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作家“出镜”,文学“出圈”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作家“出镜”,文学“出圈”

来源:文艺报2023-10-26 14:01

  作者:谢泽杰

  作家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的实践

  文学作品的主要呈现载体是纸媒,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在电子媒介时代,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通俗文学作品成为“一时之热”,如“琼瑶热”“金庸热”等。但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读者、观众聚焦的依然是作品——作家的文字作品以及由其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作家的热度只是顺带而来的。到了数字媒介时代,网络兴起,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增强,作家在传媒世界中的“生存”状况似乎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作家们不只依靠学术演讲、人物访谈等传统形式抒发己见,而是积极融入新兴媒体平台,获得了较高的曝光度。

  莫言、毕淑敏等作家进驻抖音,借助短视频分享点滴感悟,成为拥有百万级粉丝的创作者;西川、梁鸿等亦变身“up主”,在哔哩哔哩平台上持续更新作品,“B站”里余华单个视频的最高播放量突破700万;刘震云凭借在《脱口秀大会》《向往的生活》等综艺上的幽默表现,数次登上热搜;王蒙、梁晓声、阿来、麦家等作家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与观众互动,每场直播都能卖出数万册图书,销售额动辄数百万。

  与此同时,各类机构和组织积极推动文学活动的“盛典”化。2022年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将文学颁奖典礼与舞台表演形式相融合,让35位获奖者分别亮相。人民文学出版社筹划的“百位名人迎新领读——2023文学中国跨年盛典”,云集百位文化名人线上领读;2023年春在广州举办的“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盛典活动,汇聚10个原创文学主题节目,并邀请首届花城文学榜的上榜作家走上舞台。这类盛典活动通过网络直播,使优秀作家作品得以更加直观地抵达广大读者和观众面前,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现象还有,文学类纪录片与综艺不断推出,反响热烈。《文学的故乡》(2020年)、《文学的日常》(第一季2020年、第二季2022年)等纪录片为莫言、贾平凹、阿来、迟子建、麦家等作家量身定做,让观众与他们的故乡风景、日常生活完美邂逅。文学类综艺《我在岛屿读书》(第一季2022年、第二季2023年)邀请余华、苏童、西川、叶兆言等作家在分界洲岛上相聚,以生活漫谈的方式陪伴观众开启书香之旅。《文学馆之夜》(2023年)由李敬泽主持,李洱、戴锦华等作家评论家围绕7个公众话题侃侃而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以上不完全的列举中,不难发现作家身份的微妙位移。他们不再只是隐入作品背后的“陌生人”,而是身兼真人秀演员、带货主播、短视频创作者等种种新身份,并通过互联网与万千观众亲密互动。视频播放量、粉丝量等指标证明,当代作家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他们博得公众的广泛关注后,我们应该继续思考:在多种平台加持下的作家破圈,会给严肃文学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呈现文学的人情味、生活味、文化味

  长期以来,严肃文学依靠杂志社、出版社、以高校为核心的学术评论圈等,建构出一个自洽的园地。一个圈外的读者要加入严肃文学的讨论,往往需要投身学院,接受长时间教育后才能掌握一套“行话”,具备进圈发言的资格。久而久之,严肃文学一方面在文学史建构、语文教育中不断被经典化,另一方面却逐渐与大众读者“隔”了开来。因此,作家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能让严肃文学不再“端着架子”,让大众亲近文学原有的烟火“三味”。

  作家的真情流露,让观众体会严肃文学背后的“人情味”。文学首先是“人学”,蕴含着活泼的情感与深切的关怀。但长期接受义务教育的大众读者,早就习惯了碰到严肃文学时要揣度“中心思想”,分析“艺术手法”,可怜巴巴地追求命中“参考答案”。这种被考试支配的“创伤性记忆”,让不少读者对严肃文学敬而远之。于是当作家笑眯眯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原来那一个个“不苟言笑”的铅字背后,是一个个感情丰富的具体的作者。原来作家也会对语文考题无所适从,也会在写作中苦恼,对同行嫉妒,对文学界的批评心怀不平。这种真实情绪的流露,让作家在读者心中真正具备了肉身感,让文本赏析不再是卷面上的“抢分作战”,而是文字里人情的共鸣。“up主”狂阿弥采访余华时,分享了妻子读到《活着》中“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一句时的感动。余华感叹“为了找到这句话,我停了两三天的时间”,并解释“盐”这个意象一方面潜藏了与“伤口”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过程中,作家对小说人物、语言的考量,与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感慨,有了一次真挚的相遇。

