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 荣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年来,东北在经济、科技、生态文明等领域再放异彩,一批蕴含“东北元素”的大国重器见证发展脚步,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助力,谱写东北发展新篇。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代东北文学根植于东北历史文化的肥沃土壤,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浩气长风,在守正创新中描绘新时代的历史巨变与精神图谱,书写着东北人民干事创业、实现全面振兴的动人故事。
讲述工业智造东北故事
东北是我国工业化最早的区域,曾占据中国工业半壁江山,也曾在经济结构转型浪潮中一度陷入低迷。进入新世纪,东北在工业“制造”向“智造”的升级中再次崛起,在抢抓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中焕发新活力,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当代东北工业文学与共和国工业史同频共振、相互成就,定格下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诸多历史性时刻,叙写了工业智造升级中的新东北故事。
历史上,东北工业一直有承建国家重大工程的传统,近年来,东北依托“新中国工业摇篮”坚实基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锻造出一批国之重器。老藤的长篇小说《北爱》书写上海女博士苗青放弃南方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北上东北投身航空工业的经历,全景式描绘了从2012年到2021年十年间我国航空工业曲折前行、终成正果的历史长卷。今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飞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哈飞承担了重要部件的科技攻关,为托举几代航空人的蓝天梦贡献东北力量。
如果说《北爱》是一曲响彻云霄的航空赞歌,那么《中国名片》则是回荡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高铁进行曲。中国高铁,以风为速,以轨为尺,丈量时代前行步伐。王延才的长篇小说《中国名片》以东北松江市华龙机车车辆厂动车组制造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不凡成绩,生动展现了高铁这张含金量极高的中国名片是如何锻造而成的。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东北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持续开辟新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品牌。王鸿鹏、马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蓝本,用生动丰富的细节描绘了以蒋新松、曲道奎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突破技术封锁,克服无产品无市场的重重困难,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机器人的历程,较好地将科技研发的理性、求实与科学家始终如一的爱国、担当、奋斗精神交融在一起。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者,新松人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为东北工业振兴注入了创新活力。
李铁的《锦绣》是对共和国工业史和国企发展史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小说深情呈现锦绣金属冶炼厂70多年的曲折发展与沧桑变迁,将国企情怀与文学情怀融为一体。小说的主人公是该厂第一代劳模张大河,以他与三个儿子为代表的父子两代工人,构成了一组生动鲜活的工人群像,将工匠精神与担当精神融为一体,工人、工厂、工业紧密交织的故事充满爽朗、明快的东北气息,闪烁着工业金属的硬核光泽。东北工业文学对东北工业发展的书写,无论是对其辉煌的再现,还是低谷中的反思,都在丰富、充盈着现代工业的美学意蕴与精神空间。
塑造乡村振兴新人形象
乡土文学是百年中国文学最重要的实绩之一,厚重博大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为乡土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滋养。“中国的根在乡村。文学作品里的一个个乡村,其实就是中国的缩影,不懂得中国农民就不懂得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山乡巨变不仅为乡土文学提供了新的土壤、新的质素,也为乡土文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新内容。老藤的《战国红》、王怀宇的《风吹稻浪》、李轻松的《大地芳菲》等长篇小说记录澎湃的新时代在黑土地上激起的雄浑回响,留存了有情怀有担当的乡村建设者群像,并在乡土文明重建的维度上丰富、拓展着东北地域人文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起点、新动能,也为文学表现百年中国乡村肯定性、积极性的变革提供了机会。《战国红》《大地芳菲》在历史长河中剖析东北乡村贫穷衰落的症结,把乡村置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乃至全球化格局中加以考察,思考乡土社会的命运与可能。小说表现了海奇、陈放、韩春风等驻村第一书记的思索与实践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讲述了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恢复乡村生机活力的故事。乡村日常生活从打麻将、低俗直播转变为建书屋、开民宿,不仅改变了青年人的文化娱乐方式,更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觉,积淀乡村生活的文化底蕴。
乡村振兴最大的难题之一是把人才吸引回农村。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机制把人才、资金引入乡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步骤。《战国红》《风吹稻浪》《大地芳菲》以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困境为叙事基点,从“人”的角度出发,书写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塑造了脱贫攻坚大背景下东北农村乐观积极的青年群像,在杏儿、李青、吕文龙、吕文凤、钱小发曲折前行、不懈奋斗的经历中,个体生命强劲有力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无数人汇聚起改天换地的力量,在参与历史进程中确认自我,与时代对话。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出作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激活农村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机制的认识。
赓续黑土地锦绣华章
东北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说法,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就在这里。曾经的北大荒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造,变成了中国“饭碗”北大仓。任林举的《玉米大地》《粮道》、周建新的《中国“稻路”——超级稻诞生记》等作品,记录了东北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出的累累硕果,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角度俯瞰粮食和土地,思考生态文明与人类未来的命运,饱含忧患意识。
民以食为天。东北之所以能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不仅因为拥有世界稀有的黑土资源等自然条件,更是几代农业科学家、农业从业者不懈奋斗、勤奋努力的结果。东北沃野千里,稻米品质优良。《中国“稻路”——超级稻诞生记》铺展以杨守仁、陈温福为代表的几代农业科学家研发适合东北土质的高产量超级稻的漫长曲折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注脚,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着北大荒精神。杨守仁院士、陈温福院士研发的粳型常规超级稻与袁隆平院士研发的籼型超级杂交稻,一北一南,共同守护着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种子安全。
粮食和土地相互依存,土地是粮食的根基。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新世纪初,陈温福就敏锐意识到黑土地退化问题的严重性,在“藏粮于技”和“藏粮于地”两条科研道路上双管齐下,不断探索、完善生物炭还田改善土质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土壤和碳排放两个生态方面的问题,为世界生态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稻路”是东北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缩影,也是杨守仁、陈温福代表的农业科学家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
《粮道》《玉米大地》凝视大地,眼望苍穹,以朴素饱满的情感把对脚下的土地、身边的农民、口中的粮食的关注提升到美学高度,延伸到对社会、自然、存在的思辨,从形而下的物质与生存抵达形而上的纯粹与澄明。《粮道》是一部关于粮食的百科全书与启示录,如东北平原般气韵雄浑、视野开阔,在看似平常的粮食生产流程中发散出政治历史、商业经济、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广阔的社会内容,从物质性的“粮”抽象出普遍性的“道”,为思考人类生存与社会运行规律提供整体性的辩证视角。《玉米大地》是“东北的土地诗篇”,以诗意的语言、浓烈的情感,从玉米这一当地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中揭示出玉米、土地、农民与历史、国家、文明之间血脉相通的丰厚内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东北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不断涌现鲜活的文学素材,东北文学赓续历史文脉,心怀“国之大者”,不断书写东北振兴火热图景,留存下充满东北地域特色、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作者单位: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文学院)