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敦煌另一面:山水画“活化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敦煌另一面:山水画“活化石”

来源:齐鲁晚报2023-05-28 09:34

  作者:长 庚

  敦,大也;煌,盛也。鸣沙山上,四百洞窟,茫茫沙漠,千年相继。资深敦煌学者赵声良自大学毕业就来到莫高窟,扎根敦煌近四十年,敦煌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是他长期研究的课题。此前,他撰写的《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按时代发展顺序,简明扼要地总结出了敦煌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成就,体现了他对敦煌艺术发展史的宏观把握。他的新作《敦煌山水画史》则是从绘画史的角度,对敦煌壁画山水画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敦煌山水画史》赵声良 著中华书局

  莫高窟第172窟-净水池(局部)-盛唐

  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局部)-北魏

  一部山水画史

  赵声良曾任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声良自幼习得书画,对美术有着极大热情。1980年,这位年仅16岁的云南昭通小伙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期间,他找了许多绘画的书来看,从中偶然看到了敦煌画册,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1984年,20岁的他大学毕业,远离了故乡,选择到莫高窟东面戈壁滩上的敦煌研究院一直工作至今。

  敦煌壁画体量达45000平方米,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特别是延续1000多年没有断绝,各时期艺术风貌保存完好。基于对美术的热爱,赵声良将自己的科研重点放在了敦煌美术史的研究上,他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专著《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又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隋朝部分的研究。《敦煌山水画史》则是赵声良最新的研究成果。

  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也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一大特色。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绘画中往往喜欢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山水背景中来表现,寓情于景。到宋元以后,山水画更是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一个重大区别。

  从源头看,山水画起于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很多文人归隐山林,社会上对山水自然的欣赏蔚然成风,从而萌发出山水诗和山水画。到了隋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出现了李思训、王维、张藻、朱审、王墨等著名画家。

  敦煌石窟作为佛教石窟,壁画表现的核心内容自然是佛像以及相关故事。然而,不论是说法图、故事画或者经变画,都或多或少地要描绘其背景,其中就包括山水、树木和建筑等。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有大量的山水场景,虽然它们并非专门的山水画,但其数量庞大,时代特征明显,展示出了一部自4至14世纪系统的中国山水画史。在印度和中亚一带的壁画中,虽也会画出一些植物和简单的象征性风景,但绝没有如敦煌壁画这样大量的山水画,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山水审美意识对宗教艺术的强烈影响。

  被遗忘的主流

  赵声良曾多次提到,很多人认为敦煌壁画不像中国画,为此他曾跟人家讨论了许久。“后来我才明白,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的中国画的概念,如果用我们传统中国画的概念来比较敦煌艺术的话,我们会发现有很大的差距。”

  其实,中国传统艺术存在两大系统,一个写实,是属于大众的、有用的艺术;另一个就是非功利的写意,强调个性。人们比较熟悉第二个系统,而唐代及以前的绘画,属于第一个系统。

  第一个系统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典型。顾恺之、陆探微等当时主流画家作品的主要特征是:注重“传神”,即“气韵生动”;强调“骨法用笔”,行笔劲健;人物塑造崇尚“秀骨清像”。可惜,这些名家的山水画迹到唐代就已经很难看到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虽有摹本传世,但其中能有多大程度反映了原作的风貌还很难说。

  幸运的是,敦煌被发现了。这一派绘画,随着北魏孝文帝改革而流行于北方,特别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因而也被称为中原风格。中原风格在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传入敦煌,在敦煌壁画中流行开来。因此,敦煌壁画中的山水图像,便成了这一时期留下的最真实可靠的山水画资料,从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山水画萌发期的状况。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第257窟。该窟西壁绘制的是《鹿王本生》故事画,也就是著名的敦煌九色鹿形象所在。在表现九色鹿从河里把溺人救出等场面中,画师们描绘了山峦和河流。在长卷式画面的下部,是长长的一列山峦。画面的左侧因烟熏而模糊,但仍能看出一条河自左上部向右下侧流下,河水用线描出波纹,并以青绿色晕染。河中的九色鹿背负溺人向岸边走去,沿河两岸各画出一列斜向排列的山峦,画面的中部也画出几列斜向的山峦。与河流的作用相同,这些山峦也表现出纵深的空间感。

  赵声良指出,这是北朝故事画构图的基本形式。山峦虽是连续的驼峰式山峦,但由于组合关系改变,按斜线排列,一排排斜向的山峦,实际上分隔出了相应的空间,于是山水的空间环境关系就体现出来了。这体现出当时山水画已经具备一定的技巧性和专业度。

