念头。换句话说,出走前的外婆一直被“贤妻良母”的传统观念给困住了,在幻灭之前,她未曾想过挣脱。

  从年轻到老,外婆总体上是遵循社会给女性设置的种种外在规范。年轻时,由父亲决定终身大事;结婚后,成为贤妻良母,尽到相夫教女的责任;丈夫去世之后,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对女儿百依百顺……直到年迈的外婆得知外公出轨的真相,她才看清为家庭牺牲的虚妄,也认清为了家庭完全失去自我的糊涂。外婆烧掉与外公的结婚证书,并决定出走。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刻——它意味着外婆从传统的束缚与枷锁挣脱而出。推开新世界的大门,外婆这才发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外婆此前所有被压抑的女性能量得以释放。

  外孙女和姨婆在寻找外婆的过程中,经由那些与外婆有过交集的人的讲述,以及外婆日记里的记录,第一次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外婆。外婆依然善良,让误入歧途的少女迷途知返;外婆还有如此活泼外向的一面,一度成为短视频里的网红;外婆竟然如此勇敢,以个体的单薄力量反抗性骚扰,为其他女性的权益鼓与呼;外婆也仍敢于追求爱情,曾经与追求者同居,在发现彼此不合适后能果断选择离开……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外婆的自由。年过花甲又怎样?当一个女性想要打破枷锁去追求自由,永远都不嫌晚。五年来,外婆独自在外漂泊,并且仍继续在开辟着未知的世界。出走的外婆是女性的模板,也给女性带来真实的激励:勇敢地“出走”,出走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离家出走,而是指涉女性不该停止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步伐。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怯于“出走”,既源于外在的偏见太沉重,也源于对自身力量的不自信。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表达了对女性“出走”的一些忧虑。他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值得庆幸的是,跟100年前鲁迅先生撰写此文时的社会语境相比,今时今日出走的“娜拉”要获得经济来源的能力和渠道已经改善了很多。就像年过花甲的外婆,一路走来,曾在水果店、咖啡店等地打过工,曾经做过织补师,也在公司里做过保洁。吃苦耐劳的外婆可以养活自己,也就能拥有了“出走”的自由。

  群像:女性世界的立体与粗疏

  从剧作形式上看,《外婆的新世界》既是单元剧,也是公路剧。外婆的人生之旅因为各种各样的女性短暂停留,不同的女性故事构成不同的单元。这些女性最终共同汇聚成女性群像,成为外婆新世界的补充,也为观众呈现更为立体的女性生存图谱。

  每一个女性单元故事,既触及女性经常遭遇的一些普遍痛点,也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比如剧中既有女性遭遇家暴、女性遭遇性骚扰等女性话题,也有虐猫及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直播带货等网络热点。迎合话题,本身并不是问题,毕竟话题常常是观众痛点的反映。如果话题能够合乎现实逻辑、并以大量生活细节为依托,那么聚焦话题就能转化为介入现实、影响现实的力量。

  只不过,市面上的很多话题剧,话题先行、话题至上,话题逻辑压过现实逻辑,为了话题的演绎和推进,刻意制造冲突,损害了现实感和真实感。这样的顽疾多少也存在于《外婆的新世界》。由于18集篇幅里要塞入12个单元的故事,平均每个单元不到两集的篇幅;加上每个单元剧所容纳的信息量往往又过于庞杂,这就导致话题的起承转合有些简陋和粗疏。虽然有不少充满戏剧性的转折和冲突来确保剧情的起伏并增强可看性,但转折背后的逻辑缺乏细腻的铺垫,不免给人一种过于“传奇”、真实欠奉的观感——剧情开篇不久的《有猫病》《当花是塑料的时候》单元尤其明显。这导致一些观众在看完这两个单元就选择“弃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热度,于剧方而言显然是种遗憾。

  有限篇幅塞入太多话题,也一并影响了女性群像的塑造。她们更像是表达某种话题的理念化身,以及烘托外婆品性的“工具人”,缺乏李樯女性电影中那种标志性的凸显女性个性的华彩片段。这也就导致剧中的女性群像看起来丰富立体又有些面目模糊,观众无从找寻她们内心世界转折和变化的隐秘轨迹。

  总而言之,《外婆的新世界》惊喜与遗憾并存。它有让人惊喜的立意和表达,在完成度上仍有不足和遗憾。不论怎么说,这样的创作值得欢迎和鼓励,我们期待后续作品能够更加纯熟。(曾于里)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