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夏 敏
抒情从来是歌谣的首要特征。道理看似浅显,歌谣的抒情性却常因其“理所当然”而被研究者忽略。学者们通常关注歌谣的语言形式、历史文化语境、传唱内容及主题,而对于抒情的动机、情感的浓度、抒情特征与价值,却少有人关注。其实,歌谣是为达到抒情的目的而存在的,人们通过抒情来缓解压力,转移注意,歌谣的演绎能够起到文学治疗的作用。《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谣情感抒发的特点,即使到了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谣”而“歌”的特点不变。原因很简单,歌谣是用来抒情的,抒情特征从来没有褪色。
我曾做过一个线上调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在线歌曲?”选项中“民间歌谣的现代改编”获得了73%的最高占比。这至少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排遣郁闷、打发时间、抒发情感、休闲娱乐的歌唱,最看好的还是辨识度较高的传统歌谣。我在整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福建卷》的时候,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传统歌谣之所以能被不断传唱、演绎,主要在于它的抒情功能。但是抒情是讲究传统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群体,都有各自特定的抒情方式和习惯,或者说有各自的抒情传统。歌谣传承时,抒情传统需要被特别尊重。2022年底我前往观赏某县文联举办的童谣演出,原本只是念念有词的“谣”,到了舞台上都被谱上曲子来演唱,改编者说是为了传承方便,也是体现“创新”,这样做却违背了歌谣在本地的抒情传统,老百姓并不认可。座席一侧的一位长者称这些歌谣唱出来虽是新变,但不合本地歌谣“只念不唱”的传统。
歌谣是诗的先声。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四种诗的功能,其实就是歌谣的情感抒发功能。调动人的情绪、维系同仁情谊、批评针砭时弊,皆由歌谣唱诵和传播者的情感力量来推动。《诗经》以“风”指涉歌谣,有了“风闻”,必有“跟风”。歌谣之所以喜闻乐见,皆因其群体投入的抒情功能。前几年,在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群体中生出一种致力于复兴“家乡”方言的演唱行为。同一个地域群体或方言群体,用其共有的“歌谣”来温暖彼此、唤醒乡土记忆并实现族群认同,是抒情传统的魅力之所在。同唱一首乡土的歌,也是对文化区域性、丰富性、多样性的“抒情性维护”。同样的方言歌谣,让同样在外打拼的家乡人找到了抱团取暖的“知音”。这些方言抒情,既是传承的,也是创新的。
这种传承,是固有抒情方式在异地的传承与延伸;这种创新,是固有抒情方式在异地以新的媒介(如歌友微信群、自发组织的电声乐队)用家乡话演述打工地新的生活内容。例如广东五条人乐队用海丰话创作的《道山靓仔》等歌曲受到广东内外潮汕话群体的热情追捧;广东九连真人乐队的客家话歌曲《凡人歌》《莫欺少年穷》等也唱出了海丰客家同乡的乡情。舞台上下的歌谣群体性唱诵,实现了“共情”。
我们在《大系》编纂过程中关注到一些乡土文人甚至还会主动搜集歌谣、记录歌词、灌制唱片、带徒授艺,来体现他们对本土歌谣的钟情。类似做法由来已久。清末民初,福建霞浦白露坑人畲族歌王钟学吉曾在霞浦开设过山民会馆,成为畲歌歌本汇集与传播的重要场所,类似于今天的民间歌谣传习中心。钟学吉不仅编写了数百首小说歌(如《末朝纲》《九节金龙鞭》等),而且自觉整理了大量畲族民间歌谣。如果缺失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对本民族抒情传统的无限珍爱,他就不会有这种存续歌谣文化遗产的远见卓识。
说到歌谣群体性的抒情传统,必然要追溯歌谣的源与流。歌谣中最早的抒情表达或与仪式有关。人们借助抒情以调和人与神、人与人的关系,用仪式里的抒情抚慰日常焦虑与不安。《诗经》专辟“颂”诗,意在强调抒情的仪式功能:“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颂·丰年》)。这种去日常的仪式抒情,说明抒情(咏诗)曾经是人从世俗“分离”出来进入人神相交的“阈限”期集体约定的一种职责与义务,献上抒情(赞美)和祭品(酒醴)以表达对神赐丰年的喜悦和对荒年不安的抵御,说明仪式抒情曾是人神关系的一种调和。回到日常后,人把抒情用在人与人之间,其目的仍不脱抒情的符号建构性质。由此,可将歌谣的抒情传统区分为民间生活中的世俗抒情(如情歌、号子)和仪式抒情。其间没有截然的边界,只要生活需要它们,抒情就开始了。
与文人诗相比,歌谣的抒情是最不拘套路的。歌谣的抒情者和抒情的接受者更在乎“即兴”中非同寻常的新鲜表达,每一次抒情,都是符号的重新洗牌和建构。
哥是山中千年树,/妹是山中万年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闽西客家民歌)
四个句子的语词平常不过,不可能像王安石那样在“绿”的觅取上咬文嚼字,但经类似于“文字游戏”般的排列组合(“树死藤生”“藤死树生”)后,这首民歌体现出来的“诗性智慧”,却让人感受到抒情符号有序化“建构”的无穷魅力。
《大系》的编纂,为我们重新审视歌谣抒情传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契机,也为诗学理论的再反思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系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集美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福建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