  提起山水画,人们的脑海里很容易浮现出黑白两色为主的画面。近几年,因舞蹈《只此青绿》、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走红,青绿山水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唐人讲山水画,并没有出现青绿山水或着色山水的表述,因为当时山水画普遍着色,有青有绿是常态,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五代以后,水墨山水逐渐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北宋之后的画论才出现“着色山水”“青绿山水”等词汇。

  那么,正宗的唐代青绿山水长啥样呢?虽然宋元明清都有所谓的仿唐青绿山水,但由于材质、画法等方面差异较大,具体能仿到什么程度很难判定。相较之下,敦煌的唐代洞窟有200多个,里面的壁画更能代表唐代山水画的原貌。

  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是传世本中流传至今最古的专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展示了宋人的画水技法。《水图》共12段,各有名目,如“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湖光潋滟”等,其中大部分形态都可以在敦煌唐代壁画中见到,由此推知唐人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法。

  不仅如此,敦煌壁画的一些画水技法,后世已经难得一见。如第172窟东壁文殊变中,在文殊菩萨和圣众的身后有广袤的山水背景。图中共画出三条河流,由远而近流下,在近处汇成滔滔洪流。左侧是一组壁立的断崖,中部是一处稍低矮的山丘,画面右侧是一组山峦,沿山峦一条河流自远方流下。近处则表现出汹涌的波浪,远处河两岸的树木越远越小,与远处的原野连成一片,表现出无限辽远的境界。河流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近景处波涛汹涌,画家通过线描表现出波浪的动感,同时以色彩的晕染表现出波光的辉映。这种对波光的表现,是在宋以后绘画中极为少见的,说明技法后来渐渐失传了。

  总的来说,敦煌唐代壁画中山水画分量大大增加,而且在技法上也越来越成熟,山与树、景与人的比例都逐渐协调,对山、石、树木细部刻画更加深入。包括近景、岩石肌理、树木的枝、干、叶等的描绘,早已脱离了早期那种象征性的处理方式,而具有一定的写实性。特别是对于空间的处理,已表现出较为成熟的远近空间关系。而更重要的是,画家已擅于利用山水景物来烘托出意境,表现宏大的空间感。赵声良认为,从这些山水壁画中,可以大致推知唐代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的风格。

  壁画也追时髦

  艺术的风潮与时俱进。此后,中国画由青绿山水向水墨山水转型,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中也能看到端倪。

  隋唐那些著名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等,往往是在殿堂、寺观壁画中留下其代表之作。而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宋元时代的著名画家基本不再作壁画,转而用纸本或绢本绘画,也就是卷轴画。

  水墨画大约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在长安等地流行。从载体上看,水墨山水的出现,最初就是在纸本或绢本绘画中。因为水墨的晕染,在纸上或绢上的绘制效果最好,而壁画采用水墨晕染,较难形成层次丰富的效果。但是为了紧跟时尚潮流,敦煌的画家们也努力在壁画中绘出水墨山水。

  当然,严格地说,敦煌壁画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水墨画,因为壁画基本上都是用重色染出的。但在这一阶段,很多壁画在表现山水时用色较少、较淡,用墨的成分较多,并且出现了水墨晕染和皴法等水墨画的典型技法。这些水墨画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青绿山水的面貌。如今,有水墨画特征的洞窟主要有莫高窟第112窟、第54窟、第154窟,榆林窟第25窟等。

  唐朝那种只适宜壁画的青绿山水画便不再需要,唐朝那样色彩华丽的审美系统也不再适合新的时代。

  青绿山水淡出历史舞台,表面看是壁画输给了卷轴画,实际上是唐朝那样色彩华丽的审美系统不再适合文人的审美,其中的影响延续至今。赵声良直言,正因如此,当人们用宋朝以后的绘画观念来看敦煌唐代壁画时,已不太容易读懂这些精美的画作。“如果我们不从中国绘画史的角度重新来看待敦煌壁画,以敦煌壁画为依据来认识南北朝隋唐的山水画,那么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山水画史就是不完整的。”

  对于山水画的研究,只是敦煌学一个很细微的门类,然而已足以有石破天惊的效果,敦煌石窟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该书序言中所说,作为分类绘画史的研究成果,《敦煌山水画史》的出版,必将推动敦煌艺术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

  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敦煌艺术的方方面面,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丰硕成就,以及蕴涵其中的传统审美精神。(长庚)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文学圈子到圈子文学:有机遇,亦有陷阱

  • 《解密》:这杯混合果汁够独特但不好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