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进、生存和繁荣
——彭林教授谈以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本期学术周刊专访日前参加了“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彭林,请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
彭林
彭林(左四)在“第三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发言
各国汉学家对“礼乐文明”的发言报以热烈掌声
文化周刊:彭老师,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小组讨论会上,您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各国学者的强烈共鸣,通过新华社的短视频发布后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您能否为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和发言内容?
彭林:这次会议规模很大,有70多个国家的汉学家到会,做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文化是怎样的文化?他们与外部世界的处事原则是什么?将来是否会由强而霸?作为一名中国学者,我发言的题目是:《礼乐文明与儒家的和平发展之道》,试图从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视野,从中华的民族性与思想世界的角度,为各国汉学家提供自己的解读。
中国人的民族性,植根于农耕时代。农业社会,生活安定,温饱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孟子·梁惠王上》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一块土地需要耕作三年以上才能成为熟土,所以农民依恋土地,不愿离乡背井,这是农耕民族的基本特点。
据《史记》记载,周人原本与西北方的游牧民族猃狁(秦汉时称匈奴)等杂居,因一再受到胁迫,而屡屡以退让、迁徙换取和平。《诗·小雅·采薇》说:“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正是周人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的生动流露。中华数千年历史,从无向外寻衅挑战的记载,从根本上说,正是农耕民族的民族性所致。
此外,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亦无好战的基因。周公制礼作乐,推行德治,民本主义思潮勃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人一以贯之地将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作为终极的理想目标,而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通向这一境界的四个阶梯。儒家文化聚焦于人的道德成长,《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礼修身,以乐修心,内外兼秀,成就自己的君子风范,成为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在社会治理中,以道德立国,《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坚信道德高尚者,必定得众(有人),得众者必定得国(有土),财用充足。《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必胜,成为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在儒家的理论框架内,挑动战争、胁迫他国的执念绝无存在的空间。
在座的汉学家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表示赞同我的发言。茶歇时,许多汉学家过来与我交谈、加微信,还有人表示要译介我的著作。
以文明交流互鉴,重建人类文明多元化格局
文化周刊:“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议题,您认为我们应如何认识其重要意义?
彭林:毋庸置疑,人类文明是多元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俗等的差异,区域文明的样态必然各不相同,它们按照各自的节奏与逻辑,自由地发展、成长,是各民族人民的正当权利。西方殖民运动兴起后,原本多头并进的区域文明的进程被粗暴打断,殖民者力图将其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变成自己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随之而起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将人类文明说成是一元的(黑格尔就说历史是按照单一的时间线索发展的)。一些西方人认为,世界历史只有一个坐标轴,他们居于这一坐标的高端,其他民族都处于低端,甚至落后了整整一个历史阶段。因此,一些西方人的今天就是其他民族的明天,世界的现代化就是西化。在此理论之下,西方人是创造文明的民族,其他则是只会消费西方文明的劣等民族,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对话互鉴的可能。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放弃自己故有的本位文化,日渐走向西化。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人类多元文明的生态,许多民族的文化迅速消亡,引起各国有识之士的忧虑。
我们应该看到,美国在推行军事、经济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在全球强势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以“铁罐”撞“陶罐”之势冲击西欧电影市场,法国电影市场的60%被美国占据,在某些国家则高达80%-90%,不仅本土市场严重萎缩,国民价值观亦随之悄然改变,景况堪虞。其后,在美、法关于关贸总协定的开放服务市场的谈判中,美国强调影视产品的商品属性,而法国则强调它有精神与价值观层面的内涵,并非普通商品,把文化的单一化和文化产品的标准化作为文化多样性的敌人来加以反对。
文化的全球化将加速异质文明消亡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警惕。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当今的文化传播正在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为此,“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他们与外国文化并驾齐驱。”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合理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理应享有同等的尊严,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平台的构建,使任何民族都可以有尊严地向其他民族与国家宣介自己的文化传统,包括生活方式、文化个性与价值观,同时在交流互鉴中学习与吸收其他文明的优长,为本国、本民族的发展规划更加合理的路径。事实证明,不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消极影响,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不能真正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因而,文明交流互鉴对于重建人类文明多元化的格局具有战略意义。
