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古诗读懂读深读出原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把古诗读懂读深读出原味

来源:解放日报2023-06-20 09:55

把古诗读懂读深读出原味

——方笑一教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的演讲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但对于不少人来说,要读懂一首古诗,还是有难度的。

  最近读到一位作家解读古诗名篇的文章:

  一首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时,李商隐在梓州幕府,独对巴山夜雨,设想某一天回到北方,能与对方“共剪西窗烛”,重话今夜的巴山夜雨。这里的“西窗烛”是什么意思?是如这名作家所言,指“摆放在西窗台上的蜡烛”,还是应该解释为“西窗下的蜡烛”?这恐怕不能按照今人在窗台上放置物品的习惯来理解,还是后者比较妥当。

  另一首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不是杜牧写的,这里先不去管作者的争议,只看对诗意的理解。

  “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因为行人没有盼到一个晴朗、温暖、亮堂堂的清明节而断魂吗?这是“中青年直至老年的一种自恋、磨叽与享受”?显然都不是。

  正所谓“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对于不能回家的人而言,面对这一场景自然会格外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只能“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把《清明》诗句放在历史文化背景和唐人的相似题材诗作中去理解,就不太容易出偏差。

  不同的诗体有不同的写法,平仄不能混淆

  古人读诗作诗,最讲究诗体。因为不同的诗体有不同的写法。古体诗里面,古风是古风的写法,歌行是歌行的写法,乐府是乐府的写法;近体诗里面,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写法都不一样。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它不必遵守近体诗的格律规定,篇幅也有长有短。近体诗产生以后,古体诗的创作并没有消亡,多数诗人兼作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格律诗,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规定,一定要押平声韵,句和句之间要讲究粘和对。关于格律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这里想特别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律诗都是八句的。律诗中有一种排律,至少有十句,甚至篇幅还可以更长。但是,排律也要遵守格律诗的规定。唐代科举考试中写的试帖诗,较多为五言六韵(十二句)或八韵(十六句)。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五言六韵,其实就是五言排律。还有七言排律,后世较多。它和七言歌行看上去每一句都是七个字,但平仄不一样,不能混淆。

  还有一种情况也要注意,绝句不一定都是格律诗。有一种古体绝句,简称古绝。它也是四句的,但不遵守格律的规定。唐诗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名作其实是古绝,如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押的都是仄声韵。其中,《江雪》押的还是入声韵,“绝”“灭”“雪”这些韵脚都是入声字。

  我们读得比较多的还有一类诗,那就是唱和诗。古代文人交往,你写一首诗,我和一首,先写的那个叫原唱,后写的就是和诗。唱和的诗里,又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别人写一首给你,你就写一首诗作为酬答,也不用原诗的原韵,这就是一般的和诗。

  第二种是你酬答的这首诗,韵脚和原唱同属于一个韵部,但不必用原唱的韵脚字,这叫依韵。

  第三种是原唱用什么字作韵脚,酬答的诗就用什么字作韵脚,但韵脚排列的先后次序不必和原唱相同,这叫用韵。

  第四种最难,叫次韵,也叫步韵,原唱用什么字作韵脚,酬答的诗就用什么字作韵脚,而且先后排列的次序完全按照原唱韵脚的次序。之所以难,是因为韵脚字和次序一旦规定了,作诗时调整的空间就缩小了,但你得写出和原唱不同的新意来。

  有时候,次韵诗甚至比原唱写得更好。白居易写过一首《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刘禹锡和了一首,题为《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这首和诗里的细节写得真好!女子走到庭院里数花朵,蜻蜓都飞到她头上的发簪上了。

  所以,原唱会给写和诗的人一种压力。但如果你能够克服这种压力,用原唱的韵脚翻出新意来,那么你这首和诗就能写出一种更加高妙的境界。

  诗题信息很关键,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心情

  从诗歌内容层面来看,要读懂一首古诗,有五大要点:

  一是诗题中的每一个字都不可忽视。

  有的人看诗不看题目,上来就读诗句,读了半天也没读懂,也不知道谁写的,是什么情况。实际上,诗的题目中包含的信息很关键: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在什么季节、什么情况下写的,是寄给朋友、写给妻子或孩子还是写给上司的。

  柳宗元的名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这首诗的题目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说明作者是在柳州时登上城楼所写的,写后寄给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四个州的刺史。这四个州的刺史是和柳宗元一起参加“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的。仔细看这个题目,有助于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对理解诗人的心情也有帮助。

