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下文学批评如何真正“有效”?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当下文学批评如何真正“有效”?

来源:文学报2023-11-06 11:00

  作者:张滢莹

  文学作品从不是孤立于世,也并非“完成即完整”,即便成书出版,其相生相伴的是来自市场、社会、读者的共同检验。对于作品本身的解读、评价,由此延伸的探讨、引发的思考,有时甚至会如蝴蝶效应一般在社会文化层面产生震动,这是文学无声的力量。这其中,文学批评承担着怎样的作用,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具备有效性?近日,由上海市作协指导、《上海文化》和《思南文学选刊》主办的上海市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暨“当下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学术论坛”在沪举行,活动邀请多位知名评论家授课,约四十位青年批评家、青年教师和学生与会,在两天的议程中就多个议题展开探讨。

  将属于文学批评内部的问题深入下去

  在近年来的文学批评工作中,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当读者活跃在手机上、活跃在网络中时,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既拥有了很多机遇,也受到了很多挑战。据他观察,从客观而言,当下文艺评论存在的部分失效首先就源自媒体的不对称和不对等,在多种媒介并行发展的环境下,文学批评更需要强调专业性。这其中,他提出评论家始终需要面对和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如何处理“酷评名家”和“推荐新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对创作总体评价和对具体作家作品评价尺度的关系;如何处理将文学经典并置于当前文学文本时的评判规则和标准。“一个评论家应该是充满善意的,发自内心对作家、对读者有一种充满善意的态度,而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批评立场、态度而写批评文章。选择好自己的批评标准和立场,如你对当下小说或文学总体上是怎样的态度,或你对作家创作的甘苦有怎样的理解,持这样的态度再进入批评的时候,可能不太会变得过于极致、极端。”

  鲁迅曾将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比为厨师和食客,多次表达对文艺批评的重视。与鲁迅所处的时代相比,如今对作品的宣传常通过评奖、排行榜、网络打分、网购评价,以及相关新闻报道等方式展开,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用这些更碎片化的方式来直接证明作品的影响力。在阎晶明看来,如果批评家耗费太多精力于此,会错开评论本身应尽的力量。“批评应该是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对话,进行深入的讨论,才能算真正的批评行为。”当面对的作品越来越多时,短平快地呈现对作品的评价是否是批评家的工作?阎晶明表示,这部分批评很有必要,但一个批评家的批评,依旧应当建立在立体的、多维度的研究和思考上。“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有心并且熟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以及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出版、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的历史脉络,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才能有助于提高文学评论和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相较于对“如何制止虚假的吹捧、如何看待无边界的互评”等外围性问题的重复表达,阎晶明认为,批评家应当真正将属于文学批评内部的问题深入下去,“批评家面对作家作品的时候既要显示他真诚的态度,对创作者要有必要的尊重,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地,以求得与作家形成真正的交流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才能体现批评家所存在的价值。”

  “批评是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能够沟通多种精神资源的艺术,好的批评文章,就是一件艺术品,但是很难达到,很困难。”对于批评的有效性,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如此回应。他坦陈,作为批评家,当下急剧变化的世界和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常让他感到混沌和失语,“当很多东西看不清时,我们的批评活动对社会、对思想史、对当代文化推进的介入能力面临着各种障碍。从批评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介入能力不够,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困境。”

  人文精神大讨论过去三十年后,当时的一些话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王鸿生时常自问的问题。“今天来说,其中许多话题对我来说还没有失效。这些问题是咬着你不放的东西,你就始终拥有面对这些问题的紧张感,讨论任何作品、谈论任何理论话题,都可能会碰触到这样的痛点。”他同时提出,相较于研究强调实证和价值中立,批评是一种实践,需要批评者做出价值预设,以及对自己做出价值预设的反思。“批评具有艺术性、文学性,好的批评和个人内在的相关度非常高,是把自己融入于所批评的对象里。作品和作家抚育着批评家的成长,批评家伴随文学的成长而成长。在这个共生关系中,批评家不断接纳各种经验,不断体验他人的生活,就变得特别重要,这在当代文学的进程中有非常好的苗头和迹象。”王鸿生说。

  以“岗位意识”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

  从“论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这一主题入手,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与在座青年批评家、学子探讨了百年来现代知识分子形成的过程,并结合自身经历将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娓娓道来。与许多学子一样,陈思和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由被动变主动地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概念越来越深入到我的意识中,知识分子不意味着仅仅教书,或者是文学作品里塑造的俗套形象,在我心里,我觉得他是有担当的,能够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我当年最强烈的愿望。”以罗曼·罗兰和左拉的写作为精神底色,陈思和认为,人类中永远有一部分是靠精神生活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一群追求精神上完美性的人。“现实生活是不完美的,可是在理想中、精神中,应该有一个完美的境界,这个境界值得我为它努力、为它献身,这个想法我是坚定不移的。”

