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三人行,与古为新

来源:解放日报2023-06-16 09:58

  近日,正在上海朵云轩艺术馆举行的“三人之行——刘云泉、刘一闻、鲍贤伦书作展”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

  三位书法名家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对古典与传统却有着共同的追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以及对当下书法艺术发展的独到见解。

  “兰竹松”:心有灵犀,别出天趣

  走进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上海朵云轩艺术馆,仿佛步入闹市中的一方净土。刘云泉、刘一闻、鲍贤伦三位书法家在此次展览中,每人展出了10件立轴和1件手卷。作品的尺幅都不大,散发着高古、素雅、庄重的气息。

  若是用外行人的眼光看,他们三人的书法并不通俗,甚至有些难懂,但只要放慢脚步、细心品味,便不难感受到笔墨的纯粹与清澈,心也随之安静。

  在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眼中,他们三人的作品都体现着一种天然的拙趣,运笔挥毫处,不在意为书,不滞于手,不碍于心,一片天真烂漫。

  三位书法家中最年长的,是今年80岁的刘云泉先生。他是蜀中名家,笔法高古,拙中见巧,在苍茫浑厚的线条中透露出褪尽烟火气息的恬静,在诗意的栖居中凸显出生命的张力。刘一闻生于1949年,他的书法刚柔并蓄,清丽平和,疏密得当,在淡雅里流淌着清新的书韵。鲍贤伦生于1955年,他以古隶为基,却无陈腐之气,用笔古朴厚重,结体舒展自然,从容不迫而别出天趣。

  曾有书法家这样形容三人的艺术风格:刘云泉闲云缱绻如幽兰、刘一闻硬瘦临风若修竹、鲍贤伦朴拙古茂似苍松,好一个“兰竹松”三友组合。他们分别居于成都、上海与杭州,身处三地,却心有灵犀。用刘一闻的话来说:“我们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但我们的灵魂是相通的。”

  的确,他们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而对古代书法家的认知、对古典的追求却非常一致,在艺术审美上都追求高古的境界。刘云泉这样形容三人的共同点:“我们追求的都是清澈、干净、温润的艺术,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只求回归古朴,古朴中有智慧。”

  丁申阳认为,此次展览不仅是书法作品的展览,也是关于书法审美和理念的展览。当下,不少人都乐见那些气势大、气氛足的大尺幅作品,而忽略了中国传统书写文化中小而精到的部分。此次展出的作品大不过四尺,魅力独特,注重精致,可谓“闹中取静”,值得慢慢欣赏和品味。

  刘云泉:玩出天真,玩出智慧

  有人把刘云泉称为“书中奇侠”。他一头银发,幽默风趣,颇有世外高人的气质。

  刘云泉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第三至第七届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常务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云泉笑称,自己写书法是一种“玩耍的状态”,平时主要醉心于画画。而他最初写书法就是为了跋画,跋画的文字要求长话简说,短文短句,语感要美,言之有物。所以他写字“喜欢短跑,不习惯马拉松”。

  知名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教授用“简逸中存妙悟、稚拙中藏巧思”来形容刘云泉的书法。他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独到甚至是奇妙的领悟,他的字看似稚拙,实则内蕴巧思,个性很强烈,让人过目难忘。“虽然他的字有些难懂,但一看就知道他的心灵很干净,有修为,也有笔墨根底,讲究形式构成。当今的书画家能得如此境地者,实不多见。”知名书画家吴悦石这样理解刘云泉的艺术。

  刘云泉的书、画、人是合一的。他的画与他的书法一脉相承,散淡超脱,既能看到他对点线空间的悉心经营,又妙运天成,两者都是诗意的存在。

  在刘云泉看来,艺术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达,艺术家要用笔墨真实地表达出这份“心动”。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坚持三点:

  一是要表现美,绘画与书法无论在风格上如何创新,落脚点都要在美之中。“我们三人都从传统与古典中汲取自己所需,同时又符合美的气象。”

  二是要不断完善自己。“我经常把写字的方法运用在画画中,把画画的心得运用在书法里,情不自禁地会流露出一种喜悦感。画画写字就是要高高兴兴的,要有趣味。”刘云泉认为,写字与画画都要“玩出天真,玩出智慧”。