  二是要特别注意诗中的景物描写。

  如果你诗读得多就会发现,很多佳句都是景物描写。律诗的中间两联,有很多颔联就是写景的名句,颈联则以抒情抒怀为主。

  三是情感抒发,诗人到底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如“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为何要哭呢?我们要明白诗人的眼泪为何而流。

  四是情景关系。

  情和景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一点对于理解古诗来说非常重要。为什么诗人要选择这个景来表达此时此刻心中的这个情?为什么心中的这个情会选择这样一种景物来外化?这一写法跟前人重复不重复、妥帖不妥帖?如果古人常用秋天的落叶来描述一种萧瑟寂寞的心情,那么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是抓住关键字词。

  以前讲诗人“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其实诗里的虚词也很重要。特别是读宋人的诗,你要理解上句和下句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它里面有时候会放一些虚词,决定了这个句子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这很重要,因为它会告诉我们两个句子之间构成怎样一个逻辑关系。

  举个例子,王安石《梅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为”字,就是表原因的。知道梅花不是雪,正是因为有暗香袭来。

  历史的沧桑变化,凝聚在古今对立关系中

  掌握上述五大要点,只能说是基本能读懂一首古诗了。要读深、读出原味,还要善于从对立关系来理解诗句。

  在格律诗里,诗句中常常包含一种对立关系。当这种对立关系呈现在诗中的时候,这句诗往往是名句,写得特别好。通常来说,对立关系包含几种情况:

  第一个是时间和空间的对举。

  诗人常喜欢用“万里”和“百年”相对,“千里”和“十年”相对。如“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百年就是一生;“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送别友人,交情深厚。

  第二个是“多”和“一”的对举。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读来让人感觉思绪万千。

  第三个是古和今的对举。

  古今对举常常给人一种巨大的冲击力,不光律诗喜欢这样写,绝句也可以,如“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写西塞山,人们多少次为历史而感叹哀伤,而群山依然伫立在大江寒流边,岿然不动。李白这个更厉害了,“宫女如花满春殿”是他想象历史的境况,“鹧鸪飞”则是今日之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至于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更有名了,世家大族的衰亡、历史的沧桑变化都凝聚在古今对立的关系之中。

  第四个是国家和个人的对举。

  前面讲过杜甫《登岳阳楼》中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就是国家与个人的对举。我第一次读到这个诗,感动得不得了。杜甫自己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心里还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又如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胡尘”特指金人。陈与义生活在两宋之交,独立于东风之中观赏牡丹,国家的政治背景、军事格局和个人的行为融合在一起,越发显得孤独、渺小和无奈。

  要读懂古诗,还需跨过典故这一“拦路虎”

  掌握古诗中典故的意义,是读懂古诗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典故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个“拦路虎”。

  有人也许会说:现在检索很方便,看到典故到网上去查不就行了?但查到出处后,可能还是读不懂诗句的含义。因为你不知道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具体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是正用,还是反用;是开心,还是伤怀。

  举个例子,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他的上司、杭州知州陈襄请他参加一个宴会。苏轼写了一首诗《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作答,讲述自己不去赴宴的理由: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时屡推毂,狶膏那解转方轮。

  苏轼的回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有点轻度“社恐”,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还有点“三高”,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到了酒席上,对着歌女,当然不好意思不喝酒,但又担心那些新进的官员嘲笑我这个旧人。

  苏轼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自请外调到杭州的。许多赞成新法的官员被提拔,他坐在这些官员之中难免尴尬。在这里,苏轼颇有些自嘲的意味。

  接下来就是典故了:“北山怨鹤休惊夜”反用孔稚珪《北山移文》的“蕙帐空兮夜鹤怨”,讲一个人原来去隐居,后来又走掉了,山上的鹤以为他不回来做隐士了,心里有怨恨;“南亩巾车欲及春”,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这些都是说苏轼想要真正隐居,对荣华富贵、美酒华筵兴趣不大。但《北山移文》是讽刺假隐士的,苏轼这里是反用典故。

  那么,陈襄看了这首诗,是不是会不高兴,觉得苏轼这个人不识抬举呢?苏轼在最后两句中特意解释了一下:“多谢清时屡推毂”,推毂就是推车,《史记》《汉书》里都用过,比喻推荐人才。

  苏轼对陈襄说,你对我的引荐之恩,我并没有忘记,并不是我不来吃这顿饭就是忘恩负义了,怪只怪我自己志不在此,“不求上进”,就像车轴涂上猪油润滑,可轴孔是方的,再润滑车子也推不动。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中淳于髡的话:“狶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苏轼这首诗用了不少典故。他的为人风格甚至政治态度,都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来了。这就是诗的魅力,穿越时空却能感同身受。

  【思想者小传】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