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偷偷藏不住》:青春当彰显温暖向上的力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偷偷藏不住》:青春当彰显温暖向上的力量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6-28 11:38

  作者:何天平

  青春题材影视剧往往青涩浪漫扣人心弦,而奋斗与成长也是青春不可缺失的正向话题。日前,在优酷宠爱剧场独播的青春暗恋童话剧《偷偷藏不住》以主人公之间细腻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主旨蕴含在情节之中,在明媚绚烂的青春记忆中,给观众以温暖的治愈力量。

《偷偷藏不住》:青春当彰显温暖向上的力量

  突显青春气息,浸入式图景引发共鸣

  《偷偷藏不住》从少女桑稚因为学业偏科,得到哥哥桑延的朋友段嘉许帮助开始,再到桑稚努力考取段嘉许所在城市的大学而重逢,整个故事涵盖了桑稚的成长历程。以这段炽烈的岁月为时间背景,影像在情节设计与视觉呈现上,力图构筑出最富有少年气息的氛围,还原出符合观众记忆中所期待的青春画卷。

  初中时期的桑稚思维天马行空,机灵而活泼,高中的她则是在成长中有了少女的心事,而后她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结识新朋友,积极而自信地适应新生活;而段嘉许的身上,则有着学生时期的阳光热血,以及步入社会的成熟沉稳……沉浸于这段时间线中的观众,一方面见证了角色的每一步成长,同时还能勾起自己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当我们在某个时刻与角色共情,或许可以从镜头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拉近了影像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从光影构图上看,该剧的整体色调阳光而清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抬头便是灿烂的阳光,色彩渲染出的专属青春的气息,贴合我们记忆中的青葱印象。从服饰与道具上看,《偷偷藏不住》着重打磨细节,随处可见青涩与悸动,学生们整齐划一的校服、运动场拼搏的身影、课桌上成堆的书本等,再从小道具体现设计的精心:桑稚随身携带的小熊零钱袋、段嘉许送给桑稚的可爱玩偶、装满许愿星的玻璃牛奶瓶等,每一处都紧密贴合了人物的年龄和性格,细节汇聚,拼起了学生时代一幕幕真实而熟悉的场景。

  笔触细腻温暖,细节式刻画彰显成长

  《偷偷藏不住》将故事背景置于带着暗恋情愫而努力成长的学生时代。相比于前些年以猎奇、“狗血”而吸人眼球的剧情,如今的青春校园剧逐渐归于真实而宁静的青葱故事。《偷偷藏不住》亦是如此,没有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学生时期大多是日复一日、认真刻苦地学习,其中会掺杂着些许“小惊喜”和“小意外”,这些暖心的细节共同构筑起了成长的故事。因此,影像整体的叙事笔触偏向于细腻,在细节刻画当中,关注与探讨成长这一主题。

  在写实的意向之外,影像也在处处传递正向的教育理念,陪伴保护而非纵容溺爱,施以援手而非无条件包办。外出吃饭遇到窘迫情况,令桑稚感到懊恼而丢脸,却没想到哥哥们以细心和耐心,照顾与呵护她;遗失作文本后,段嘉许没有为桑稚代写作业,而是陪她早起,将作文补齐……成长蕴含在一处处小情节、小细节里,更呈现在细腻的刻画中。此外,在遭遇校外不良少年的敲诈勒索和威胁恐吓之后,桑稚明确地告诉同学,遇到此类事情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告诉父母和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而不是唯唯诺诺、听之任之。这一情节也映射了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热议的校园霸凌现象,以此传递正向示范和引导,鼓励青少年在遇到问题和困扰时,要学会表达、沟通与寻求帮助,也以此提示父母与师长对孩子保持信任,与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进行保护,而非一味地责备。由此可见,故事的开展并不囿于情节本身的推进,更是需要回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的现实话题,聚焦教育与成长的关切问题。

  正向价值引领,双向式奔赴治愈现实

  《偷偷藏不住》以暗恋最终开花结果为主线,但不同于平铺直叙的爱情故事,作品更传递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价值引导。桑稚的求学时代在段嘉许的温暖帮助下,克服了许多窘迫时刻,因而萌生了暗恋情愫。但这份感情并没有让她分心或是消沉,反而成为了一种动力:要坚定目标、认真学习,成为像段嘉许一样优秀的人,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自此,剧集将“暗恋”的意义升级,不是“我喜欢你,就要和你在一起”,而是“我先找到我自己,我才能靠近你”。由此可见,爱情并不是成长的绊脚石,爱与奋斗可以并肩而行,喜欢可以转化成为梦想而努力的动力,回应了年轻人追寻目标、奋斗不止的时代主题。当暗恋经历时间的沉淀,得以双向奔赴,单纯的浪漫就有了治愈现实的美好力量。

  在爱情的维度之外,《偷偷藏不住》讲述了更多情感的力量。桑延和桑稚之间日常的相处以打打闹闹、相互嘲讽为主,但在妹妹遇到困难时,桑延从不缺席,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再多的小冲突也无法抵挡深厚的兄妹之情。桑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刚柔并济,对原则问题及时规劝矫正,但在其他事情上包容而开明,突显了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桑稚在被朋友利用背叛之后,下定决心不再交往,但还是告诉对方如何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保持着可贵的善意……因此,青春的成长是多层次的,亲情、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所有情感交织在一起,才能成为每个人勇往直前的底气,勾勒出年轻人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

  《偷偷藏不住》不光带来一段青葱岁月里的故事,更让观众能感受到治愈和浪漫,在其中探寻成长背后年轻人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回应现实观照,带着爱与勇气继续前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遗落山水间》:“梅”挂枝头 香飘四溢

  • 《刺猬》:温情的魔幻现实主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