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9-20 15:30

  作者:韩松落

  一直有种错觉,敦煌的故事,已经被拍过无数遍了。直到看到《敦煌英雄》发布的先导预告片,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竟是国内首部以敦煌为题材的商业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归义军的故事——一个我最想写的中国古代故事。

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敦煌,是1987年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它改编自日本作家井上靖的长篇小说。井上靖的创作灵感来自莫高窟藏经洞一卷般若心经后补记的短文:“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影片的导演是日本导演佐藤纯弥,他的作品《追捕》《人证》《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都是在一代人心中留下印迹的经典之作。他拍摄电影《敦煌》,意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因此拍得非常慎重。影片耗资45亿日元,动用了大批人马,并兴建了一座与敦煌古城规模相仿的影视城作为外景地。

  后来,在敦煌影视城,还拍过《封神演义》《怒剑啸狂沙》《新龙门客栈》《敦煌夜谈》《沙州王子》《海市蜃楼》,《神探狄仁杰》第三部也是在这里拍摄的。敦煌附近的胡杨林和魔鬼城,还曾作为背景,出现在电影《英雄》和《天脉传奇》之中。敦煌为这些电影赋予了一种荒莽的气息。有了这样的故事背景,就仿佛给电影开启了磨皮美颜的功效,一些粗糙感似乎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部《敦煌英雄》取材自归义军故事。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为平定中原叛乱,将安西军和河西的军队召回,导致河西守备力量不足,吐蕃因此趁虚而入。沙州(也就是敦煌,758年改郡为州,敦煌郡改回为沙州)在抗争多年后陷落。788年(贞元四年),吐蕃对敦煌进行了户口清查登记。吐蕃管辖沙州后,敦煌民众多次起义。

  848年(大中二年),同为敦煌人的张议潮,率众起兵,赶走吐蕃统治者。收复沙州、瓜州,遂摄州事。其实,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敦煌已经在吐蕃管辖下了。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大唐任职,一家人的归属感非常明确。收复敦煌后,张议潮又率众收复肃州、甘州、伊州、凉州,形成“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的广大辖区。这也开启了“归义军”两百年的悲壮故事。

  这段故事,只有在西部的土地上才能生长出来,唐朝人的亮烈,西部人那种深沉的执着,尽在其中,也只有西部的荒漠、戈壁、长河、霞光、霜月、胡杨,可以充当这样的故事背景。

  这段历史,一直没有被影视化,始终是个遗憾。随着古装动作传奇电影《敦煌英雄》的面世,这段历史终于登上了银幕。影片由曹盾执导、马伯庸编剧、北京精彩出品。故事为编剧马伯庸原创,取材改编自敦煌军民归唐风云史。电影公布的演员阵容里,有章宇、窦骁、吕凉、余皑磊、张艺凡、雷佳音、朱亚文、李光洁、石兆琪等实力派演员。

  从角色名字来看,除了张议潮之外,狼鹞子、曹光宗等人物都没有在《敦煌人物志》里找到,或许都是马伯庸的原创人物。即便这些名字出现过,恐怕也是在文献的某个角落里,是小人物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微弱印迹。而电影《敦煌英雄》或许就是从小人物入手,展现归义军的英勇与壮烈,以及敦煌的苍凉与艳光四射。

  身在西部,我一次次去往敦煌后强烈地感受到,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脉所在,也是我们精神源流里极为重要的一支,这里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希望敦煌的故事能被一直讲述下去,让古与今编制蔓延成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世代滋养我们的子孙后代。(韩松落)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崔 莉:网络微短剧怎能靠一个爽字打怪通关

  • 话剧《寻找“王成”》:用时代的温度,全新阐释英雄精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