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永安镇故事集》:有趣味有意味的元电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永安镇故事集》:有趣味有意味的元电影

来源:解放日报2023-09-14 09:45

  作者:程 波

  电影《永安镇故事集》有一句写在海报上的宣传语:“好笑得不像文艺片”,在我看来,这贴切地表达了这部作品十分明显的幽默趣味。影片中一个电影剧组来到湖南一个叫永安镇的地方筹备开机,但剧本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在导演、编剧、制片人那里有着关于剧本和电影方向上的争论与游移。剧组请来的女主演正是从这个小镇走出去的明星,已有些过气的她因为工作回到家乡见到故人,内心有了一些波澜。与此同时,小镇饭店年轻的老板娘似乎被剧组激发出了想要改变一点生活但大概率实现不了的明星梦。

  很明显,这是一个有关电影的电影,具有自觉的“元电影”意识,叙事上的视角转换形成了一个三段式的、有一定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的“故事集”,分别讲了饭店老板娘“独自等待”、女演员“看上去很美”、导演与编剧“冥王星时刻”的故事。错位的情境在影片内外十分明显:进去过的人想出来,在外面的人想进去,脚踩着电影与生活两端的创作者们,在自信与自嘲、真诚与戏谑、真实与虚构之间纠结着、尴尬着,也努力探索着。

  颇有些荒诞感的幽默趣味一是来源于这样的错位情境,二是来源于自我指涉或跨文本链接的互文性细节,这是“圈中趣事”和“影迷梗”,对普通观众来说,却也没有太大的距离感。比如,即便不知道《永安镇故事集》里诸如“导演的上一部作品被批评有直男癌倾向,所以这一部作品才选择了女性主人公”这样的台词是和魏书钧上一部作品《野马分鬃》有关,会有一些逻辑明确性上的减损,但也不影响观众去感受电影中编剧和导演两个角色之间相互拉扯的喜剧张力。再比如,片中的电影创作者既有像“编剧”某些时刻真实走心的一面,也有像“导演”某些时刻浮夸的一面,玩笑和深情之间切换而产生的幽默感不会因为他们在讨论艺术而形成观影门槛,艺术话题领域反而会强化生活与电影之间的戏剧性反差。当然,片中还有多处类似以“说唱”和“滚圈”为谈资,随着两个主人公的争论而顺手牵羊带来的戏谑。自嘲之余,讽刺和批判也是存在的,对现实问题、对电影生态、对媒介语境等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一枪,值得回味,颇有伍迪·艾伦的影子。

  《永安镇故事集》海报上还有另一句话:“都是为了华语电影”,一本正经地说着与华语电影有关、好像是玩笑又不单是玩笑的话,这是一种独特的趣味,也是从趣味向意味过渡的手段。

  虽有很强的喜剧性,但《永安镇故事集》并未迎合观众,这种文艺范儿十足的喜剧可以说是作者性表达的伴生品。魏书钧这一辈导演,追求作者性表达的方式在中国艺术电影自身传统中是有所创新的。充分发挥“写作主体”的能动性,往往会借助增加叙事层次、转换叙事视点、嵌入式叙事结构,甚或电影作者的自我扮演,来实现故事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越界、电影的虚构性与真实生活空间边界的打破。这种反身性的自我言说,能实现作者个体及其所在文化系统的自我观照,在现实世界与故事空间的相互映照与对比中形成主体性的确立。所谓“元”,是一种被强化了的“我”的表达。这样的“我”当然有着创作者具体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美学或价值观倾向,即所谓的“小我”。永安镇里的剧组,剧组堪景时的选择、电影对人和空间的选择性呈现,这些自然是主创个体艺术趣味的外化。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前两个故事里女性主人公一个想通过与电影发生关系而从平静刻板的生活中找到新鲜的波澜,一个重返家乡时像熟悉的陌生人一样面对物是人非,两者好像互为女性出走和归来的参照物一般。最后一个故事里编剧和导演两个男性主人公的辩论争吵、悬置和解,像极了一个面对矛盾复杂事务的人的自我抗争,自己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一种价值观和另一种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这是一种“文本内的对话”,是叙述者(虚构的叙述者)与作者(真正的叙述者)的对话,在相互诠释或相互反驳中,复杂的文化内涵通过呈现现实空间与故事空间的冲突关系而传达出来,从而具有了超越“小我”的普遍性,成为所谓的“大我”。

  元电影文本中所含有的反身性意识,不仅体现在文本内的对话过程中,也体现在文本之间的对话中:一部具有元电影特征的影片往往指向另外一部电影,彼此之间形成互文关系,产生单向或多向度的文本链。在“跨编码范式”下“戏仿”“拼贴”“引用”中所形成的互文关系,更多的具有外向型的特征,涉及更为广泛的电影历史与电影美学,形成新生代导演反身性意识中对电影本体的表现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永安镇故事集》具有贾樟柯“故乡三部曲”里人与家乡之间“归去来”的悖论关系、人在阶层固化和跃进想象之间的矛盾,有着《巫山云雨》一般的三段式结构,类似《冥王星时刻》指向中国当下电影作者创作心态和行业语境的向度,同时也有《地球最后的夜晚》那种由方言、空间与地域文化向真实和虚构关系去进行诗意呈现的探索性,更远地来看,除了伍迪·艾伦的作品,《永安镇故事集》还有着与让-吕克·戈达尔的《蔑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日以继夜》等经典作品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互文性。当然,《永安镇故事集》现实指向更为真实和明确,不论是编剧康春雷和制片人黄旭峰的“自我扮演”,还是魏书钧朋友圈里的导演(梁鸣、杨瑾、耿军等人)的“友情出演”,破墙和间离效果给了影片丰富的元电影意味。

  通过这样的方法,《永安镇故事集》在自我表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上自我中心的镜像阶段,进入“我”与“他者”、“我”与“世界”之间的相关性的层面,反身性观照从“个人主体性”更自觉明确地进入“电影本体性”中。进而,在具体的在地性和时代语境中,“小我”因为元电影意识而具有了成为“大我”的可能性,而电影本体也会因为与人的结合、与时代和现实的结合成为更广义的“大电影”。这部有趣味有意味的元电影,难能可贵的是将自信与自嘲、换位呈现与感同身受、幽默感与可读性、青春荷尔蒙与性别意识这些复杂元素进行了自然又富有创意的融合,在反身自问意识中凸现人作为空间的生存者、观察者与闯入者而陷入的与家乡、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归去来”悖论——这是优秀青年导演的作者性(自我表达的创新探索)与松弛感(面对观众的平时视角)的体现,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是少见且又值得赞赏的。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