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暑期档很火,黄渤很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暑期档很火,黄渤很忙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8-20 10:16

  作者:肖 扬

  黄渤现在的微博头像是他最近交出的“作业”——今年暑期档,《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第一部》)《热烈》和《学爸》三部电影上映,微博上的三个卡通形象是他扮演的三个角色。不同时间拍摄的三部电影凑巧都在今年暑期上映,黄渤笑着说:“压力不小,动力也不小。”

  《封神第一部》

  挑战演员生涯最年长角色

  因为黄渤与乌尔善合作过《寻龙诀》,所以,当乌尔善找到他说想拍《封神三部曲》时,黄渤很痛快地加入了。姜子牙是他扮演的最年长人物;拍摄《封神第一部》的过程让黄渤得以深入了解电影工业化。这两点,无疑对黄渤来说是新鲜有趣的。

  黄渤认为电影中的姜子牙一方面充满智慧、擅长运筹帷幄,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市井小民。也因此,在《封神第一部》中,他扮演的姜子牙既要承担穿针引线的作用,带领观众进入“封神世界”,另外还要“接地气”,为严肃的故事增添趣味性。

  扮演姜子牙,对黄渤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化妆,“第一次试妆花了八个半小时。以前,我以为化妆是对脸的考验,结果发现是对屁股的考验,坐太久了实在坐不住。”服化组为姜子牙打造了特制硅胶,从肌肉、纹理、皱纹等细节突出老年姜子牙的形象,头发、眉毛、胡子要一根根手工接上去。每化一次妆就要耗费四五个小时,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黄渤都是三四点钟就起来化妆。

  《热烈》

  “丁雷”最容易引起黄渤共鸣

  《热烈》讲述了舞团团长丁雷(黄渤 饰)邀请陈烁(王一博饰)加入到他的舞团中。陈烁与舞者们一起努力奋斗,朝着更大的舞台前进。但众人却发现这场追梦之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热烈》的丁雷显然是最容易引起黄渤共鸣的角色:年轻时的黄渤,曾是“青岛舞王”,也和丁雷一样多年不得志,曾痛苦、曾自嘲、曾落泪,却不曾丧失过对生活、对理想的信心与热爱。电影所传达的不仅是热血与激情,更是欢乐与友爱,还有在逆境之下那颗积极向上的心。导演大鹏透露自己是先找到黄渤和王一博,将故事大纲讲述给他们听。得到了两位演员认可后,才开始进行剧本创作,“我们是对着这两张脸,写出了《热烈》的故事。”

  黄渤表示,丁雷曾经是一个热血舞者,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虽然也有缺点,但他心中一直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回忆当年跳舞往事,黄渤骄傲地形容自己为“二十年前的老卡车”,即使已经不再青春年少,但心中火焰依旧热烈燃动。

  《学爸》

  重新审视父子之间的情感

  《学爸》描述了四组家庭直面教育的困境,有笑有泪,极具社会话题,是黄渤“HB+U”新导演助力计划的一部作品。作为监制兼主演,黄渤表示,当初看到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实题材故事,跟每个家庭都有关系,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影片日前在上海首映时播放了写给父亲的推广曲《拼音》MV,其中有不少黄渤与父亲的影像和照片。黄渤在拍摄期间就希望能创作这样一首歌献给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只可惜等到后来录歌的时候,父亲已经不在了。回忆起小时候与父亲相处的画面,还有自己的唱歌事业第一次获得父亲认可时的开心,黄渤不禁哽咽落泪。电影中,雷大力为让儿子雷小米上个好学校,在别人面前点头哈腰。现实中,黄渤的父亲当年也为他做过同样的事。此次因为要演父亲角色,黄渤也重新审视了父子之间的情感:“拍这部电影,不得不去回忆父亲,你会重新感触到当时他们的艰辛,他们的不容易。”

  成绩

  暑期档总票房将冲击200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昨日18时,2023年电影总票房突破404亿,暑期档票房超过183亿,持续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最高票房纪录。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目前距离暑期档结束还有十多天,其中还包含七夕档,“我们预计最终有望冲击200亿,将暑期档票房容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今年暑期档已经有四部影片票房超过20亿,数量上是历史最多,分别是《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第五名《长安三万里》票房也超过17亿。这五部影片合计票房约占暑期档总票房的2/3,且都是国产片,可以说头部国产片撑起了今年暑期档大盘。

  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表现,首先是因为影片质量过硬。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无论是淘票票购票观众评分还是豆瓣影迷评分,整体上要比往年暑期档影片有明显的提升。其次是这些影片的题材话题度高,可营销性强,有明显的破圈效果。第三,今年整体暑期档进程非常顺利。往年暑期档票房峰值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以后,今年由于《消失的她》在端午档后爆发,提前引爆了暑期档热度,打下了良好的开端,此后接二连三的爆款影片支撑了大盘票房持续保持高位,连续5个周日票房超过周六,盛况空前。

  进入8月份以后,市场并没有因为爆发过早而迎来衰退。现实题材的《孤注一掷》在8月初延续上了暑期档的热度,有望与《消失的她》竞争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

  陈晋表示,今年暑期档整体表现喜人,细节上也有不少亮点。首先是“大量观众被召回”,高达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同时年观影量达5次以上的资深影迷占比也有明显提升。这说明一方面低频用户的观影习惯正在重新培养,另一方面大盘核心高频观众的基本盘也得到了巩固,电影市场正在稳步、健康地走向复苏。其次是女性观众占比突出。影片《消失的她》《芭比》等深受女性观众喜爱,今年暑期档女性观众占比超过六成,撑起电影市场“半边天”。再者是家庭亲子观众拖家带娃组团观影的比例上升,例如《长安三万里》有43.8%的购票观众是35岁及以上,三人及以上结伴观影占比也非常突出。

  关注

  院线电影由哪些明星霸屏?

  随着社会生活的正常化,一批疫情三年期间被积压的影片纷纷亮相,院线观影中经常会碰到熟面孔。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除了黄渤三部影片院线公映外,仅据按照目前已上映和定档的信息,今年多部电影院线公映的“霸屏”明星还有不少。

  ■王一博(3部)

  《无名》《长空之王》《热烈》

  ■王迅(3部)

  《保你平安》《八角笼中》

  《学爸》

  ■张子贤(2部)

  《热烈》《学爸》

  ■孙阳(2部)

  《孤注一掷》《第八个嫌疑人》

  ■齐溪(2部)

  《热烈》《第八个嫌疑人》

  ■大鹏(3部)

  《热烈》(导演)

  《保你平安》(导演兼主演)

  《第八个嫌疑人》

  ■古天乐(2部)

  《扫毒3:人在天涯》

  《暗杀风暴》

  ■王传君(2部)

  《无名》《孤注一掷》

  ■沈腾(2部)

  《满江红》《超能一家人》

  暑期档票房榜前五名

  1 《消失的她》35亿

  2 《孤注一掷》25亿

  3 《封神第一部》22亿

  4 《八角笼中》21.9亿

  5 《长安三万里》17.5亿 (肖扬)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铁军:AI重塑电影未来

  • 在社会加速运行背景下,如何重构消亡的北漂爱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