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更广阔星空和更多可能性敞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向更广阔星空和更多可能性敞开

来源:文汇报2023-06-27 10:45

  对话嘉宾

  陈彦(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

  许旸(文汇报记者)

  继《装台》《主角》《喜剧》后,作家陈彦最新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上部)首发《收获》杂志,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书中围绕“星空”与“半棵树”两条脉络,对村镇生活的细水微澜进行了观照。从这部新作出发,我和陈彦聊到小说美学理念,当下写作易陷入的“舒适区”和文学新的可能性。

  许旸:《星空与半棵树》历时八年、九易其稿,这场文学马拉松跑下来和以往有何不同?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惊喜是什么?

  陈彦:《星空与半棵树》写了八年,酝酿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之前作品分别动用了我一部分生活“库存”,《西京故事》虽也时时“回望”乡村,但核心故事发生在城市;《装台》《主角》《喜剧》主要写我在戏曲院团的生活经验。《主角》写剧团故事,但剧团和社会有着复杂关联,戏曲人物也都有社会身份,他们的生活当然也和更具纵深感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所以最后打开的,都应该说是更开阔、更丰富、更复杂的生活面向。

  写《星空与半棵树》希望打开的面向再开阔些,包括人物精神和心理纵深。这里拉开的是一个从乡村到小镇,再到县城、省城、京城的宽阔舞台,人物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高高低低、阶位错落。我希望写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像基层公务员安北斗,既需面对日常种种细碎矛盾,也要处理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毕竟写了八年,八年间人物生活和命运在变化,作者自己的生活也在变化。困难在于如何写得饱满深入,让自己的思考得到比较充分的艺术表达。

  写作过程中惊喜时常会有,比如有一段写到安北斗的星空和温如风的半棵树,两人都经历了人生起起落落,突然各自追求的东西交会在一起,就觉得特别有意味。

  许旸:“我喜欢这次伴随了我好多年的星空纵深之旅,更喜欢那半棵一直紧紧牵绊着我的乡间田埂上的树。”这种哲学观是不是贯穿于您的创作中?

  陈彦:“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接地气)原本就是哲学或者说是人类生活的两面。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去思考和探索博大、高远、宏阔的世界的可能性;也要脚踏实地,推进着现实生活切近未来的希望愿景。前者是“致广大”,后者则是“尽精微”,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就这部小说而言,如缺少前者,安北斗、温如风和北斗村、北斗镇的故事可能就是一地鸡毛式碎屑庸常事件的累积;而如缺少后者,则仰望星空也可能仅是不合时宜的迂阔之举,无法彰显其之于安北斗的意义。主人公必须面对由温如风所牵连出的复杂系列事件,且在事件不断推进中处理“广大”和“精微”的关系——小说由此尝试打开更为复杂的生活事项,呈现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多种层面交织的多种问题,个人与他者、历史与现实、文化和社会、人与自然等,不是单一而是多层面多角度,或者说是力图“全息”的。

  许旸:前不久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上,您谈到社会发展催生的新内容、新感受,新想象,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语言。“旧话语讲不好新故事,老观念也想不通新命题。”为何有如此强的紧迫感与危机意识?

  陈彦:文学观念和审美表达方式的“新”“旧”交替,原本就是文学发展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一时代有一时代人所要面对的新问题,新的社会生活所引发的新感受和新内容,自然也呼唤与之相应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拿戏剧来说,我们读索福克勒斯,读莎士比亚,读歌德,读奥尼尔,读关汉卿,读汤显祖,读曹禺,感受到他们观念和审美的连续性,同样也能体会每个人独异的创造力。

  继承传统当然重要,但充分感应写作者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氛围,创造与之相应的新的艺术作品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有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也要有新的创造。如果缺少基于自身所处时代的新的艺术创造,文学会止步不前。从荷马到但丁,从歌德到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从福楼拜到卡夫卡、伍尔夫,以及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到中国的司马迁、杜甫、吴承恩、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鲁迅等等,大量文学史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许旸:这是不是意味着文学创作至少需在两个层面求新求变——观念上的更新、艺术手法上的迭代?

  陈彦:一个作家如果企图持续具有创造力,我想一定会为这两个方面问题殚精竭虑,既不能重复前人,也不能重复自己,这就要求他在写作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上持续学习、探索。所能依凭的经验不外两种,一是博大、精深、浩瀚的文学艺术传统,古今中西都可纳入其间为我所用;一是日新月异、维度多端的时代和生活现实。

  “求新”的重要性和难度也正在此,作家如何充分学习、借鉴、融通不同的文学传统,进而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新经验,这是考验作家眼光、胸襟的重要维度,也是强逼着作家要尽量打开气象、格局。

  许旸:“文学如果只是浮光掠影的表现,肯定会雷同撞衫。”如何尽可能避免写作的简单化、概念化、套路化?

