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专题评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专题评论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微信公众号2023-07-18 16:22

  现实题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领域。如何理解现实题材?现实题材创作有哪些成功经验,哪些问题不足?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

  我们邀请王晓岭、宋宝珍、徐健、白皓天四位专家,以高屋建瓴的立场观点、精辟入里的分析点评、旁征博引的生动解说,带您领略火热的“现实”生活,体味独特的“艺术”魅力。

  【嘉宾】

  王晓岭 著名词作家、一级编剧

  宋宝珍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白皓天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

  徐 健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文学博士

  “现实题材”是近些年来在各文艺门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汇,也是国家近年来在创作方面引导、鼓励、扶持、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仅以电视剧为例,这些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人世间》《开端》《狂飙》《县委大院》都是现实题材作品,有些作品还成为现象级爆款。舞台艺术方面,话剧有《谷文昌》《桂梅老师》《深海》,歌剧有《呦呦鹿鸣》《马向阳下乡记》,音乐剧有《在远方》,等等,也都是近些年涌现出来的现实题材佳作。可以说,新时代以来的现实题材已经成为了文艺创作的一个主潮。虽然我们的数量很多,但是现在很多创作者,包括观众也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什么是现实题材”“现实题材的主题范围”到底有多大呢?

  关键词:什么是现实题材?

  宋宝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启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源头。艺术就是对于生活的模仿,对于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镜子式的、简单的、机械的照搬,它透过创作者的心灵对于社会的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的关系等进行一种思索和反映。当我们说现实题材的时候,往往指的是选材的范围,是工业题材,是农业题材,是军事题材,还是科技题材,等等。

  徐 健:宋老师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讲,现实题材就是我们提倡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创作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王晓岭:我们经常说生活在现实中,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年代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在那个不同的人的不同年代,都是他的现实。

  现在作为一般戏剧题材的理解,大概认为现实的就是当代的,当代人写当代的就是现实的。回顾过去一些作家们,他们写的也是当代的,在当时是现实的。这话题不是绕弯子,是看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老舍先生当年写《茶馆》《龙须沟》,他写作的年代就是那时的当代和现实,所以我们认为它是现实题材。贺敬之先生、田川先生、马可先生写《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就是当时的现实题材。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作为现在的人,我们写《白毛女》的年代还是现实题材吗?可能就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现实题材了。要写更贴近于当今生活的这个时间段,才是现实题材。

  徐 健:每个时代都有它对当下的书写,经典作品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中国的作品,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曹禺先生写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这都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现实的书写。

  王晓岭:那是曹禺先生的现实题材,它不再是我们的现实题材了,要从时间上划分。

  徐 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陈白尘的《升官图》,都是那个时代的现实题材。再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龙须沟》《霓虹灯下的哨兵》,八十年代涌现出的《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都是在那个时代的对现实的一种书写和表达。

  如何理解:“现实”和“经典”

  王晓岭:不是说现实不能成为经典,虽然比较难。我们必须承认(我作为编剧的体会)现实题材比历史题材难写,历史题材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有过一定的消化,而且被写的比较多,有些内容基本上形成了定论,所以写起来更容易自由发挥,不受很多当代的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实(题材)呢,因为它发生的时间离你特别近,你来不及消化,就容易混淆概念和界限。

  戏剧和影视不尽相同,最不一样的就是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我们现在往往把戏剧选材与报告文学、新闻报道分不清。因为离得时间近,来不及仔细思考,往往就停留在表扬好人好事或赞美成就的新闻层面,其实“好人好事儿”“成就”最多是个创作原型,但往往我们来不及有更多时间消化,某种意义上就是急功近利。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是“现实”,就是因为离得近。

  特别火热、扑面而来的(事件)特别容易感动你,来不及沉下去仔细地思考、提炼。艺术作品尤其是戏剧,一定是被提炼、提升出来的最精华的内容,而不是见一说一、见二写二,不能是白描,否则最多就是活报剧的水平。

  宋宝珍:现实主义的经典定义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当中提到的。他说,所谓现实主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强调细节真实,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现实题材,创作者和他的现实生活距离太近,来不及经过时间沉淀,来不及进行心理自我消化,也来不及经过深思熟虑再进行艺术反映。

  细节真实特别重要,现在有些剧目中,你明显地感觉到,创作者文本写作方面深入生活不够,还有的是表演者深入生活不够。比如撒渔网,渔网浸湿了以后是很大很沉的,你手指尖一抖就出去了,这明显是对生活缺乏具体的经验。因此在表现上,也就缺乏细节的真实。

