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刘海粟、谢稚柳、朱德群等著名艺术家的五十余幅作品汇聚上海金山区博物馆。这些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一位共同的朋友——“马利”。
走进“民族之光——百年马利和她的艺术家朋友们”特展,让我们透过这个民族颜料品牌的百年历史,了解它所折射的中国美术发展进程。
海上美术先驱的探索
走进金山区博物馆的“民族之光——百年马利和她的艺术家朋友们”展厅,仿佛翻开了一部特别的中国近现代美术简史。
张聿光笔下栩栩如生的老虎和他晚年所作的仙鹤图可谓难得一见。这两件作品都透着浓浓的传统中国风,在色彩与构图上颇为生动。
有些观众或许并不熟悉张聿光这个名字,但一定听说过上海美专。1912年11月23日,由刘海粟、乌始光、张聿光、汪亚尘等人共同创建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在虹口区乍浦路成立,这所学校后来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在那个很多人尚不知道何谓“美术”的年代,这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翻开了第一页。
1914年,出任上海图画美术院第二任校长时,张聿光只有29岁。他1885年出生于广东,从小就喜欢画画。15岁那年,来到上海滩闯荡,慕名前往徐家汇土山湾画馆学习西洋画。此后,他做过布景画师、美术老师,也为报纸画漫画,一度成为活跃于沪上商业领域的知名画家。
1919年5月,张聿光与9位画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创办了马利工艺厂,开启了国产颜料的创业之路。10位创始人选择了一个十笔画的“馬”字,取“马到成功”之意,又选了一个“利”字,希望这家颜料厂能够“利国利民”,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生产的价廉物美的颜料。如今的上海马利画材有限公司的前身——马利工艺厂就此诞生。
“马利的横空出世,不仅寄寓了国人对于拥有民族美术颜料的期望,也是中西融合、开放包容、不拘陈规、敢于开拓、求变求新的上海城市精神的产物。”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对记者说。
马利工艺厂创立之初,就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瓶广告色颜料。1920年,又生产出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此后,中国第一支油画颜料、中国第一支蜡笔、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中国第一支丙烯画颜料陆续在马利诞生。由画家戈湘岚设计的双马头标志则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普通中国人的美术记忆。
就在马利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中国颜料史上的“第一”时,张聿光也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他向欧洲老师深入学习西洋画,其作品在法国国立博物馆、德国柏林艺术院、美国金门博物馆以及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展出并获奖。他还“玩转”绘画周边事业,受邀去电影公司担任美术主任,在舞台及影视布景方面大胆创新。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晚年的张聿光更喜欢画中国画,他总能恰到好处地融合中西绘画手法,使画面富有天趣。
国画花青色
展厅中,有一幅国画大师谢稚柳的花卉作品,其色彩之优雅隽永令人过目不忘。这是1983年他使用上海美术颜料厂新研发的花青色所创作的。
新中国成立后,马利工艺厂与金城工艺社合并为上海美术颜料厂。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颜料厂在研发高级中国画颜料时遇到了难题,有关花青色的明暗度和色泽度引发了画家的广泛讨论,且迟迟没有定论。最终,谢稚柳提出建议,以他的老师张大千先生使用的国画花青色为标准。上海美术颜料厂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研制出了令人满意的花青色。
颜料是画家的“兵器”。在世界美术史上,颜料的革新一次次推动了艺术的革命。14世纪至16世纪,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成的蛋彩画成就了文艺复兴时期永垂画史的湿壁画。此后,油画逐渐取代蛋彩画。工业革命后,管状颜料、便携式调色盘和画架的出现,则推动了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们走出工作室,到户外去写生,创造了诸多光与影的杰作。
西方绘画传入中国后,许多艺术家都参与到中国人自己的颜料——马利的改良与研发过程中,他们相互成就,留下了不少佳话。此次特展中展出了一批由陆俨少、唐云、王个簃、吴长邺、朱屺瞻等画家在各个时期为上海美术颜料厂新品颜料试笔所创作的作品。
2004年,马利公司接到了画家韩美林的来信,他询问马利公司能否研制出具有晕染效果的新颜料。在此后三年多的研发过程中,韩美林数十次试笔,他用蝇头小楷评注“好”“差一点”“可以”等字样以供技术人员参考,中国墨彩画颜料在两者的密切配合下诞生了。
展厅中还有不少“有故事”的书法作品。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在上海举行,靳尚谊、詹建俊、罗工柳等知名艺术家来上海参展。上海美术颜料厂借此机会与艺术家们座谈,聆听他们的建议。座谈会结束后,著名画家罗工柳为上海美术颜料厂题字——“画家之友”。
而刘海粟所题的“中国画颜料”、刘开渠所题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右任所题的“光照中国”、徐悲鸿所题的“光腾采耀”、林风眠题的“提倡国货,挽回外溢利权”、汪亚尘题的“国货之光”等,都一一印证着艺术家与马利之间的深厚情谊。可以说,一部马利的百年史,也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生动写照。
远看是西洋画,近看是中国画
在此次特展中,除了能欣赏关良、刘旦宅、程十发、应野平、林曦明、黄胄、汪观清、韩美林、陈家泠等大家的国画作品外,还有20幅与马利渊源颇深的西画作品同样值得品味。朱德群、周碧初、俞晓夫、陈钧德、魏景山等画家用画笔与马利颜料表达着各自的艺术探索,及对人生百态的独特思考。
展厅中有一幅朱德群于2005年赠予马利的《辉煌》令许多观众驻足良久。朱德群被认为是将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之一。用他的挚友、画家吴冠中的话来说,朱德群的画“远看是西洋画,近看是中国画”。
1920年,朱德群生于一个医生世家。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院前身),在这所由林风眠任校长的学校里,他向吴大羽学习西画,向潘天寿学习国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杭州艺专被迫向内陆搬迁。时隔六十余年后,朱德群依旧记得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那时候很多东西都不能带,但在我的随身行李中,一直装着马利牌的绘画颜料。”
1955年,醉心于印象派绘画的朱德群决心到印象派的故乡巴黎去发展。在巴黎市立美术馆参观法国画家斯塔尔回顾展时,斯塔尔将抽象与具象融合的画风给了他极大的冲击,此后他不再画有形的山水、花鸟、草木与人物,而是将自己的人生观和理想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他的抽象画里能读出春山鸟语、夏雨滂沱、秋风送爽、冬日空蒙,而这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淀的生命感悟和情感表达。
策展人张立行告诉记者,此次特展中还有一幅李泳森的水彩画很难得。生于1898年的李泳森是中国水彩画的开创者之一,在长达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从事水彩画的创作、研究与教学。在李泳森看来,国画与水彩画有相似之处,在创作过程中都要对水分进行控制,他常常将水彩与国画技法交融使用,作品中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这位海派水彩画大师直到80多岁还在写生,用画笔记录下上海这座城市的许多美好瞬间。
李泳森与雕塑家张充仁是挚友,张充仁虽以雕塑闻名,但他的水彩画也画得十分出色。两人年轻时经常相约去野外写生采风,交流探讨中西绘画的合璧之路。李泳森生前曾回忆说:“我的水彩画技法得充仁兄指点进步飞快。”在此次展览中也有一幅张充仁的水彩画亮相,画中的鱼充满着鲜活之气。两位老友生前的作品竟然在这场展览中“意外”相逢了。(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