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

来源:新华日报2023-08-03 09:51

  作者:王慧

  “唯生无尽兮爱无涯,璀璨如花兮都如霞……”7月28日晚,丹剧《凤先生》在江苏大剧院精彩上演,近现代伟大的艺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在舞台上缓缓向我们走来。作为一个地方濒危剧种,丹阳市丹剧团凭借该剧在省级最高的文艺殿堂收获了观众的掌声和认可。

  《凤先生》的落幕,意味着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次基层文艺院团展演中,来自全省的8家基层院团带来了8台形式各异、别具一格的剧目,这些“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文艺作品,彰显出我省基层文艺院团蓬勃的生命力。

  特色鲜明,把“家乡事”唱给你听

  江苏有国有文艺院团109个,其中60个是县级院团。它们犹如散落在江苏大地上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乡土之中,成为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力量。此次展演的8台剧目,都是从基层院团中遴选出的精品之作,融合了江苏戏曲的“南腔北调”,既有细腻清新的黄梅戏、慷慨激越的淮海戏,也有婉转悠扬的锡剧、动人心弦的柳琴戏等。它们宛若一幅生动的戏曲画卷,不仅让观众一窥地方剧种的迥异风貌,更勾勒出各个地域的民风习俗和风土人情。

  盱眙县黄梅剧团是省内唯一的国有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第一山》讲述了苏轼与盱眙“第一山”之间的文化情缘。为打造这部剧,他们深挖当地历史资源,力邀业内“高手”加盟,无论是编剧罗周、导演石小梅和张弘,还是负责音乐唱腔设计的陈精耕,都是戏曲界“响当当”的人物。

  “第一山是我们盱眙的名山,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苏轼曾多次登临第一山,留下了《行香子》《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等20多首诗词。所以我们借助第一山的碑刻文化,打造了这部剧。”盱眙县黄梅剧团团长许章响说,《第一山》不仅展现了盱眙的历史文化,还将盱眙特产小龙虾完美地植入剧中,使得剧目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支持基层院团以精品创作引领改革发展,做精重大主题创作、做强特色艺术门类、做优原创品牌剧目,努力实现“一部好戏救活一个剧种,激活一个院团”。

  丹剧《凤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江苏省仅存的四个稀有剧种之一,丹阳市丹剧团成为了濒危的“天下第一团”,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着“无戏可演”的局面。2022年,举各方之力创作的丹剧《凤先生》入选了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的重点投入剧目,获得了省级资金资助。

  一部《凤先生》,激活了一个院团,更唱响了丹剧的复苏之路。

  丹剧《凤先生》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丹阳乡贤的形象与地方特有的戏曲相融合。吕凤子,丹阳人,被誉为“画坛宗师,百年巨匠”,曾培养出朱德群、吴冠中、李可染等一大批现当代中国美术大家。“用原汁原味的‘啷当’唱腔,展现凤先生鲜活的形象,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舞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凤先生》对于丹剧剧种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既要保护和传承,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通过优秀新剧目的创作,激活剧种,壮大剧团。”

  扎根乡土,与时代同频共振

  永远不要忽视“草根的力量”。基层院团规模都不大,因此,他们很少能够上演那种史诗般的大制作,几个演员、几张桌子,有时候就能撑起一台戏。但这些“小”作品,意义却并不小。

  锡剧《红梅花儿开》紧扣黎明前至暗时刻的人与事,以江姐等人深入敌后开展革命运动为主线,艺术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英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动人事迹;柳琴戏《运河滔滔》以运河边普通民兵和护粮支队老百姓作为主人公,书写英雄儿女的“大爱”初心与信仰,再现了淮海战役中人民支援前线、送粮运粮的故事。

  基层院团的基因里,有着与生俱来的乡土属性,剧团善于运用扎根民间的优势,通过对当地民俗、风土人情的深入研究,呈现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继登陆央视戏曲频道之后,锡剧《太平洲上》又亮相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舞台之上。一个县级院团,能够上央视,进省城,这在扬中文化史上还没有“先例”。

  锡剧《太平洲上》是由沉寂了20余年的扬中锡剧团,利用一年不到的时间,把散落在各处的演员重新聚集起来,经过不断打磨呈现出来的。这部剧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太平洲上》的导演李雪梅认为,戏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塑造了中国农村党员干部和慈善人物的群像,以饱满的激情反映当下百姓的精神世界,丰富了现实题材的多样性。“《太平洲上》的故事原型来自扬中市一个真实的慈善救助案例,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将党员干部丰富的精神世界娓娓道来,真实质朴,语言鲜活,深受老百姓喜爱。”

  “《娘亲》的主人公原型就来自我们泗阳,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好人’典型,看了以后感觉特别亲切。”7月16日,淮海戏《娘亲》在江苏大剧院上演,剧中一位平凡女性爱心助学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了一位来自泗阳的观众。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编剧孟宁馨评价说:主旋律作品,想要真正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仍需回到人物本身,回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娘亲》这部剧以平凡笔调书写不凡,去发掘每个人物内心深处的光明和温暖,让好人的故事真正达到与观众同频,与时代共振。”

  搭建平台,让小剧团迈上大舞台

  此次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对很多小院团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展示平台,更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大剧院演出,每个人都特别兴奋。”当得知入选了江苏省基层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团长周沈兵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他告诉记者,院团虽然经常有演出,但都是以社区和小城镇为主,第一次走进高大上的江苏大剧院演出,内心不免有些担忧:这里的观众会买账吗?

  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台下坐着满满当当的观众,“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冲上舞台,争相与演员合影留念,并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里。他们表示没想到木偶演出可以如此多样化,表演如此精彩。”回想起当晚的演出,周沈兵仍抑制不住激动,“我们从乡土来,登上了大城市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相信通过这次演出,木偶戏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这次带来了儿童剧《野蜂飞舞》,团里的演员们大多是95后,为了这次展演,年轻人全员上阵,大家顶着酷暑反复排练,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经常说:‘好演员是踩台板踩出来的,不是关门教出来的。’多实践、多演出是培养年轻演员的最好方式。”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史国生认为,年轻人通过这样的平台,在“以演代练”中不断提升自己塑造人物的能力,提高了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展演期间,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采取降低票价等惠民措施,每场演出的最高票价仅为80元。据统计,展演剧目平均上座率八成以上,有些场次甚至达到了99%。展演期间还特别重视艺术评论的引领和审美的引导,组织专家、媒体和观众进行“一剧一评”,旨在借助各方反馈意见,让创作者不断发现问题,继续进行打磨和提升;也引导观众识微见远,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升审美水平。(王慧)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