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一个”唐琬,有艺术的传承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这一个”唐琬,有艺术的传承

来源:解放日报2023-07-06 10:28

  作者:仲呈祥

  观赏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郑全在古装戏越剧《唐琬》中塑造的唐琬艺术形象,不禁拍案叫好。

  《唐琬》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妻子唐琬那段流传千年的“钗头凤”故事为背景,以唐琬的细腻心理变化为主线,讲述了陆游与唐琬之间的爱情悲剧。该剧由戏曲文学家王仁杰编剧、导演徐春兰执导、福建芳华越剧团演出。在其他关于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题材的戏曲作品中,似乎都理所当然地将陆游作为第一主角。王仁杰则不然,他以《唐琬》为剧名,显然就是要另辟蹊径,将笔力聚焦于为唐琬画像、立传,在舞台上浓墨重彩地写出陆游留下的千古绝唱《钗头凤》中奇女子唐琬的精神境界和人性深度。导演徐春兰心有灵犀,对个中真谛一触即通。独具思想发现与审美慧眼的一剧之本,和总体驾驭精神轨迹与人物塑造上息息相通的导演艺术这两条,为郑全在越剧舞台上精雕细琢塑造好“这一个”唐琬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铺平了成功道路。

  但这绝不是说剧作的优秀和导演的高明,就完全决定了戏曲演员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成功;而是说,郑全饰唐琬令人耳目一新,离不开剧作的文学基础和导演的总体把握。更值得一提的是,郑全塑造“这一个”唐琬背后是越剧艺术传承的努力。熟知郑全艺术生涯的人都晓她立志继承张(云霞)派,而张云霞从小学京剧余(叔岩)须生戏,开始即注重刻画角色的性格,后转行越剧,师从袁(雪芬)派,戏路开阔,擅长从深切的生活感受出发去体验角色性格,表演精准细腻,尤其是常常能在同类型角色和相仿的戏剧情境中,以独特的思想发现和美学发现,做到同中见异地塑造人物个性。其唱腔用真假嗓结合发音,既从袁派脱胎而出,又兼蓄傅(全香)派所长,广汲京昆剧种滋养,兼容整合,声情并茂,清丽委婉,成为越剧史上难能可贵的张派。只可惜,恐怕正因越剧张派表演、唱腔均难度较大,故后继乏人。而郑全之可贵,正在她酷爱张派艺术,勇于知难而上,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弘扬越剧艺术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明乎此,再来鉴赏郑全在《唐琬》中精心塑造的“这一个”唐琬形象,就更能体味真切、知晓个中美妙了。

  且看,在序曲“东风白絮悲唐琬,岂独伤心是放翁”的合唱声中,唐琬亮相,于山阴鉴湖之畔的渡口与陆游惜别,此时的她,还“不信天无怜悯意,不信薄幸是诗人”。但“今日里一声棒喝遭遗弃”却成了严酷的现实。她只能坚韧乐观地把这“不幸中权为大幸脱藩篱”,坦言“何惧这参商两地暂分离”,并期盼“有情他日重相聚”,发誓“等你无尽期!”这是一位何等纯情、何等隐忍、何等坚强、何等忠贞的女性啊!面对陆游一方面仰天长叹“从今后谁共读书说痛史,漫将梅树写新章?小楼谁共听春雨?分茶谁共在晴窗?谁把菊花为菊枕,吩咐诗人入梦乡?”另一方面又俯首认命“怨我难违慈母命,则做了千秋薄幸负心郎!”郑全通过她的精心设计、细腻演唱,把唐琬此时此境的心理变化、情感轨迹,表现得丝丝入扣、淋漓尽致。

  第二章描写离别两年后,唐琬寄人篱下,在赵家花厅“把琴台当作了望夫台”,通过《菊枕》尽情抒发对陆游的思念深情:“这枕囊唤回十载温馨梦,也教我伤透了心断尽了肠。”郑全唱至此,声泪俱下,动人心扉。但传来陆游另娶王家小姐的讯息时,唐琬心碎梦灭:“十年情百世恩尽付东流,爱与恨悲与欢一笔都勾。”这是抗争、愤怒、批判,是一位反封建包办婚姻女性的呐喊。“道一声多保重慨然分手,且拭了眼底泪收拾从头。”这是真情、宽容、坚强,是这位反封建女性斗士的勇敢抉择。应当说,王仁杰写得好,郑成唱得好,把剧中唐琬的复杂情感和心态层次分明地揭示了出来。

  第三章令浓郁的悲剧氛围骤添了讽刺喜剧的意味,这便是重阳节赵家洞房撒帐人角色的出现这神来一笔。为了抗争,也为了自尊,唐琬毅然决然地“央媒自嫁”,与同郡士人赵士程结婚。撒帐人一句妙言“红丝一带捆鸳鸯,两个新人上墓场”,石破天惊,遭众人非议后,撒帐人戏曰:我可是有执照、有高级职称的!现代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是有“小蜜二奶伴身旁,家花不如野花香”吗?也许有人会诘问,这完全是当代语言呀,哪里是南宋人的话?是的,这正是中华戏曲常有的一种打通历史与现实的有喜剧意味的“穿越”审美,是戏曲“趣味”和“情趣”的所在和优势之一。正是靠这段戏谑色彩的戏垫底,才使得郑全饰演的唐琬下面这段话字字铿锵,犹如匕首投枪:“务观呀务观,你是自许上马击强胡,下马草军书,报国情怀,溢于笔端,却呵护不了你结发的妻,忍叫她寄人篱下,红叶飘单……”郑全的念白,抑扬顿挫,余音绕梁。

  第四章写8年后唐琬与陆游的沈园重逢,这自然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千古名篇《钗头凤》的诞生。郑全的演唱,令“这一个”唐琬的形象得以完成。“乍以为引刃已断旧情丝,孰能料东君无主运乖戾,偏叫沈园又破题!揪心一曲钗头凤,惊觉了原来你痴我亦痴。”郑全把唐琬独特的人生况味唱出了哲理意味。是的,一个“痴”字,耐人深思,它照应着那千古绝唱中的“错”与“莫”——“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