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佳汶 田可新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评书节目《来故居听书》在一众文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甚至被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先生种草。“一览江山如故,评说世间万物。回望历史名人路,来故居听书!”这四句定场诗简短有力,透露出独属于评书的“烟火气”,节目一开头便将观众带入旧时的说书场景之中。
评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茶余饭后,没有过多娱乐方式的人们,聚在一起闲聊古今志怪逸闻、英雄演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评书这一口头文学,其汇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真正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传统艺术。至明末清初,评书的表演形式多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着长衫、持折扇,辅以醒木。新中国成立后,评书乘着广播和收音机普及的东风,再次迎来发展。流传至今,在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冲击下,评书呈式微之势。
《来故居听书》和评书深度融合,让评书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生机,不得不说是一次精彩的尝试。不同于其他歌舞类的文艺节目凭借华丽的视觉体验吸引观众,《来故居听书》重视听觉感官的调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评书的原汁原味。无论是开头豪气冲天的定场诗,还是用“贯口”对人物生平娓娓道来,抑或是巧用骈体韵文“赋赞”,处处可以感受到评书的魅力。《来故居听书》就像是一碗奶奶用柴火和土灶精心熬制的米粥,辅以农家小菜,土地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让观众回味无穷。
追根溯源,如何让充满“烟火气”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文艺节目结合得恰到好处,离不开对节目内容的精耕细作。以《来故居听书》第一期为例,节目选取了鲁迅先生作为主人公。开篇一段八扇屏,便让这位中国近代文坛上的巨匠活了起来,“想当初,清光绪七年,浙江绍兴一户人家,一个小孩呱呱坠地。此子不凡,后来改变了整个中国文坛……为唤醒国人灵魂,发出内心最强的《呐喊》。以‘鲁迅’笔名写出了《狂人日记》,记录下《朝花夕拾》……”一代文学大家鲁迅先生仿若古时的三国英雄、梁山好汉,被说书先生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地讲述过往的传奇故事。节目对鲁迅生平的深度挖掘,并巧妙串联其文学作品,使其符合评书常用的“贯口”予以呈现,内容制作的用心可见一斑。
当然,《来故居听书》的“烟火”气质不仅源于评书的表现形式和精耕细作的内容,更源于与名人故居的深度结合。在人物故居,听人物故事,沉浸式的场景设置让节目效果更上一层楼。传统的评书在单一场景,凭借说书先生的临场表演和观众的想象达到表演效果。《来故居听书》关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配合,“移步换景”式的场景呈现更利于挖掘故居的故事细节,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仍以《来故居听书》第一期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温馨愉悦背后,是少年鲁迅为父寻药、兼顾学业的辛酸苦楚,也是四处求药耽搁学业而“刻早”典故的由来。节目从故居遗留下的痕迹出发,深入挖掘人物的故事细节,用贴近观众的表现形式还原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当下,如何制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是每个传统文化传播者审慎思考且不断求索的问题。《来故居听书》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它让土生土长的传统民间评书艺术再次回到大众视野,自下而上唤醒人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和热爱。也许文艺节目不需要多么高高在上,只是需要一点贴近百姓、贴近底层、贴近现实的“烟火气”。(李佳汶 田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