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和短视频的“相爱相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电影和短视频的“相爱相杀”

来源:大众日报2023-10-26 10:45

  作者:王臻儒

  在当下的短视频平台,即使用户不进电影院,也能看到院线上映影片的精彩片段。电影主动拥抱短视频,短视频思维融入电影制作。“短视频电影”作为一种电影制作和宣发新模式,越来越符合观众口味的同时,争议从未中断,无论是影片与短视频宣传的货不对板,还是一窝蜂涌入短视频平台的电影宣发团队,似乎都预示着观众注意力再次被瓜分殆尽的结局。

  “短视频电影”,从未像表面看起来那样风光。

  短视频让电影更“体贴”

  迎合了用户情绪的“短视频电影”,正在重构电影票房格局。今年暑假热映的《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能够收获遥遥领先的30亿级票房,片方在短视频平台成功制造的“流行”功不可没。

  其中,《孤注一掷》依靠“境外诈骗”等社会热点话题,短视频官方账号30天涨粉超二百万,获赞近两亿。《消失的她》则凭借“不要恋爱脑”“赌徒效应”等关键词,收获150亿播放量,引发受众对社会话题的深入探讨。

  电影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在宣传时常用的视频素材,以高光片段、幕后花絮、删减片段、观众反馈为主。内容碎片化的短视频已经成为电影的第二种形态,如果不是短视频将电影的精彩之处精细化拆解,绝大部分人恐怕很难在两三个小时内彻底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

  《长安三万里》着重展现我国盛唐时期的文化底蕴,但观众无暇思考片中的细节。片中人物构思参考了真实的唐俑、身上的饰品多为唐代文物的实物复刻等细节,作为花絮被搬上短视频平台,让更多观众了解真正的唐朝风貌。

  同被称为“短视频电影”的《坚如磐石》,面对电影删减过多导致的逻辑不通等问题,主创团队将被删减部分做成了短视频,组成影片的周边花絮,创造了全新的观影模式——电影里看成片,短视频里看删减部分。虽然被不少网友调侃为“拼图式电影”,但确实让在影院体验感不佳的观众得到了内容上的满足。

  银幕上一闪而过的细节,倾注了主创的心血。电影院里的观众注意力大多集中于剧情走向,人物的细微表情、镜头语言、情节过渡中埋藏的伏笔,或多或少都会被忽略。短视频平台作为观众之外的“第二视角”,成为电影的有益补充。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电影的出现在经济利益之外有更多意义。作为一种单向传播媒介,电影并不能与观众实现互动、交流。但短视频为电影受众提供了情绪和观点表达的出口,再用受众的热议反哺电影,成功为一部电影换上了更加亲和的面孔,帮助影视作品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助力更多影片实现了票房突破。

  话题第一,口碑第二

  有研究表明,电影相关的短视频播放量与其票房成正比。短视频本身对“快”的追求,让短视频里的电影呈现出夸张化的趋势,这契合了电影本身的性质——作为一次性买卖,哪部电影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吸引观众入场,就已经领先一步成功了,至于观后的口碑和舆论,在成功的票房面前,似乎变得不太重要。

  由此引发关于“短视频电影”的争议和诟病,也就不足为奇。有不少观众在看过最有代表性的几部“短视频电影”后认为,短视频和电影中呈现的并不是同一个故事。很多“名场面”早已在短视频里反复播放,整部影片不过是一段“加长版短视频”。也有人认为“短视频电影”如同播放PPT,几个精彩细节的连接生硬突兀,丝毫不考虑前后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因此,看过“短视频电影”后再到影院观影,上映电影的口碑会出现下滑。

  短视频宣发只能从影片叙事内容中选取部分片段,进行放大宣传。相较于一部电影具有完整的故事叙述,短视频着眼于放大高光情节,突出情绪的爆发点。大多数普通观众受思维惯性的影响,容易混淆电影和短视频的侧重内容,误将短视频平台的宣传重点当成影片的内容重点。

  此外,短视频就像电影的“标题党”,大肆渲染全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夸大了电影本身的质量,是短视频时代的营销手段。观众怀揣着对高分电影的期待,却看了部“温吞”的及格作品,自然会对“短视频电影”失去信心。

  “短视频电影”形成了全新的观影闭环——受众最初因为热点事件或社会话题而被吸引入场,不论具体内容如何,看电影能够跟上热点潮流就已经足够。这种社交心理为电影吸引了更多观众,但也让一部分“短视频电影”沦为观众打卡的形式,空有其表。因此,有人悲观地认为,电影越来越“短视频化”了。

  谁是幕后推手?

  口碑的下降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一手捧红“短视频电影”的,其实是观众自己。

  事实上,观众并非对电影失去耐心,而是碎片化的“短视频电影”更具有吸引力。许多电影正在走上“短视频化”的道路,只因短视频大多迎合了观众休闲娱乐中最浅层的需求——通过戳中社会痛点、打击邪恶势力、伸张正义的方式,满足观众的“爽点”,利用几分钟内情节的跌宕起伏,推进观众情绪转变,给予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因此成为“短视频电影”制作中首要的关注点。即使忽略了制作细节,只要能保证情绪价值大量输出,亦可收获不错的票房回报。这类电影选取的题材紧跟时事热点,容易引起观众的热议。与之相配的是脸谱化角色和刻板印象,孰是孰非一眼分明,不需要复杂多维的内容铺垫,在观影过程中只需激起观众强烈的厌恶、喜爱等情绪即可。

  “短视频电影”相互之间比拼的不是艺术性和思想性,而是谁能找到更触动人心、引爆话题的题材。剧本抛弃了逻辑铺垫,只保留了精彩片段;不再从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上多费笔墨,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也自然而然降低了。

  这种风潮中,也有不一样的想法,有一些主创还是坚持带着情怀和思考创作,但电影官方纷纷进驻短视频平台,更是票房焦虑和无奈权衡之下的结果。信息化时代,争夺潜在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决定了电影的生死存亡,让电影方不得不在短视频平台“内卷”。殊途同归,再“清高”的电影,最后还是要为观众的喜好作出让步。

  诚然,电影自带商品属性,它的艺术性有时需要为此作出让步。但在票房的压力下,电影的创作模式从独立思考变成了迎合观众,流水线式的“爽片”与高票房电影画上等号;观众和电影之间隔着短视频,短视频平台上火不火,成了鉴定电影票房高不高的精准尺度。真正有深度和艺术性、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产生反思的电影又该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创作趋势下,人的创造性不再重要,最后只会“劣币驱逐良币”,将那些独立思考、不浮躁、不夸张的电影,推向无人问津的角落。电影宣传铺天盖地,但说到底,能用内容打动人心,用真诚抵御浮躁,才是一部电影作品能够长存于时间长河中的秘籍。(王臻儒)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 《去有风的旷野》:领略自然之中的寂静与洪荒之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