  作家的敏锐观察,让观众感受严肃文学的“生活味”。文学从不只是孤悬于半空的语言系统,而是根植于作家对丰富生活的观察,启发着读者对生活进行“再发现”。正如《文学馆之夜》的开场白所言:“让我们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其实,一切都和文学有关。”在“第二夜”中,李敬泽与戴锦华、李洱等,谈论“为什么爱上一只猫”。他们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区里的猫、村里的猫,谈到老舍的《猫城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阿瑟·米勒的《猫和水暖工》,再分享冰心的猫、夏衍的猫身上的传奇故事,极大拓展了话题的宽度,呈现出一只只迷人的“文学的猫”。话题在作家们的闲聊中不断走向深入,发掘了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哲思。他们从“送别一只猫”谈到对生命历程的演练,从“宠物”概念的追溯映射出时代的变迁,亦从现代人对猫的偏爱理解了年轻人对处理亲密关系的恐惧,讨论当下“宅生存”的生活困境。在文学馆典雅的书架前,作家们一步步带领着读者,从人和猫的情感关系中感受到复杂的况味。观众由此发现,文学的深刻和宏大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无数人平常的生活当中。

  作家对作品的精彩演绎和解读,让观众领略严肃文学的“文化味”。纪录片《掬水月在手》(2020年)生动讲述叶嘉莹先生的艰难遭遇和奋进故事。这位“穿裙子的先生”的吟诵,展露出她在长期诗歌研究中沉淀下的学养,也传达了她在诗歌传统中安身立命的寄托。《我在岛屿读书》的读诗会上,西川背对海潮,以手击鼓,纵情朗诵他的诗作。至诗歌高潮处,浪愈急、鼓愈密、声愈壮,独特的气韵涌出。叶嘉莹、西川的独特朗诵,让不少网友感慨,“原来诗还可以这样读”。文字再也不局限在纸面上,而是与作家的精神气韵合二为一,发出有情、有力、有韵的声响。

  当作家成为观众阅读的“引路人”,让严肃文学原本的人情味、生活味、文化味更真切地向读者和观众呈现,严肃文学才能真正走出“内循环”的限制,进入更广阔的读者群。

  从作家破圈,走向作品破圈

  “破圈”一词之所以令文学界念念不忘,绝不是为了争夺市场、流量或话语权,背后的核心关切在于:在新时代语境下,严肃文学如何建立起与社会大地、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重新建构一种有活力的文学生活。文艺的人民性体现在,在创作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接受层面坚持以人民为“阅卷人”,让作品获得人民的关注与讨论。作家破圈固然可喜,但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个别作家的“真人秀”,应将讨论重点从作家慢慢引向作品,让观众不只成为“作家的粉丝”,更是成为“作品的理想读者”。因此,在破圈实践中,作家既不可“端着架子”,也不可削高就低、故意迎合大众,而应以平等的对话姿态,成为读者与作品的桥梁。

  一方面,作家的出镜应警惕商业营销中刻意制造“人设”,避免被“单向度”化。余华的再度爆火便是一个值得细察的例子——在县文化馆里“摸鱼”、安排史铁生当守门员、装病被割掉阑尾,这些令人捧腹的轶事成了最为流行的“余华段子”。在短视频里“活着”的余华被戴上“段子手”的帽子。这与写出《活着》的“作家余华”反差何其巨大,出现了“人和书各火各的”典型症候。然而这种“人设”的过分营销也引发了余华本人的不满。余华在受访时重申自己不是有幽默感的人,强调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1年)中自己其实也说了很多严肃的话,但是大多被剪掉了。在此后的综艺节目中,余华也更加严肃地谈起史铁生、谈起35岁时和鲁迅的“相遇”,展现出自己“认真”的一面。造“梗”式的传播损害了作家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最终损害的依然是文学本身。

  另一方面,作家也应借助破圈实践,在与大众的互动中发现最真实的现实痛点,在对话中生成最鲜活的思想话语。随着作家出镜次数的增多,他们也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当下热点问题的讨论。在“空心人现象”“年轻人的上香热”“恋爱脑问题”“ChatGPT的未来”等话题讨论中,作家的意见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作家也由此更加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莫言在抖音节目《莫言的奇妙故事会》(2022年)中,不仅与江南、徐则臣一起“大开脑洞”,推荐最新力作,还与“元宇宙”虚拟人物柳夜熙相遇,探讨“人”的定义、人生的意义等诸多命题。这些新鲜尝试也让莫言感叹:“与时俱进,就是要跟年轻人沟通,人越老越应该向年轻人学习。”作家勇于与社会热点密切联动,有利于激发文学与当下现实对话的能力。

  总之,在新媒介语境中,严肃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将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引导作家破圈的潮流,展现作家的写作智慧,而不沦为噱头的制造;如何让文学作品真正破圈,增强作品“对话”现实的能力,而不局限于在综艺节目中推出漫长的书单;如何让文学批评呼应大众读者的关切,将读者意见更好地纳入评价体系,而不仅仅是在嘉宾对谈中插入微博话题的链接……这些问题关系着严肃文学如何真正“放下架子”,有效地与人民大众重新联结,不断增强新时代文学生活的活力。新时代给予了作家破圈的机遇,为严肃文学创造了纵向生长的契机,也对文学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作者系青年批评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