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沉浸式艺术的关键,在于做一个选择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沉浸式艺术的关键,在于做一个选择

来源:解放日报2023-10-26 09:53

  作者:朱恬骅

  在当代艺术展览中,“沉浸式”已成一个关键词。

  早在2012年,一个总是“下雨”的屋子出现在伦敦。为了在其中漫步10分钟,参观者甚至不惜排上数小时的队。参观者置身其中,由自动化设备控制喷洒的“雨幕”能精准避开其所在的位置,从而营造一种“大雨倾盆却不被淋湿”的独特体验。3年后,这一名为《雨屋》的装置艺术作品来到上海展出,一时间又引得观者如云。同样在2015年,一场名为《不朽的梵高》的感映艺术大展在上海新天地亮相。3000多幅梵高画作随着乐曲在巨幕上流动与变幻,让观者沉浸在梵高的不朽艺术之中。

  如今,各类沉浸式艺术展览在上海层出不穷,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个流行选项。无论是teamLab无界美术馆长期落户上海,还是《敦煌奇境》多媒体展的亮相,无不彰显了沉浸式艺术展览的独特感召力。在这些展览中,人们可以遇见一类“原生”的沉浸式艺术。它们大多可以计入装置艺术的范畴,只是尺寸往往能填充展览场所的建筑空间,从而造就独特的互动体验。如《雨屋》即属此类。又如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的《data-verse》(《数据宇宙》)展,将量子力学、天文学、遗传学等科学数据加以可视化,在巨幅投影上生成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一系列形象,给予观者沉浸式的视听震撼。创作之初,这些艺术家就意在占据观者的全部感知,并用巨大的尺寸和充盈的表达方式来传递自己的艺术思考。

  在原生性的沉浸式艺术中,人们常能看到各种高精尖的技术手段登场。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逐渐走向广泛应用,有越来越多的沉浸式艺术开始在虚拟空间中寻找别样的沉浸感。当然,技术含量并非此类作品的本质要求。如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可谓利用了一种“低技术”的方式:在黑暗空间中悬挂各色灯光,经过相对镜子的相互反射,营造沉浸其中之感。个中寓意,颇似古人所言“燃一炬以照之,互影光交”。

  另一方面,《不朽的梵高》《敦煌奇境》等展览,则标志了一类“衍生”的沉浸式艺术。它们所呈现的是早已流传于世的艺术杰作,而在今天借助数字技术被转移到新媒介上。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那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大型电子多媒体版),可谓在国内开创了此类作品的先河,其所涉及的若干技术突破,也是其魅力所在之一。

  在衍生性的沉浸式艺术中,技术的先进与完备,本身往往就构成人们关注的重点。复杂的技术手段带来酷炫的感官刺激,全方位、多角度的体感交互也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同时,伴随着媒介的转移,经典作品也可能被改头换面。赋予画作中的人物以动作,为原作背景添加上光影的变化,截取、放大各种细节并与当代的文化形象乃至观众图像并置等等,都会让原本静态、恒定的画作化为观众眼中一系列变幻莫测的瞬间。

  不过,这一媒介转移和再创作中可能蕴含着一种危险。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曾经指出:“经过复制的形象,会使自己投合一切目的。”这意味着作品失去了原本的艺术意义。例如,画作中的某个细部可以脱离整体,寓言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的肖像,进而成为广告的素材。在诸多商业机构主导下的衍生性沉浸式艺术中,还能发现一种为追求利润点、制造“网红爆款”而进行的改编与挪用。

  有学者指出,对艺术作品的信息化,破坏了作品的“静谧冷凝”:一幅画不仅仅是它的图像,也包括其上颜料堆积的厚度,这些必须转换视角才能看出的笔触,提供了有关画家如何创作出这幅画最平直朴素的叙述,从而使人能从中追溯挥毫泼墨的情景,进而与图像背后的艺术家心意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倾向颇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越来越多的展览走向“沉浸式”,“沉浸式”这一修饰语也出现在其他文化活动之前。此时,“沉浸式”更多表示了一种并不“真实”的状态——在视频网站上体验“沉浸式参观”并不是真的参观,在商场里体验热带雨林的“沉浸式主题”也终究不是造访热带雨林。归根结底来说,这部分的“沉浸式”,可以提供的无外乎所谓的“替代性体验”,它们或许可以满足某一部分对艺术、对异域风情的渴望与想象,却并不能代替人与名副其实的作品或远方的真正相逢,实现它们对人的感化与影响。

  因此,衍生性的沉浸式艺术永远无法替代它们所依凭的原作。当然,这也不妨碍其中优秀的那一部分,构成了通向原作的一种途径。在这方面,出于保护原作目的而进行的数字化,可谓一个特例。20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就提出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保存敦煌石窟文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如今“数字敦煌”不仅成为普通观众走近敦煌、认识敦煌的门径,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发掘敦煌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供了条件。在不可再生的洞窟面前,数字化的敦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以确保后世仍能一睹它的风采。

  沉浸式艺术的关键,在于做出选择:是“沉浸”优先于“艺术”,还是“沉浸”服务于“艺术”。而在沉浸式艺术从衍生走向原生、从改编走向原作的过程中,观众同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上海科技馆的一项调查显示,互动式的装置特别能够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但在与装置互动之后,是否能够达成策划者预期的目的,完成情感的激发和知识的传达,仍值得怀疑。

  在一定程度上,沉浸式艺术展览向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向人们展示的终究不过是可见(可听、可感)的感官刺激,却需要人们超越图像和声音的排列组合,走向原作,走向艺术意义赋予。最终,观众同艺术家,乃至共同参观的他人,达成穿越时空的相互理解,而这也是“艺术”的一种应有之义。在“沉浸式”不断敞开其自身技术和商业上的可能性之时,或许人们也需要重新思考这种“沉浸”的意义,方能在一个又一个“没有地图、没有边界的美术馆”中不致迷失方向。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