文化周刊: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明之间的对话从未停止。人类文明彼此依存,通过交流互鉴不断进步,走到今天,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个实证。您能否为我们具体加以阐释。
彭林:人类具有群体性。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依靠群体的力量而得以生存至今。群体性的表现是分工合作,社会越发展,学科之树越分蘖,社会分工越细密,时至今日,即使是一台手机,都需要数百家工厂的合作才能完成。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排斥与对抗,完全可以兼容并处、相得益彰。《尚书》说,舜的乐官夔,能使“八音克谐”;商汤的宰辅伊尹用“和五味”的道理说服君王兼收并蓄。不同特点的事物,可以彼此呼应、和谐共处,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显示了儒家吞吐百家的气象。
交流互鉴才能更好地前进、生存和繁荣。每个国家的资源都有限,故需要互通有无;再优秀的民族,思想与思维模式都会有偏颇。谁都不能一手遮天,谁也不应作茧自缚。国家的发展,需要吸收他人的优长,需要源头活水。中国人自古就有博采众长的理念,《左传》明确反对“以水济水”的做法,往水里加水,是在既有层面上简单重复,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在不断的交流与汇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即就商代而言,占卜用的龟甲中,就有马来龟;作为货币使用的贝,也多来自马来地区;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具有巴比伦文化色彩。可见商朝与周边的交往始终是畅通的。汉唐以下,更毋庸论矣。全人类都在交往与沟通中获益,今后只会继续扩大,而永远不会中断。
深入研究文化的独特性,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周刊:您认为中华文明在今天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应发挥怎样的独特作用?
彭林:中国学者的责任,不是为证明西方文化的唯一正确再增加一个案例,而是要深入发掘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去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有许多独特的经验可以供给域外参考。黑格尔将人类历史的发展归纳为七个阶段,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经历过全部阶段的国家,其独特性举世无双。中国人是以文化而不是宗教作为信仰的国度,这在世界上也很罕见。中国又是人类社会独一无二的,将道德教化融入包括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在内的礼乐制度之中,用温和的方式引导民众向上、推动社会进步的国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以前,西方学者撰写的世界历史,是将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这是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中国人有太多的话要对世界讲,我们可讲的东西实在太多、太精彩。但这绝对不是说可以张嘴就来、一蹴而就、不需要准备的,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文明交流互鉴,每年开一次讨论会是不够的,而是一项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我认为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清理与研究。近百年来,我们也做了很多否定传统文化的事情,可以说发现自身亮点的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许多真正的好东西还在沉睡,亟待唤醒。这是一个文化向纵深方向拓展的过程,要不断刷新,千万不可总是拿那些人人耳熟能详的材料反复炒作。新冠疫情前,我到瑞士洛桑参加一个非遗学术会议,介绍中国古代的“乡射礼”,典雅而人文,与会者闻所未闻,在对此表示惊讶之余,有些学者甚至表示不相信!类似的东西,我们还有不少;二是要把学者研究、整理的成果,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诉诸民众,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资源。只有我们用中华文明成功解决了自身的一些难题,我们才更有与人交流互鉴的底气;三是对外交流的专家队伍要精心挑选、认真组织,理论论题要有研究、有针对性,不可随意拼凑,随性发言。从这些年的相关会议情况来看,这方面问题还有不少。
文化周刊:您认为今天我们如何做到文化更加自信自强?
彭林:文化自信自强,核心是民众对本国的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并为之自豪,如钱穆先生所说,对其怀有“温情与敬意”。我们如今的问题是,文化的教育往往做得不深不实,甚至流于形式,敷衍上级。特别是缺乏成体系的、学术水平高的、可行之久远的文化教材。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彭林 著
我在大学工作数十年,对上述问题有很深的体会。我曾以十年之力,为清华大学学生打造一门名为《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的全校公选课,以农业、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结合的方式,分纺织、彩陶、玉器、青铜器、冶金、造船、建筑等15个专题,介绍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杰出成就,不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不少学生反馈,终于触摸到了有血有肉、令人心动不已的珍贵文物,对祖国文化充满自信与自豪。2013年,该课程成为我国首批加盟哈佛大学全球网络公开课平台(edx)的八门课程之一,面向全世界播出,众多欧洲听众的反响也出乎意料的积极。在类似方向上打造高品质的教材,空间相当大。
希望政府部门能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整合全国教师力量,全面规划,打造出文化教育的精品教材,认真实施,必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