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宋 说
电影《不虚此行》上映一周,票房刚过2000万元,该片被不少观众评价为“云里雾里”。这部“和风细雨”的文艺片聚焦写悼词的人,题材新颖,却掀不起大规模观影的热潮,因为平、淡、静风格的表达,让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咂摸不出味道。
穿插叙事很费解
电影《不虚此行》的主角是由胡歌饰演的闻善,他原本是个落魄的编剧,误打误撞成为一名写悼词的人,日常工作是通过家属的叙述,用悼词还原死者的生平。闻善因此遇到了许多人,比如执意追寻网友死因的网络配音博主、抗癌成功又最终不敌死神的老阿姨,闻善治愈着身边的人,也逐渐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闻善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像是当下流行的一种网络用语“i人”(指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他对待客户礼貌而拘谨,被人吐槽“太客气了办不成事”,他“偶尔笑一笑代表很高兴,看起来不那么高兴就是一切正常”。电影的故事就像主角闻善的性格一样,平淡且内向,拥有很“i”的气质。故事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就是闻善遇见了为自己预约悼词服务的方阿姨,为亲人预约悼词的王先生、万家兄妹,为离世网友讨要说法的邵金穗,为同事约写悼词的创业者老陆,闻善靠近逝者、了解逝者,为他们写悼词。故事用穿插叙事推进,这种手法对于平淡的《不虚此行》显得有些跳脱,导演刘伽茵对这种创作进行过剖析,“对我来说它(穿插叙事)是唯一的方式,它是最接近我们生活真实性的一种结构。”
片中的穿插叙事是对生活逻辑的一种还原手法,如果有更多细节对穿插叙事进行配合,或许能带给观众更多力量和共鸣。可影片仅停留在对内向敏感的角色闻善的一种抒情,让情节安排只是“遵循真实性”,在大部分观众眼中,它“像雨像云还有雾”,观看理解起来是一种挑战。
情感上无法共鸣
电影《不虚此行》此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时就备受关注,胡歌凭借此片获得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刘伽茵获得最佳导演奖。当时影片在上影节放映时,不少观众对《不虚此行》的评价是“质感像是日本电影,治愈又有点丧”。
有电影学者看完《不虚此行》后评价说,“摄影是韩国电影拉片课风,故事是日本拉片课风,台词像编剧课的PPT,听着不挨边,得思考着才能连得上。”《不虚此行》给观众带来这样的观感,大概是因为导演刘伽茵对闻善这个人倾注了太多的个人映射。片中主要表露了个体潜在的创伤性心理,讲述的是内向敏感的编剧闻善,如何通过几组逝者和逝者的亲友,逐渐接纳不完美的自我,继续向前的开悟过程。主角是一个写悼词的人,这样的设置算新颖,但观众期待通过角色看到对身边社会话题的巧思,从而引发大众的共鸣。影片中其他人物群像的设计,除了展示各自的人生或困境,主要目的都在于呈现闻善的内心变化,这种极致刻画某一类人群性格的故事,只具有“自愈”的效果。影片对“内向”太集中的关注,使得情感上没有太多的大众审美价值,做不到普遍认知里的“治愈”。
《不虚此行》上映后无法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创作者对大众审美与个人表达之间的拿捏几乎是失衡状态,当它站在被大众审视的聚光灯下,这部气若游丝的文艺片当然显得太没味道。(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