  典型环境,比如《阿Q正传》,就是典型的、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造就了落后的国民性的体现者阿Q。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还有典型性格,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茶馆》当中王利发的性格也是典型的,他到处作揖、讨好,在茶馆当中提茶送水,迎来送往,小心翼翼各方伺候……这样的一个人物,他经历了晚清戊戌变法,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战后国民党接收大员们对城市的占领,但是他怎么努力想要讨一碗干净的饭吃,就是做不到。因此,我们觉得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是特别重要的。曹禺先生说,写人物就是写性格,你性格写好了,他才能出思想。

  白皓天: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它肯定是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包括观众的认可。我们没有一部作品,没有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会一次性写成的。我认为原创作品想做好现实题材,首先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不是简简单单地说几句话,是真的把脚扎在泥土中,真的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同呼吸在一起。

  比如我们创作,在排某部戏之前,在家里闭门造车、想象的那个地方,和我真实到那个地方,完全是两回事。像宋老师说渔网的量感、持感、分寸感是什么,我们到舞台上从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和表演方式做完以后,观众的回馈又是什么,我们一直在中间找这个平衡点。

  真的是什么、舞台上是什么、我们表达的是什么、观众喜欢的是什么……我们得去做这个题材的亲历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演员,我们就得把“我”变成“那个人”,变成那个地方的人,变成那种人,我们要无限地去贴合人物的性格。不管是《狗儿爷涅槃》《雷雨》《茶馆》,它都会有一个鲜明的人物,想达到一个鲜明的人物,就要有一个饱满的形象。当今的观众所得到的信息源太广泛了,审美也在进步,观众不太去需要一种片面式的或者符号化的人物,观众更喜欢的是饱满的。

  所以,我们塑造人物的时候,要有血有肉,如果都是光辉亮丽的形象,那“他”是神而不是人,观众不会相信。观众不信我们就是做假,这个戏就不好看,那它怎么能成为经典呢?

  我觉得一部戏是经过一系列沉淀的过程,要经过无数次修改、打磨。作为一个戏剧人,我们应该有一颗相对清贫的心,因为戏剧相对于当下的影视还是有区别的,戏剧的环境更纯净。如何把心沉下来,作为一个戏剧创造者,可以说我们有时候有些躁动了。

  畅谈、思索:戏剧与其他艺术

  白皓天:创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命题作文,比如我排《谷文昌》,一看就是个英模题材、红色题材。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没有多少人踏实下来看书,以前的创作,我们大部分改编小说,现在更多的是改编影视剧,比如《山海情》《在远方》,因为观众看了影视作品已经接受了。

  王晓岭:影视剧改编成舞台剧,目前是普遍现象,就像过去小说改编一样,深究原因,我觉得和深入生活的时间有关,舞台剧创作需要更集中、更凝练,所以有时候不妨会从其他一些成熟的作品中去选材。

  宋宝珍:我觉得因为影视剧的收益比较高,因此把戏剧创作的一批人才都吸引过去了。好多的剧作家,他说写一个话剧,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能赚几个面包,但如果写电视剧,赚的是面包车。收益差异如此大,因此,影视剧把好多舞台剧的编剧吸引过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影视剧的传播范围广。游本昌先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他说他演电视剧《济公活佛》一晚上的观众量超过他一辈子演话剧的观众量。

  白皓天:您说这太对了。这就是现在田沁鑫院长在考量的数字中国、数字文艺。如何把戏剧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播出去,把传播链拉长,把传播面的广度开拓出来。其实戏剧有戏剧的魅力,比如现场感,那么如何把舞台和互联网,以及影视的创作方法结合起来,也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徐 健:现在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够很便捷地接受影视作品,一个平板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把几个电视剧全看完了。一些爆款电视剧的点击量、观看量都是几十亿量级的,但是舞台艺术作品,它每场的观众最多1000多人……

  白皓天:戏剧创作应该走精品化路线、高端路线、奢侈品路线。不同于影视剧的复刻,舞台剧是真人在这儿给你演啊,在台上汗珠子跌八瓣,而且排练周期很长,所以我们要提议精品化创作。首先创作者要把作品当精品去做,市场也需要给我们这种回馈。戏剧人不容易,所以我说戏剧人要有一颗清贫的心。