  三是要坚持自我,有自我才有新意。艺术家要坚持自己独到的判断,走自己的路。

  刘一闻:传统文化如同一片海洋

  刘一闻生于上海,祖籍山东,从小受其外祖父、我国著名考古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的熏陶和发蒙。在50余年的书、画、印实践中,他深得苏白、方去疾、方介堪、沙孟海、来楚生、唐云、关良、谢稚柳、陆俨少、商承祚、潘学固、钱君匋等先生的指导与影响,自辟蹊径,形成了典雅醇古的个人风格。20世纪80年代,刘一闻即以典雅清逸的印风驰誉印坛。90年代起,他历任国家级书法、篆刻大展评审委员。2005年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建立“刘一闻艺术馆”。2015年荣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认为,刘一闻是当今众多书画篆刻家中最具古典风格之美者。从取法上看,他于魏晋书风、唐人写经、简牍诏版等古代遗存中多悟其旨。他对历史碑版法帖有深入的研究,取魏晋而下的诸家风神。他对前人的继承并非邯郸学步,无论技法、风貌乃至审美理念,都有自己的创作立场。他主张执笔不必一味中锋,侧锋和正侧锋交并使用而不失稳重洒脱的笔调。同时,他又善于在行草中融入篆隶的体势和笔意,因而更显古朴典雅。

  “古雅逸趣”是刘一闻对自己艺术风貌的总结。他的“古”是气质上的苍古,韵味上的醇厚。他的“雅”,是一种不落常格的超尘之气,这在形态上尤其气质上是装饰不出来的,是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学识和性情的自然流露。

  自1990年起,刘一闻在上海博物馆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工作近30年。“在上博工作,让我有幸与古人神交。我对古典的认识主要是四个字——借古开今。”刘一闻对记者说,“当我近距离地欣赏古人的作品,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点化我,启发我。当然,古人的好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明白的,需要年龄、阅历、眼光的积累,更需要前辈的指点。”

  除了在博物馆与古人的传世佳作神交,刘一闻还庆幸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诸多书画界的大家与前辈。“如果仅仅陶醉于自己的书法圈子,看不到更高、更广阔的东西,也许我的眼光就会停留在平平淡淡的水准。”

  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境界。在刘一闻看来,面对古代书画作品,被感动还不够,还要把对古人的认识一点一点挪到自己的创作中。“看古人的作品,关键要读懂他的气息,然后将这种气息转化为自己的气息,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熟悉刘一闻的人都知道,他的字一直在变化,因为常常面对古人,他会把内心的触动通过自己的书法笔墨一点一点表现出来。

  “学书法不仅要临摹,更要请师长提意见,他们会为你指出你没有觉悟到的问题。如果沾沾自喜,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就容易走弯路。而一旦审美发生偏差,不仅会原地踏步,甚至会倒退。”

  维护古典尊严,是刘一闻一贯的坚持。“其实,我们对古典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认识古典、学习传统,不是临几幅字帖这么简单。传统文化如同一片海洋,在这片海洋中,提一桶水或许就受用一生。它取之不尽,但也认识不透,需要时间的积累。我们一直在试图看明白传统,但有些人可能到老了也看不明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等你明白了,人也老了。”

  在传统的大海里畅游多年,刘一闻是怎样辨别书法作品的高下的?他认为,书法并不是看上去漂亮、气势大就一定是好作品。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要体现传统,要耐读,有内韵,有格调,同时也应该是“干干净净”的。

  鲍贤伦:人与书相互成全

  鲍贤伦在书坛成名很早。1981年,26岁的他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就斩获一等奖。他担任过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曾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等职,现为浙江省书协名誉主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兼职教授。

  书法家、复旦大学沃兴华教授一直关注鲍贤伦的书法创作,他认为鲍贤伦在创作上有两大成功之处。一是成功地将小字大写,他的隶书受简牍书法的影响很大。秦代的竹简字很小,他把它们写大了,小字写大颇具难度,因为小字重韵味,而大字重气象。鲍贤伦的书法实现了小字大写的转换,不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写得雍容大度。二是他成功地写出了隶书的书卷气。近十几年来,写简牍书法的人很多,但是成功者甚少,大都只是学习皮毛,鲍贤伦却难得地写出了书卷气。

  近年来,鲍贤伦的创作受到书坛的极大关注,他专攻隶书,以碑崖为主体,以简牍为附丽,形成了朴厚苍茫的个人风格。“最入古,最风格”是他长期探索的感悟所得。“鲍贤伦通透的艺术观念使得他不仅成为当代隶书发展的开拓者,更成为具有先锋意义的创新典范。”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立翔说。

  在鲍贤伦看来,从事书法实践的人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要入古,求法度、求技法,另一条腿则要养性情。所谓性情就是书者的修养、风度、人格气象在作品中的生发。技法永无止境,养性情更是难上之难。

  “中国当代书法实践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现象,书法人口大幅增长、书写技法水平明显提高,但也有一些创作层面上的粗鄙化、平庸化以及雷同化的倾向,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只注重笔墨,忽略了人的修身与养性是重要的原因。”鲍贤伦说,“书法创作既是书法(法度)问题,也是人(性情)的问题,风格是人与书相互成全的结果。人与书法在相互作用中完成文化的人文意义。”(陈俊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