  为什么陈思和会将“知识分子”这个高度精神性的词与人们普遍认识中具体而琐碎的“岗位”一词相连?他表示,自己所指的是一种岗位意识,“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来自于他对知识的自信和依赖,知识分子的岗位和某种特殊的知识相关,这也可以界定为一种专业岗位。”对陈思和而言,岗位意识应当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地方,在自己选择的工作范围传递着更多的东西。“比如教一个学生,不是你教了鲁迅、巴金,他懂了,这个工作就完成了。通过你的教育,这个学生走出去时是带着鲁迅和巴金身后的精神出去的,他也会成长成知识分子。对你而言其中就具有一种遥远的成就,这是属于知识分子超越性的岗位。”由此陈思和希望,当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份“岗位”时,年轻的知识分子能够安身立命,可以在浮躁的社会中安定自己的内心。“如果社会是滔滔不绝的洪流,岗位则像河底下的石头,如果水流盲目地向一个方向倾斜,一会往这倒一会往那倒,知识分子不能倒,一个个岗位都像一块块石头一样拉住水流,这个社会就可以平衡。”陈思和说,“具体的人,其实可以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来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

  在对乡土文学创作的观察中,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强调了文学批评本土化、中国化的问题。当代文学的批评体系中存在着大量西方话语,许多批评的理论基础就建构在这些其实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具体情况的“二手”话语上,这在理论界是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孟繁华认为,虽然我们拥有古代文论的巨大资源,但是古代文论无法直接运用到当下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当下亟需做的,是将我们所拥有的传统资源尽可能进行重新阐释或进行现代转换。“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古代文论的再阐释,也可以使用当代视角、当代立场,包括用当代的审美、对批评的理解来重新阐释和重新激活它,使它成为有效资源。”

  带着这代人的问题意识重新发现文学

  2018年,11位青年批评家带来了展现上海年轻批评力量的“述而批评丛书”,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本次研修班的致辞中,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也表示,新时代以来,上海市作协加强和改进文学批评工作,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文学批评方面着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阵地,营造良好的文学批评生态,特别是近年来,在大力发扬文学批评传统、发挥批评大家作用的同时,非常重视青年批评家的培养,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此次举办上海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就是上海市作协近年来的一次创举,将各高校和社会上的青年文学批评力量首次真正地团结到一起,“目的就是传承上海文脉,把上海文学批评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学术沙龙中,多位青年学子也就自己关注的批评范畴、写作中的一些思考展开了交流。

  在多种文学样式共同发展的当下,对具体作品进行评论时,青年批评家有时会遇到难以与作者形成有效对话的问题。“比如批评一位悬疑作者的文笔不好、人物不成立,对方根本不接受。虽然我批评得没错,但没有抓住他真正的问题所在——用严肃文学的观点、方式、理论话语是无法让一个类型作家、网络作家信服的。”青年批评家战玉冰说。在他看来,有效批评需要批评家真正进入作家的创作类型,“比如在推理小说的发展脉络中,沿着他的思路来结构或分析他的文本,可能更能够让作家信服。在当下的文学批评中,面对更多类型文学、流行文学、网络文学的实际文学场域,加入文类的维度,或者在我们的批评话语中时刻保持着有文类这根弦,可能会对批评的有效性有很好的帮助。”

  在授课时,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黄平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当一个阐释放在这个作家身上能说得通,放到另一个作家身上也说得通,说明你的这个阐释是无效的。青年批评家李晓晴以此为例认为,在整体美学形式、情感框架中,在历史或共识的比较中作品与作品也许会存在雷同,但对某个作品而言,有效性在哪儿,无效性又在哪儿,由此呈现出来的东西也许更能代表一个作家的精神和疑难,“对各种伦理的纠结、困惑和不安,会通过对雷同和对形式的克服与抵抗,隐藏在他的作品中。如果批评家能够敏锐察觉到这些地方,会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青年批评家何卓伦也坦言,自己常会在写作中感受到一种过于精细严谨、谦虚谨慎的姿态,并困惑于此。当他带着疑问关注互联网上的同龄人时,会发现许多“90后”“00后”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和见解,甚至是个性很鲜明的思想火花和方法论意识。“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很顺利很成功地反映在我们的学术写作当中,而是被挡在学术门槛之外,挡在讨论室之外。”这种不对称,也让他想到1980年代吴亮、程德培等批评家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做的工作,他们这代人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把握了真正属于他们的问题意识,这种新的问题意识必然以陌生化、全新的概念系统语言系统表达出来。“对于年轻的‘90后’、‘00后’来说,我们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有哪些共同情感经验,有哪些历史的重负和遗产是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面对的东西。建立起这样基于时代主体性的自觉,真正带着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经历和问题意识重新阅读文学,重新发现文学,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套用前人的结论,也许就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真正读出前人所未有的东西。”(张滢莹)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去有风的地方》对温暖现实题材创作的启示

  • 《城中之城》:灰色人物的人性斑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