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3-11-07 15:44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 翁淮南

  2022年,全长约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迎来100多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引来世界的关注。这是人类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曾在古代中国的南北沟通、中西交流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第一展厅里,摆放着闪着寒光、精美绝伦的吴王夫差青铜剑,以及剑体放大了的“攻(工)敔 (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10个秀美铭文。吴王夫差公元前486年执剑开凿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第一锹”的开挖者。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春秋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是目前筑邗城与凿邗沟最早的史料记载。

  “百兵之皇”

  吴王夫差执剑开凿邗沟的这一刻,正是长江下游文明逐步加快融入中华文化核心圈的历史时刻。

  吴王夫差出生在吴国。吴国为姬姓,是周太王之子泰伯后人的封地,周武王时周章始封,都城在今江苏苏州。这里处于长三角腹地,6000多年至8000多年前就曾为人类贡献出陶器做出的米饭,深受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浸润。

  春秋时期,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雄霸了东南。吴国和越国的地势都不适合车战,因此吴越对剑情有独钟,铸剑的水平也十分高超。在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中,剑被称为“百兵之皇”,剑的家族中年纪最长的,无疑是青铜剑。国力强大的吴国,其锋利的青铜剑远近闻名。

  吴国盛行佩剑之风,击剑活动在当时也相当普及。《庄子》说吴王喜爱击剑,剑术是吴越军队中必须习练的技能。吴王夫差的对手越王勾践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教练士卒提高击剑水平。越女剑的传说反映了越国击剑的风气。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兴兵击败越国。勾践求和,吴王接受。前484年,夫差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南)之战中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获胜,吴国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

  吴王夫差执剑征战和开凿运河几乎同步。夫差不止开凿了邗沟,《国语·吴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泗水的一条支流),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即夫差为了西进中原与晋国争霸,于前482年开凿了一条名为深沟的运河。这条运河是在菏水(今属山东菏泽)故道上所开。此外,夫差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相连。

  水系相连,加速了中原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流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吴王夫差剑有“三绝”

  吴王夫差剑目前发现不止一把,这是一种连屈原都曾关注的青铜剑。《九歌·国殇》里的“操吴戈兮披犀甲”,表达了屈原对吴国兵器精良的赞叹。

  吴王夫差剑刃极为锋利。学者程义介绍,苏州博物馆对馆藏吴王夫差剑做过测试,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仅以剑体自身重量,即可轻松划断12层宣纸,其当年的锋利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这把吴王夫差剑凸显了“三绝”。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剑的寒光。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剑同心圆。

吴王夫差青铜剑:见证春秋战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剑菱形纹。

  一为剑的寒光。这把吴王夫差剑是复合铸造,即剑脊与剑刃用不同配比的青铜合金二次铸造。剑身中间隆脊有棱,在局部加入不同配比的锡、铅、铁、硫等成分,使其刚柔相济,收分自然。

  二为剑菱形纹。将这把吴王夫差剑放大后,能清晰看到剑身菱形暗格花纹。如记录吴越历史文化的《越绝书》记载的那样,“扬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

  三为剑同心圆。这把吴王夫差剑有8个圆心槽底。这种同心圆现今可用车床车出来,但对于细密的多圈凸棱,上海博物馆等机构曾多次实验,也难以复制和仿制。

  铸造如此“三绝”,除了当地优质的青铜原料和铸造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优秀的铸剑师。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宝剑,被列国君主视为珍宝,为之不惜大动干戈。《越绝书》载,楚王派风胡子到吴国请欧冶子、干将铸铁剑。欧冶子、干将铸成龙渊、泰阿、工布3把剑,晋、郑闻而往求,楚王不允,于是出兵围楚,竟达3年之久。

  吴剑铸剑师有着传奇的故事。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干将和莫邪是一对铸剑的夫妻,吴王阖闾(即吴王夫差的父亲)请其铸剑,他们在莫干山采五山之铁精,候天伺地,开始铸剑。起初总炼不成,这时他们想起自己的师傅也曾遇到此种情况,那时师父、师母俱入冶炉,然后成剑。于是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终于铸出阴阳二宝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从此,干将剑和莫邪剑成为后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值得关注的还有这把吴王夫差青铜剑的铭文,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何为“工吴”?为何古籍文献中要叫“勾吴”?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将“勾吴”当作“工吴”乃中原人所做古籍文献中错记吴音的缘故。

  此外,《越绝书》称吴王夫差青铜剑为大师铸造。但究竟是哪位大师,成为后人关注的谜。

  夫差和勾践:不出剑的较量

  当“三绝”之剑出现并成为王侯追逐的时尚的时候,孔子正在周游列国,传播和合文化,努力将剑从一种作为力量象征的武器转变为一种礼仪语言。

  当时,越王勾践也志在问鼎中原。他与吴王夫差两人始终较量,但两人竟然均未向对方出剑。

  青铜剑较量的背后,实际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于公元前514年上位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越王勾践用计谋大败吴军。史料记载,越大夫灵姑浮挥剑斩落吴王阖闾的脚趾。

  吴王夫差为洗雪耻辱,励精图治,国力也迅速增强。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今太湖洞庭山)之战大败越国。夫差没有听权臣伍子胥杀勾践的进言,将勾践释回越国。

  勾践卧薪尝胆,越国迅速恢复国力。公元前473年,勾践兴兵攻破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史记》称,此时“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拔剑“遂自刭死”,时年55岁。吴国灭亡。

  夫差拔剑自刎后,勾践以伯侯之礼将他葬在苏州城北阳山,让军士每人负土一筐,遂成大冢。之后,勾践北上与齐晋等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青铜剑背后的西施

  传说美女西施也参与了吴越争霸的较量。当越国称臣于吴国时,越王勾践采用了大夫文种提出的美人计。西施忍辱负重,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西施在史料上得到的更多是尊重。事实上,自古至今,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墨子》认为:“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

  2006年,“西施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女西施的加入,为吴王夫差剑寒光的背后增添了一份家国情怀,释放出一份文化温度。

  (本文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