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双重使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双重使命”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10-10 11:47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双重使命”

——记“文脉传薪——2023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参军的新作《衢州秋色》,是他在衢州直面风景所进行的写生,“我把当时对那片风景的感受如实描画出来,这其中既有我对草坪、土地、树木、秋叶的感受,也有试图呈现的绘画理念——我认为,写意精神就是通过直观描述呈现出来的,视觉即本质,我画完了,写意精神也就呈现出来了。”

  像杨参军一样,通过直观写生来达到物我两忘和阐发作品意义,是“文脉传薪——2023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上不少油画家的创作趋向。9月21日至10月6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李自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文脉传薪——2023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宣传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提供项目支持,共展出111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11件作品。参展艺术家既有汪诚一、曹新林、杨尧等艺术前辈,也有范迪安、王辉、杨参军、赵培智、文祯非等中流砥柱,还有年轻一代的艺术传承者,他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丰富的绘画语言,力图在不断的探索中以丰富的个体成果呈现整体的学术面貌,在全球文化语境下,以文化自觉摸索出一条中国油画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双重使命”

金色旋律(油画)2022年 范迪安

  文化情怀与艺术精神

  在杨参军看来,对于写意油画的艺术实践,有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最早是在20年前,我和戴士和、王辉等几位同道在武夷山写生时聊到写意油画的概念,后来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成立后,大家开始意识到要倡导艺术家们走出画室,走到大自然之中,走到劳动者之中,通过写生活动把写意精神贯穿到我们对鲜活大自然的认识之中。只有如此,我们的写意油画才能生生不息。”

  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成为表述中国文化主题和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视觉载体,更成为表现中国画家文化情怀的语言,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广泛的社会接受也使油画拥有中国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

  而“写意”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写意油画的本质是“写意精神”,作为中国艺术传统的重要特征,其内涵博大精深,写意油画对外来文化秉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推进“油画民族化”探索迈向自我建构的融合发展之路。这一学术命题由以范迪安为代表的油画家与理论家们适时提出,为油画注入中国艺术的精神和气魄,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油画作品,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从20世纪20年代留法归来的林风眠倡导的‘中西融合’,到60年代以罗工柳为代表的留苏艺术家提出的‘油画民族化’,再到新时代以来,中国油画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他们一方面脚踏中华大地,审视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努力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视觉方法论上汲取营养,在作品中表达出鲜活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由此形成了中国写意油画学派的丰富成果。”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介绍。

  “新时代以来,广大油画家通过一大批重大主题油画创作反映党的光辉历程和人民创造的伟大业绩,以恢宏的视觉图景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变、中国之进,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奋斗精神,书写了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体现出油画艺术承载历史风云、讴歌中国精神、彰显文化理想的时代使命。与此同时,许多油画家走向广阔的祖国大地,投身自然与生活的怀抱,以多种艺术表现语言讴歌山河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反映新时代的生活气象,体现了豪迈的文化情怀与丰沛的艺术精神。”本展总策划、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认为,在十多年来“写意油画”发展的进程中,许多艺术家自发组织了持续的写生、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了展示“写意油画”学派发展的面貌,也推动对“写意油画”这个学术命题的研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发起举办“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更具有汇集成果、推动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写意油画创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写意油画的面貌越来越清晰。艺术家们一方面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探索油画民族化的学术文脉;另一方面投身自然,深入生活,关心社会发展进程,创作出不少彰显新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本展学术主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工认为:“当代中国的写意油画,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以外来媒材激活传统精神,在语言层面上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在个体性的艺术实践中寻求人的生命的普适意义,在公共性问题上将差异化再次推向前台。”

  节拍所构成的曲线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是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重要的年度项目,自2015年至今已经举办八届,已然成为关山月美术馆最为重要的学术品牌项目之一,通过持续不断地举办展览、学术交流与研究,以及在北京、武汉、西安等全国范围内巡回展览,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展览已举办八届,每一届都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取一些共性的东西,但这不是同质化;尽管各有各的意见,但是我们都踩在一个节拍上,这个节拍就构成了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曲线。”郑工说。

  在陈湘波看来,本次展览与往届相比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写意油画在当下探索的最新成果:“在作品征集方面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年轻人的作品;在展览策划上更加坦诚,就是要突出写意油画最新的,尤其是近两年探索的最新成果、最新面貌、最新样式。”

  “写意油画”的创作之路并非是确立了一个课题或者走向自然就能一帆风顺的。杨参军认为,创作的挑战,始终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追求。“现在仍然有一些年轻画家创作的作品充满过多风格化因素,这说明创作时没有寻找自己的感受,只是在转挪图像以此追逐名利——这种现象是写意油画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时代的困惑。”他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就是不断塑造艺术情怀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不断回到历史中去观看那些伟大的作品,去体会巨匠的精神境界。”

  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不断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写意精神”的当代体现便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范迪安认为,广大油画家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油画研究和创作中注重融汇中国艺术传统,探索“中国油画”的语言建构,才能为推动中国油画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德加)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