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人的音乐》:在音乐里听懂中华文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中国人的音乐》:在音乐里听懂中华文明

来源:齐鲁晚报2023-07-02 09:07

  作者:嘉 宏

  音乐有着穿透一切的魔力。田青是国内研究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专家,兼具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人的音乐》一书是他关于中国音乐史方面的最新著作。作者在书中梳理了中国音乐的源流和演变趋势,化繁为简讲述了乐器与器乐、民歌与声乐、新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的音乐》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中国和中国人的书。

  敦煌壁画《观无量寿经变》表现了唐朝宫廷燕乐的表演情形

  《中国人的音乐》田青 著中信出版集团

  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距今7800—9000年。

  音乐中的“和”文化

  “假如让我只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音乐,那就是‘和’。”著名音乐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认为,这个“和”字,不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音乐的最终追求。

  早在公元前522年,政治家晏子就以音乐为例,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和”的本质,指出音乐有不同的“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假如音乐只是相同声音的不断重复,那“谁能听之”?千百年来,中国人将从音乐中悟出的“和而不同”的道理上升为哲学,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田青指出,人类几乎所有艺术都源于对大自然的模仿。比如人们在绘画与雕塑时描摹的对象是大自然中的一切,赤橙黄绿的颜色与各种形体也都是自然存在的。但音乐略有不同,虽然自然界存在着风声、雨声、瀑布声、鸟鸣声,但这些都只是噪声,不是音声。中国人更是从先秦时就将人耳所闻分为三个层次——“声”“音”“乐”,中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礼记·乐记》中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意思是禽兽只能听懂同类之间的“声”,普通人只能懂得由“音”构成的语言,只有掌握了文明密码的君子,才懂得音乐。

  中国的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前。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著名的贾湖骨笛,它有7孔,由仙鹤的尺骨做成,可吹奏七声音阶的现代乐曲,且音色优

  美。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在8000多年前就已经创造发明了一种完备的管乐器。

  在中国文化里,音乐绝非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先秦诸子都对音乐有着清晰、深刻的论断。最典型的要数孔子,他不但认为人格养成的途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音乐文化视为最高修养,而且他就是位音乐家,会弹琴、唱歌,并且“无故不撤琴瑟”。

  一个神奇的现象是,我们的祖先认为,把“礼”和“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社会安定有序,同时又充满活力,早期中华文明更是世界唯一的礼乐文明。田青赞同荀子“乐和同,礼别异”的观点,认为“礼”使人和人有区别,有尊卑,有秩序;“乐”则是通过人类能够共同理解和欣赏的艺术形式,找到人们的共同点,让人和人之间有关爱,有亲情,从而达到“和”的境地。“我们的祖先和现代社会的人不同,他们在音乐中追求的,不是发泄,不是放纵,而是平静与和谐,是心与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大自然、万物、天地的和谐。”

  关于音律的起源,《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黄帝命令臣子伶伦制定乐律,伶伦来到昆仑山,听到凤叫了六声,凰叫了六声。于是,伶伦就在山下的“嶰溪之谷”用竹子做了十二根确定音高标准的“律管”,模仿凤凰的鸣叫。这就是黄钟、大吕、太簇等十二律的来历。其中,“黄钟”是中国音乐的标准音,十二律则成为中国音乐千百年来的基础和规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政权建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制礼作乐”。其中就包括要制定黄钟的音高标准。不仅如此,吹出黄钟音的管子,还是制定国家度量衡的标准:以黄钟律管长“九寸”来定“尺”的长度,这是“度”;将黄钟律管里装满黍,倒出来后称量,其体积和重量就是“量”和“衡”的标准。可见古代的中国人多么重视音乐。

  从“雅乐”到“燕乐”

  1978年,湖北省随县(今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一座古墓,让现代人一睹春秋时期礼乐文明的辉煌。这座古墓的墓主叫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君主,下葬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或稍晚。该墓共出土文物1万多件,光乐器便有125件,包括极难保存的竹制和木制乐器笙、鼓、排箫、篪、五弦琴、十弦琴、二十五弦瑟。其中最宝贵的发现,是一套共有65件的青铜编钟,即“曾侯乙编钟”。