  陈彦:日新月异生活所呈现出的新内容和新经验,应该说每个人都能感知到。这就要求写作者不能浮在生活表面,要有精神的穿透力,从大量细碎具体生活经验中洞见生活的本质所在,感知到万千头绪中的“总体性”,进而创造与之相应的新的艺术形式,以使他所感受到的新思想、新情感、新心理、新经验,能够得到恰如其分的艺术呈现。

  但文学观念和艺术表达的“新”“旧”易代,对写作者而言却是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个人努力,走出“舒适区”,走出已习得并甘之如饴的经验和表达范围,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和更为复杂的经验和可能性敞开。

  许旸:互联网时代大众对文学的需求结构、接受方式、参与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您提出了两问——有没有服务人民的资格?有没有满足需求的本事?短视频流行的当下,文学长文本如何发挥其优势,是借能借势?还是说跳开新媒介格局,另辟蹊径?

  陈彦:应该说,“新媒介格局”也是这个时代写作者需面对的现实之一种,我们不可能绕开或“屏蔽”这种现实,而应将其纳入整体视野中通盘考虑,在充分思考这种现实带给写作者何种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处理经验,以及艺术表达和传播方式种种新的可能。这的确是比前辈写作者所面对和处理的更为复杂的经验。

  即便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人们对能够在总体性意义上充分感通时代经验,艺术性地表达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的需求应该不会变化。换句话说,流行的经验是碎片化的,琐屑的,庸常的,但艺术创造的根本重要性,恰恰在于从细碎日常经验中写出总体性的、有意味的,甚至崇高的“内容”。

  许旸:“在文学生产上搞人海战术、求多不求精已经走不通了。”您观察到,作家面临的尴尬是思考不如读者透彻,人民不买账。相较古典时代小说家往往扮演“时代书记员”职责,当下“专家型作者”这条路是不是走不通了,还是说小说功能和美学使命已产生变化?

  陈彦:成为自己所写生活领域的“专家”,当然重要。但在现实经验繁复多样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熟稔生活方方面面,了解所有“知识”,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当下写作难度之一。传达现实经验固然重要,但文学创造应该还有想象力的参与。而后者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前者的不足。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小说观念和艺术自然不能一成不变。应对这种变革,简单总结的话可以借用“长安画派”说法——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我觉得这两点十分关键。

  许旸:更新迭代层出不穷的公共文化产品分享分流着社会注意力,“现象级文本”是不是很难出现了?但与此同时,文学参与转化的《人世间》《漫长的季节》等频出爆款,是否意味着当下“现象级文本”越来越依赖寄生于其他产品形式?

  陈彦:像1980年代甫一出版便一时洛阳纸贵的“现象级文本”,的确很难出现。但在媒介融合时代,读者阅读方式和文学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文本很难仅依靠纸媒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近年来,一些引发较大社会反响的文学作品,往往也是因为在影视或其他艺术形式的转换上取得了较大成功,进而回向文学,扩大文本影响力的。这应该说是新时代语境中的正常现象。

  如何有效利用多种媒介扩大文学影响力,可能是作家们普遍需要思考面对的重要问题。既然是媒介融合,也就不必拘泥于一种媒介,这个思维的转换也很重要。不仅文学,任何文艺门类要做到万人空巷都不容易,似乎都有尴尬,越是如此越要提供最富文学性的独特表达才有立身之本,才可能被需要被看见被传播。

  许旸:您打过比方——生活与小说,有时就是一棵树的状态。根系越庞大,主干越粗壮,旁枝越纷扰,叶茎越繁复,就越耐看、越有意味。小说只是对生活之树做一种精心的爬梳与打理。最近不少声音热议两者关系——“文学来源于生活但绝不高于生活”“别急着考虑高于生活,先想如何贴近生活”……您同意吗?

  陈彦: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肯定是颠扑不破的道理。但生活不止一面。因时代、具体的现实等因素影响,不同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把握和艺术处理是不同的。这也是古往今来经典作品多元多样的原因所在。我觉得作家在写作之前,掌握的生活经验越扎实越丰富越生动越鲜活越好。但这些经验还不是艺术,还需要作家进一步加工,尤其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概括力,对生活琼浆玉液的压榨力,使之成为艺术性的表达。

  身处多元包容的时代,有许多行业生活的侧面尚未被文学书写覆盖到,这要求新时代作家不仅读书架上的“有字之书”,更要读好生活这“无字大书”,描绘生活与心灵的升级。在艺术加工过程中,不同作家在思想观念、写作资源、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便显现出来。比如同样写当下生活经验,从《红楼梦》中汲取营养和从《寒冬夜行人》中学习经验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同样,以现实主义精神追求总体性表现时代风貌的宏大叙事,便与注重个人情感的自我表达的作品会存在一定不同。这里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也没有一定之规,文学艺术创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源于此。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