  宋宝珍:我觉得很少有电影或电视让一个观众看好几遍的,但是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至今还在世界各地上演,包括契诃夫、曹禺先生的剧改编成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等。你怎么算它的收益?我们不能只看到当下的票房那点儿收益。比如,首都剧场在王府井街口,很多观众看戏之前逛了一下王府井商店,顺便又绕了一下书店,这些都是文化消费,都是效益增长的一个过程。哪怕我们将来的影视再发达,人们也还希望到现场去看,因为人的气息是交融在一起的。只有在剧场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流在一起,我们共同的为戏剧的悬念,为戏剧的矛盾揪心、动情。

  白皓天:从创作者角度讲,导演是最直接面对观众的,我们经常把自己当成一个观众。我坐在那儿,这戏好不好看,主旋律能不能好看,创作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观众。观众的审美是什么,观众的喜好是什么,不考量观众的话,你的戏永远是你自己看。

  有些创作者演出完以后(组织)演后谈,和大家聊作品,我经历过几次,他说的,我都没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这种精神外化,想表达的方式,好像是他自己的世界。戏排完了给谁看?当然是观众。

  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现在黄牛票炒到几万块一张,还买不着,一票难求。我们就想,我们戏剧是不是就应该培养这种群体,培养我们的戏剧明星,这挺重要的。演员在舞台上,他的魅力太重要了,是不是角儿,是不是腕儿,往这儿一站就出来了。这应该是我们要呼吁的,培养自己的戏剧明星,中国的戏剧明星。

  王晓岭:我们传统剧目戏剧题材,角儿的意识分量更重,越到现代舞台艺术,演员占的比重成分越不大了。像过去京剧、昆曲、豫剧,说出某某流派、某某先生,就冲着他去,是冲着演员去看的。

  白皓天:我们国家话剧院正在做这件事。我们单位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温暖的一个环境,很多艺术家愿意回到舞台。其实,演员愿意演话剧,过瘾,因为从头到尾人物心理线是贯穿的。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各个门类的腕儿、各个门类的明星,这对以后戏剧市场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王晓岭:这点地方戏做得比较好,因为地方戏流动性不大,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发展。可是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这些更广泛的艺术,人才流动有某种集中性,都向大都市流动,所以,打造不同的文化圈应该向地方戏学习。比如,沪剧主要在上海,豫剧就在河南,那些名角、名演员不追求到什么北京或者其他地方,他们受当地土壤的滋润。

  宋宝珍:从教育系统来说,戏剧影视是一个大学科,那么我们也要把戏剧影视当成一个大系统来看。尽管现在文旅部和广播电视总局是分开的,但实际上是双向奔赴,是姊妹艺术。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剧场艺术衰落了,影视也好不了,这是一定的,因为在影视界,破圈的、出名的人物,很多是舞台艺术培养出来的人才,像濮存昕、何冰、梁冠华等,包括国话的一众明星。

  白皓天:像辛柏青刚刚拿完北京电影节影帝,像李雪健、刘佩琦,这都是从戏剧舞台走出去的,还有张译也是戏剧出身。

  王晓岭:他是我们原战友话剧团的。

  宋宝珍:国话这一大众的明星,对影视剧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白皓天:同时,他们对戏剧的执着也很令人感动,经常是晚上演完出马上就赶回剧组去拍戏,然后再赶回来。舞台的魅力还是很多人抵挡不住的。

  宋宝珍:也有人说是回来充电的。

  白皓天:这是一种既得成就感,特别对演员来说。好多演员和我说,当谢幕的时候,那一刹那观众掌声响起,什么都值了。那种瞬间的满足感,是拍影视感受不到的。还有舞台创作的酣畅淋漓是过瘾的,从头到尾的连贯性,人物成长的正向时间轴,不像影视拍摄一天拍八场戏,跨了三十集。

  特别关注:戏剧的核心是内容

  徐 健:王老师,近几年有没有看到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现代题材戏剧舞台作品?

