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黎明
近期,一部现象级“国民动漫”改编的网络剧《异人之下》在备受瞩目中正式推出,该剧凭借其对漫画原作的高度还原和作品中极具东方意蕴的侠义精神,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与近年的其他漫改剧相比,《异人之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强烈的关注,作品通过全新的视听表达、丰富的叙事手法、多元的风格探索、深厚的文化底蕴等方式重塑着中式英雄书写的新方式,为同类作品影视作品的创作探索到全新路径。
《异人之下》海报
以生动鲜活的小笔触塑造人物形象
剧版《异人之下》抓住了漫画原作中的现实内核,在真人演绎的过程中,始终不忘以现实世界为底层逻辑,以生动人物塑造为内在筋骨,生成着更鲜活、更有力的人物群像,为原有漫画作品赋予了更多的人物内在表现空间。
故事讲述了平凡男大学生张楚岚在爷爷的墓地离奇被盗后,被冯宝宝带领进入异人世界,并意外发现自己是八奇技之一“炁体源流”的继承人,随后在探寻爷爷死亡真相的过程中,他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之路。该剧对于动漫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无论是人物的外形、着装、性格都有一一对应。剧集开篇,冯宝宝在荒郊野地挖着坟墓,面对丧尸群眼睛都不眨一下,拿着手中的菜刀冲进丧尸群,冷酷的神情和呆萌的状态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时不时出现的四川话也让观众亲切不已。由彭昱畅饰演的张楚岚,从一出场就塑造了平凡的大学生的形象,“菜鸟”的角色还原度让许多观众直呼还原。
从角色塑造来看,《异人之下》将父子情、师徒情、友情、亲情等多组人物关系进行综合呈现,使故事更加饱满,也让漫画原作本身的叙事结构更加完整。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内心世界的追求,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清晰的自我目标。
以笑泪日常的新手法弘扬传统文化
在《异人之下》这部剧中,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色彩。无论是冯宝宝不断蹦出的四川方言,还是对异能诠释过程中运用的道家哲学理念,抑或是在打斗中由唢呐等民间乐器串联起酣畅淋漓的精彩场面,还是具有明显标识的城市景观与具有留白观感的山水风景,都让这部剧具有了强烈的东方美学意蕴。
这部剧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底的同时,更加向市井文化贴近。依托大学校园,《异人之下》把聚焦点放到了更具青春感的群体之中。当故事里的一个普通大学生也能发现自己身上暗藏的异能的这种设定吸引了不少观众。就连导演许宏宇也直言道,他之所以对这个故事如此青睐,有很大程度在于他和故事主人公曾有过极为相似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受。
基于共同感受,无论是冯宝宝在收获的内心成长,还是张楚岚改变自我的人生轨迹,都被融入于具有喜感的日常互动中,构成了当代普通小人物的笑泪日常,让观众对平凡主角生发出了更为多元的情绪。在充满快乐的互动中,《异人之下》试图让二次元的天马行空与三次元的现实感受相统一。因此,我们既能看到冯宝宝一刀砍掉紧闭大门、砍掉张楚岚的衣服的玄幻名场面,又能在保安大叔与冯宝宝、张楚岚两人的对话中,感受到强烈的现实色彩。
以融入日常的新观念解读侠义精神
这部剧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异人之下》并没有把英雄建构放在西方语境和西方话语体系中,也没有把侠义精神局限在大人物的身上,而是用日常色彩重新诠释着生活中那些最平凡不过的小人物的快意情仇。
侠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异人之下》所呈现的中国侠义精神,包含着重承诺、有担当、重情义的美好品质,这种精神一直暗藏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基因中,成为无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一以贯之的理念。在《异人之下》中,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有特立独行、洒脱快意,更有舍生忘死、寻找道义。
与西方英雄有所不同,中国侠义精神并非是特定人群才能拥有的英雄本色,《异人之下》试图回答的是,当侠义精神融入日常,普通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式英雄”的原因?因为“中式英雄”的身上有一种对于底层人的火热关注,更有一种对平凡日常的不离不弃。《异人之下》为那些曾经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搭建了一种勇于尝试和突破自我的新可能。
漫画家米二花费十年时间,酝酿了《一人之下》这部优质作品,积累了大批粉丝。这部漫画对现实世界和当代情境的高度贴近,为作品真人化搭建了良好基础。剧版《异人之下》进一步扩展了优秀国漫的受众群,把欢笑的快乐、细腻的情绪、充满当代意味的价值重现带到观众身边,让大家不断思考,平凡英雄的侠义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作者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