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阅读古都,有趣的不光是家底,更是心态与视角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阅读古都,有趣的不光是家底,更是心态与视角

来源:文汇报2023-10-29 09:15

  作者:徐静波

  位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的所长井上章一教授,几年前出版了一本《京都嫌い》(这边翻译成《讨厌京都》,或许《厌恶京都》的译名更佳),卖了26万册(现在大概更多了),因其出圈的观点和辛辣的嘲讽,几乎颠覆了一般人原本的京都意象,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次,又一本新著《挣脱京都》,也由在“日文研”获得了博士学位的叶晓瑶译介到了中国。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此书的主要内容。著述是漫谈式的,随笔风的。拉拉扯扯,写了很多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此书决然不是一本京都的导游书。我从头至尾读了一下,感到有两个话题差不多是贯穿全书的。一个是京都市内洛中(老的中心城区)和洛外(周边区域)差异的由来,以及老城区的人对周边区域人的鄙视或疏漠。另一个话题是,古都的京都人如何看待新首都的东京,以及东京人如何对待旧时的都城。说的是不同区域的人向外射出的视线,而养成这一视线或目光的背后,则是历史与文化。

  先来看一下第一个话题。

  与东亚大陆的中国(当然,在辛亥革命之前,尚无正式的“中国”国名)相比,日本的都城史是比较短的,不夸大地说,日本最初有像样的都城,差不多是遣唐使学习的结果。藤原京(694-710)、平城京(奈良710-784)、长冈京(784-794),794年迁都,新建了平安京,这就是后来的京都。奇迹般地,都城的历史竟然持续不断地延续了1074年之久,几乎是世界上朝廷所在的最悠久的都城(另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都城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不过地名经历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国名也换了三次: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在1923年把首都换成了安卡拉)。平安京建城的格局,模仿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因而整个都城,以中间的朱雀大道为界,西边称长安,东边称洛阳,后来西边渐渐陨落,东边略有扩张,历史上就将平安京或京都简称为“洛”。不过平安京建成不到70年,部分区域就逐渐荒芜起来,杂草丛生,甚至可以放牛牧马,到了夜间,盗贼出没。10世纪以后,天皇的居所屡屡被烧毁,最后不得不到豪门大臣的宅邸中去借居。1467年,因室町幕府将军继承人的纷争,两派发生了十年战乱,史称“应仁文明之乱”,遭此劫难,京都元气大伤,朝廷缩在一边,幕府无人出手,京都街市,形成了上京和下京两部分,彼此用土墙壕沟分割,几乎不通,尔后,下京成了商业的中心地。1590年代,平定了天下的丰臣秀吉,意欲重振京都,第一次把城区的主要部分用土垒(近似中国的城墙,日本人似乎一直不会烧制砖瓦,到了近代以后才有砖瓦的建筑)围了起来,确定了洛中和洛外的界隈。江户时代,京都也曾经相当繁盛,不幸的是,在1708年和1788年遭到过两次毁灭性的火灾,1864年又遭到了一次兵乱,连天皇栖息的御所也被烧毁。1868年下半年,在明治新政府的请求下,朝廷及周边的王公贵族都迁居到了江户,翌年,江户成了日本的新首都,定名为东京。