  王晓岭:因为现实题材创作的意义是其他题材很难替代的,所以群众也比较关注,不能认为群众不关注现实题材。关于现实题材,刚才讲了很多难度,它跟历史题材比的难度,我认为更多应该找自身原因。

  刚才讲了很多影视或者小说的优长,实际上剧场艺术、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文字艺术相比,也有很多长处,就彼此之间也看得到我们的长处。比如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像歌剧、音乐剧、舞剧……很难拿舞剧的形式拍成影视剧,歌剧拍成影视剧的也不多,应该充分发挥我们艺术门类的特点作用,这是我们相对的优势。但最根本的,我觉得还是文本,现实题材怎么能吸引人,好看好听的基础是文本的质量。

  白皓天:2000年之后,小剧场戏剧的兴起,好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走进剧场看话剧,成为“潮人”的标志。所以那时候,好像有一大批中国小剧场戏剧迅速地升起……好像我们所有人都在排小剧场戏剧,在校生排、毕业生排,反正干什么的都在排小剧场话剧,但最后小剧场话剧一下就不火了,我觉得核心的问题是内容。

  刚开始,观众觉得走进剧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给我好的回馈、好的内容。举个例子,当时小剧场的一张票大概一百块钱左右,电影票是二十到三十块钱,我花一百块钱,看部剧再发个朋友圈,感觉挺满足,但当我觉得这一百块钱花得不值了我就不来了,十五块钱能买张好莱坞大片的票,那一百块钱的剧能给我回馈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说小剧场要有假定性,我的观点是,假定性是我们戏剧创作的必要因素,是非常核心的因素,但不能利用“假定性”这三个字忽悠观众。沉淀下来,好的内容,好的题材才是关键……

  宋宝珍:内容为王。

  白皓天:内容为王,这戏好看怎么都行。

  王晓岭:有的戏为什么能红?为什么好看?比如,前些年有一部音乐剧叫《钢的琴》,它为什么在“钢琴”中间加个“的”字,一般我们想就是助词嘛,可它要强调的是钢做的琴,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钢琴,是真正用“钢铁”做的琴,这就有意思了。

  这部剧写当年国有企业改制。以当时工厂工人的生活条件、经济基础来说买不起钢琴,但一位老工人的女儿有个音乐梦想,为了帮助她实现这个梦想,他用钢铁给做了一架钢琴。这就是刚才说的现实和现实主义,实际上钢铁厂炼的钢能做琴吗?肯定是做不了的,可从他的幻象中那就可以做,就是它的真实性。很多作品的真实性体现的太真实了,反而就没意思了,这就像画画和摄影的区别,创作的题材为什么有意思,它要有自己特有的视角。

  我们现在恰恰缺乏这种特有的视角,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拿到一个用钢做的琴的时候,那里边有多少心情和多少意念可以表达呢?很多都在不言中了。那既是梦想,理想成为现实,也有小人物的辛酸,还有一些幽默。这些过程的呈现,这个题材能没意思吗?

  白皓天:现实题材如何有现实意义?在当下这种现实意义在什么地方?

  王晓岭:《马向阳下乡记》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问题。主人公是一个在“大槐树下”村长大的孩子,后来他又作为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回到那里,这个人物设置就有意思了,他对那棵大槐树有深深的感情,接下来所有故事都围绕那棵树开展了。《钢的琴》是围绕那台琴,《马向阳下乡记》是围绕那棵大槐树,大槐树是祖宗树啊,祖辈留下来的。

  围绕大槐树产生了很多矛盾,有商人考虑个人利益想买下这棵树彰显自己的光宗耀祖,有些村民就觉得卖了树大家分钱就算脱贫了,这时候矛盾就产生了。大槐树有它的象征意义,脱贫致富不是简单的短视分钱,我们很多作品就是把脱贫简单写成了短视的赚钱,这样往往就没有矛盾,戏就没有意思,没有意义了。

  白皓天:现在很多戏矛盾的设置太单一了,好像就只有正反面。

  徐 健:就是套路化、模式化。比如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总会有个懒汉拖后腿,总会有个寡妇在里面……然后村支书带领大家,老支书反对……刚才谈的《钢的琴》,它其实是在一个大背景下的工业题材,现在很多作品写工业题材往往写不到像《钢的琴》这样一个情感层面上,它都写两条路线、两种方案的较量、斗争,新的技术、新智能战胜了旧技术,产能淘汰了。具体的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往往被忽略了。

  白皓天:这就是时间问题,就是创作者沉不下来,老想在表面上讲个什么东西、讲个什么道理,就完事了,它不是深层的,不去挖这个故事。现在很多现实题材的作品,能明显地感觉到创作时间、创作周期比较紧,好像需要很快的完成。其实,观众和我们是一样的,你能演出来观众就能看明白,现在已经不需要给观众去讲太多道理了。

  宋宝珍:现在观众太聪明了。

  徐 健:而且很多事情离我们太近了,我们也在感受中,创作者也在感受中,我们同样接受众多信息,你的表现但凡出点问题,我们马上就能感知到虚假。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 故事元素数据化重塑:流媒体时代的IP改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