  编钟出土时分三层八组,挂满了墓室的整整三面墙,正符合《周礼》中“诸侯轩悬”的规定。田青指出,这套编钟除了精美庞大,还有几个“世界之最”。第一,这套编钟音色纯正优美,高音清朗,中音明澈,低音浑厚深沉,而且每件甬钟可以敲击出两个大、小三度的和音来,改写了此前“中国音乐就是单声音乐”的看法。第二,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半八度,其音列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可顺利地“旋宫转调”,甚至可以用来演奏巴赫或者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改写了“中国音乐就是五声音阶”的认知。第三,在这套编钟的钟体上,铸着三千七百多字的钟铭,这篇音律学“论文”详细记载了各国不同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的对应关系,篇幅之多、含义之深,皆为世所罕见。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加上建鼓、琴、瑟、篪、排箫等乐器组成的乐队,就是先秦盛行的“雅乐”演奏阵容。春秋之际礼崩乐坏,雅乐衰微,琴、瑟、篪、箫等乐器流入民间。西汉张骞凿空之后,大量外域乐器、乐曲流入中原,成为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共同追捧的“流行音乐”。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又一种音乐形态:燕乐。

  燕乐也称“宴乐”,泛指当时在宫廷或贵族的宴会上所演唱、演奏的音乐,其中包括独唱、独奏、合奏,大型歌舞曲及歌舞戏、杂技等。而最有影响和艺术价值的,则是被称为“大曲”。这是一种含有多种艺术形式的大型歌舞曲,一般有三大段。

  燕乐大曲中最著名的有《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前者规模宏大,声名远播域外。《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印度的戒日王曾问玄奘《秦王破阵乐》的来历。日本遣唐使也曾将此曲带回日本,至今在日本仍保存有名为《秦王破阵乐》的五弦琵琶谱、琵琶谱、筝谱、筚篥谱、笛谱等多种乐谱。《霓裳羽衣曲》则是燕乐大曲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它继承并发展了燕乐大曲成熟的表现方法,同时凝聚了包括李隆基、杨玉环在内的许多人的智慧。

  燕乐是大唐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音乐文化,曾给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诸国以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后,乐工星散,这些音乐只能留存在诗人的记忆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不但记载了盛唐燕乐给诗人心灵带来的震撼,也记载了燕乐衰败后诗人的唏嘘哀叹。

  民歌登上大雅堂

  古人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当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让你激动,需要表达时,语言的局限性便成了障碍。语言表达不了,一边拍大腿一边大声嗟叹还不行,就只能唱了,正如一首山西民歌中唱的:“心中难活唱一声。”

  歌的最初形态是民歌。田青直言,民歌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唱过的歌,里面有祖先的喜怒哀乐,有民族、地域、家乡的历史和生活,有不尽的乡愁。千百年来,民歌在传唱中不断丰富、发展、传布,积淀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们民族、地域的一个标志。比如《东方红》,就是随着中国革命的浪潮从陕北唱响全中国的一首升级版民歌。

  《东方红》的曲调原为陕西、山西、内蒙古南部广泛流传的民歌曲调。被称为“黄河拐弯”的河套地区原本在文化上就属于一个系统,很多共生、共有的民歌风格相同或近似。其原始曲调演唱的陕北民歌歌词是“蓝格莹莹的天,飘来一疙瘩瘩云,刮风下雨响雷声,三哥哥今要出远门,呼儿嗨哟,你叫妹妹不放心”。在晋西北,也有一首相同曲调的民歌,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哼儿咳哟,哎呀,我的三哥哥。”

  抗日战争时期,此曲曾被改编成抗日歌曲:“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就顾不上。”这就是被视为《东方红》前身的《骑白马》。1943年,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移民歌》。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并改名为《东方红》,于1944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随着解放大军的南下,《东方红》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作曲家李焕之将其编写为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合唱。在专业作曲家的精心研磨下,这样一首民间小调华丽转身,成为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宏大颂歌。1964年,以《东方红》命名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这台节目以国家的力量调动顶尖艺术家集体创作,有3000多名演员登台演出。在“序曲”中,《东方红》的旋律以恢宏浩大的音乐,配合中国古代乐舞的最高规格“八佾”舞,将“颂”这个在《诗经》时代便已出现的体裁发挥到极致。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编钟演奏的《东方红》曲调作为每天开始广播的“呼号”和标志性乐曲。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在围绕地球运行的浩渺太空向宇宙发射《东方红》旋律的电子信号,让这首来自中国西北偏远山乡的民歌,成为“遨游太空”的中国符号、中国声音。

  这样充满传奇的歌曲还有许多。因乐可知心,因乐可知人。可以说,懂得了中国人的音乐,也就懂得了中国人,懂得了中国。(嘉宏)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