  自平安时代末期开始,朝廷就一直处于羸弱的状态,镰仓幕府建立以后,朝廷更是被幕府常驻京都的机构六波罗探题所监视。室町幕府对于朝廷还是比较友好的,但应仁之乱后,朝廷和王公贵族的所谓“公家”,就一直处于弱势的境地。江户时期,在幕府的资助下,皇室也修建了几个离宫,因地处郊外,桂离宫和修学院离宫基本上幸免于火灾,但御所东南面的仙洞御所还是被1864年的蛤御门兵变毁坏了,公家的生活状态其实也不怎么令人羡慕。居住在下京的商户们,对于没有实权的朝廷和公家,内心其实并没有很崇高的敬意,1868年末天皇和公家迁离京都后,上京一带就荒凉起来,下京的商户们对于这一地区的最后一丝敬意,也消失了。近代京都的最初几十年,下京构成了“洛中”的中心。《挣脱京都》中一再说到,兴办京都最有影响的祇园祭的核心力量,是原本下京一带的商户们,因而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京都的真正代表,因而对于周边区域的人以及新的外来户,多少持有睥睨的目光。作者井上章一,在外人看来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但他实际的成长地和居住地,却是西隅的右京区和有些遥远的南端的伏见区,这些地域,常年遭受下京人民的漠视,作者对于京都的叛逆,实际上是针对京都核心下京的。这种高低远近的身份意识,并不仅仅由财产所决定,更多的,是来自于历史与文化。这一情形,恐怕并不局限于京都。

  书中的第二个话题,是京都与东京对视的目光。

  当12世纪末第一个幕府政权在镰仓建立时,虽然朝廷的大权已彻底旁落,但镰仓对京都这座都城并未构成任何威胁,京都依然是全国岿然不动的中心,镰仓只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邑而已。但德川家族在江户建立幕府之后,江户逐渐成了全国最大的城市,并且还炫耀性地在京都建造了一座庞大的二条城作为将军的行宫。1869年成为事实上的新首都(天皇一直没有发布迁都的敕令)之后,江户改名东京,也终于成了京城,在各个领域都全面碾压京都。然而京都人始终放不下千年古都的矜持和自傲,在1000多年的岁月中,虽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兵燹火灾,中心街区也是屡毁屡建,但这里毕竟是全日本的文化中心,全国最大的寺院和神社都汇聚于此,佛教各宗各派的大本山,大抵都位于京都,由于宏大的佛寺和神社大都建于郊外(洛外),昔日的伽蓝不少都得以躲避了战火而留存了下来。王公贵族、高级僧侣一直是这里最重要的消费者,因而建筑、造园和漆器、陶瓷器、染织等工艺以及饮食,在这里差不多都达到了全国顶级的水平,京都人一直以此为傲,自己炮制了诸如“京料理”“京豆腐”“京野菜”“京烧”等等以“京”字冠名的新词语,以显示自己居高临下的地位。当全国人民都习惯了用“上京”来表示去东京的意思时,京都人却坚决拒绝使用这个词,历史上,京都一带才是“上方”,尽管铁路线早就把去东京的线路称为上行线,从东京出发的线路为下行线,东京话也早就成了全国的标准语。对此,主要由各地移民构成的东京人,姿态倒是比较宽宏大度的。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实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东京,倒是几乎从来都不排斥京都,对于西边的这位时常要“作”一下的有点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大都面露宽容的微笑。

  确实,京都与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不一样,灿烂或暗淡,它毕竟稳居首都的地位1000多年了。长安虽有多次的辉煌,但唐以后就衰败下来了;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但大都是偏隅一地的朝廷所在地,统一了天下、恢复了汉人政权的朱元璋,把南京做了首都没几年,他的儿子朱棣就在北京建造了屋甍连片的金灿灿的皇宫;洛阳在宋以后就遭到了冷落;开封(汴梁)在北宋繁华了100来年后,也落入了外来者金人的手中;杭州是碰巧成了新的首都,似乎也从来不敢以京城自居。在持续悠久这一点上,京都人则要自负多了。它不仅不仰视新兴的江户或东京,甚至与近在咫尺的大阪也要划清界限,京都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关西人,也从来不认为京都话是关西话的一支。这样固执的历史情结,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也是难以消解的。

  又是局内人又尽可能以第三者的视线来考察上述话题的井上教授,以有些风趣、又有些碎屑的笔调,著成了这本书,虽然主要是写给日本读者看的,稍通一点日本历史地理的中国人,读来想必也是兴味浓郁的吧。哦,对了,如果要划一个畛域,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历史地理的范畴吧,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地名,总有上百个之多。(徐静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